诡随:guǐ su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不顾是非而妄随人意。《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无良。” 毛 传:“诡随,诡人之善,随人之恶者。” 朱熹 集传:“诡随,不顾是非而妄随人也。” 唐 罗隐 《谗书·叙二狂生》:“张口掉舌,则谓之訕谤;俛首避事,则谓之诡随,是时难事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钦若 性倾巧,敢为矫诞,知节薄其为人,未尝诡随。”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歷来所遇,变化万端,阴险诡随如此辈者甚多。”★诡谲善变。《诗经.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宋史.卷三五五.李南公传》:「南公为吏六十年,干局明锐,然反覆诡随,无特操,识者非之。」
1、后宫僚有诡随者,人必称杨詹事以愧之。
2、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乘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敏炼者无轻浮之状。金缨
3、《读龙惕书》:“将清?者喜其无情,圆活者忘其诡随,遂非者假口洒脱,而放肆者遂至於无忌惮。
4、【示例】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公神道碑》:“清明虚受,磊落标奇,言不诡随,行不苟合,游必英俊,门无尘杂。
5、马大同镇京口,强毅自任,纲言论独不诡随。
6、明徐渭《读龙惕书》:“将清?者喜其无情,圆活者忘其诡随,遂非者假口洒脱,而放肆者遂至於无忌惮。
7、严复《救亡决论》:“当其做秀才之日,务必使之习为剿窃诡随之事,致令羞恶是非之心,旦暮梏亡,所存濯濯。
8、七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乘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敏炼者无轻浮之状。金缨
9、当时固有阿意顺旨以叨富贵者,亦有不相诡随以获罪戾者。
10、唐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此乃巧饰虚辞,遍行长牒,尽知谲?,孰肯诡随!
11、惟其难也,故反易开方便之门,作伪之途,而使浮薄妄庸者,得以附会诡随,窥时俯仰,遂其功利名誉之野心。
12、出处: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言不诡随,行不苟合。
13、毋自暴弃,毋用诡随;邦家阢陧,望尔匡持。
14、翘顾宗邦,则政象益昏,世风益下,诡随之习见诸名流,贿受之风污及民党,每见寡廉鲜耻之徒,不惜见哀求赦,甘冒反覆之讥,辄13复引为大戚14.此辈伪人,自堕名节,适足扬其真相。
15、‘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8)。
16、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你小时候,我不认为你愚钝),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我一直跟随你,没有改变心意);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门神屋灵对叱呵,我也容忍羞辱而紧紧追随您),志不在他。
17、无纵诡随,以谨罔极(14)。
18、曾是有象恭,曾是有谗慝,曾是有诡随,曾是有掊克。
19、无纵诡随(5),以谨无良(6)。
20、《救亡决论》:“乃今者,当其做秀才之日,务必使之习为剿窃诡随之事,致令羞恶是非之心,旦暮梏亡,所存濯濯。
21、‘毋从⑤诡随⑥,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
22、《江宁府学记》:“吾观江宁士大夫,材智虽有短长,而皆不屑诡随以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