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fùjīngqǐngzuì基本解释:[profferabirchandaskforaflogging;apologyforwrong-doing;becontriteandaskforpardon;carryarodonone\'sbackandasktobepunished;carryfirewoodandasktobespanked]背上荆条请求责罚。表示真诚地认罪赔礼我则做小,负荆请罪。——《元曲选外编·渑池会》●详细解释: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欲羞辱蔺,蔺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背负荆条,谓愿受杖。后以“负荆请罪”为向人赔礼道歉之典。宋朱熹《答叶味道书》之二:“子静终不谓然,而其后子寿遂服,以书来谢,至有负荆请罪之语。”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十四:“不过,有言在先,我老雷可不是来负荆请罪的!”亦作“负荆谢罪”。金马钰《满庭芳·谢咸阳王法师》词:“追悔无由,不免放傚廉颇。专专负荆谢罪,望吾师、痛挞则箇。”亦省作“负荆”。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岳州》:“春官曰:‘诚知获罪,负荆不足以谢。’”清孔尚任《桃花扇·和战》:“劝将军自思,祸来难救,负荆早向辕门叩。”★◎负荆请罪fùjīng-qǐngzuì[profferabirchandaskforaflogging;apologyforwrong-doing;becontriteandaskforpardon;carryarodonone'sbackandasktobepunished;carryfirewoodandasktobespanked]背上荆条请求责罚。表示真诚地认罪赔礼我则做小,负荆请罪。——《元曲选外编·渑池会》★4造句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蔺相如原来只是一个家臣,后来在渑池盟会上,使用计谋,“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了大功,赵王拜他为相;但大将军廉颇很不服气,几次要羞辱他,蔺相如为了团结以大局为重,极力回避。廉颇知道后,便敞开衣服,露出肉体负荆。跟着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最后与蔺相如和好,成为为“刎(用刀割脖子)颈之交”。背着荆条请求对方处罚。解释比喻主动认错求罚,赔礼道歉。词义近义词肉袒负荆反义词造句他知道昨天错怪了妹妹,赶紧买礼物向妹妹负荆请罪。★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和原谅。语本《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造句】昨天的事我实在很抱歉,因此今天特地到府上向您负荆请罪。负荆请罪目录★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相如为社稷着想,每每退让。廉颇得知后深觉自己无知,乃袒衣露肉,背负荆条,随宾客到蔺相如居所谢罪。典出《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世用来形容向对方承认错,请求责罚和原谅。《旧五代史.卷一三三.周书.世袭传二.钱鏐传》:「敢不投杖责躬,负荆请罪。」★修订本参考资料: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相如为社稷着想,每每退让。廉颇得知后深觉自己无知,乃袒衣露肉,背负荆条,随宾客到蔺相如居所谢罪。典出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后世用来形容向对方承认错,请求责罚和原谅。旧五代史˙卷一三三˙周书˙世袭传二˙钱鏐传:敢不投杖责躬,负荆请罪。★08.《孽海花.第一六回》:「这会儿,我也不敢在妹妹跟前辩,只有负荆请罪,求妹妹从此宽恕就完了!」★07.《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如今只讲这席酒,原是为给爷贺喜接风,我们负荆请罪,请爷开酒而设的。」★0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倘使他到兄弟这里,兄弟自当力为排解,叫他到贵署去负荆请罪;就怕他迳到督宪那里去,那就得要阁下自己去料理的了。」★05.明.许自昌《水浒记.第一三出》:「特奉主帅之命,一来负荆请罪,二来送还财物。」★04.元.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圣人着李圭到丞相跟前负荆请罪,丞相休记前雠!」★03.元.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大夫!廉颇多有差迟,今日叩门负荆请罪。」★02.《旧五代史.卷一三三.周书.世袭列传二.钱鏐》:「兼使人徐筠等进贡之时,礼仪有失,尚蒙赦宥,未置典刑,敢不投杖责躬,负荆请罪?」★01.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敢昧负荆请罪门下,傥免以训责,恤其愚蒙;如能伏剑结缨,谢君侯之德。」★释义背着荆条,前往对方居所自请责罚。典出《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后用「负荆请罪」比喻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和原谅。△「刎颈之交」典源《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1>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2>争列。已而3>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4>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5>,请辞去。」蔺相如固6>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7>?」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8>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9>,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10>之至此也。」卒11>相与驩12>,为刎颈之交13>。(1)相如:蔺相如,战国时赵人,生卒年不详。出身寒微,终以智勇而显贵。赵惠文王时,秦昭襄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赵国的和氏璧,相如奉命带着璧使秦,见秦王毫无诚意,便以智谋将和氏璧完整带回赵国。后来又在秦、赵渑池之会,面斥秦王,使赵王免于屈辱,遂封为上卿。(2)廉颇:战国时赵人,生卒年不详。为赵国名将,屡败齐、魏等国,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侯。(3)已而:不久、后来。(4)舍人: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左右亲信或门客的通称。(5)不肖:不贤,无才能。于此用为自谦之词。(6)固:坚决、强硬。(7)秦王:指秦昭襄王。姓嬴,名稷(公元前325~前251),战国时秦国国君,在位五十六年,卒諡昭襄。在位时用范雎远交近攻之策,向东扩展,国势强盛。然于和氏璧事件与渑池之会中,皆受挫于蔺相如。(8)叱:呵斥、责骂。(9)肉袒负荆:裸露上身,背负荆条。袒,音ㄊㄢˇ,脱衣露出上身。荆,指荆木枝条制成的鞭子,古代用作刑杖。(10)宽:度量宏大、包容饶恕。(11)卒:终于。(12)驩:音ㄏㄨㄢ,通「欢」,友好。(13)刎颈之交: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见「刎颈之交」。典故说明据《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代,赵国有两个贤臣,一个是蔺相如,一个是廉颇。蔺相如因为在与秦国的两次外交攻防战中,凭藉着勇气与机智使赵国处于不败之地,所以官阶升至上卿,朝廷朝会时的位置还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因而十分不满。他认为自己一直以来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屡屡建功,而蔺相如只不过会逞口舌之能,便从一个出身卑贱、微不足道的门客,官至上卿,实在让人无法忍受。廉颇于是宣称:一定要找机会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听说了以后,便刻意回避廉颇,常常以生病为由不出席朝会。在路上远远地看到廉颇,也要车夫先把车拉开躲到一边。结果,大家都认为蔺相如畏惧廉颇,廉颇因此十分得意。蔺相如虽然不以为意,但他的门客、亲信却对他怯懦的行为感到不满,引以为耻,纷纷求去。这时蔺相如才解释说:「我敢公然地在朝廷上叱责秦王和羞辱他的臣子,又怎麽会怕廉将军呢?只是想到秦国之所以至今不敢出兵攻打赵国,是因为对我们两个人有所顾忌。如果我们互相争斗,有任何一方伤亡,都可能会使国家遭致兵祸。国家的安危当然重于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会不断地忍让啊!」后来这番话传到廉颇耳中,他觉得非常惭愧,于是脱了上衣露出臂膊背负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家认错。蔺相如并不怪罪他,两人反而从此成为生死与共的好朋友。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负荆请罪」,用来比喻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和原谅。书证
1、廉颇深明大义,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此将相和,国家兴。
2、中芯国际前任CEO张汝京在辞职当日接受*弯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辞职实为"负荆请罪",希望辞职让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真心和解,不至于影响中芯国际的运营。
3、中芯国际前任CEO张汝京在辞职当日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辞职实为"负荆请罪",希望辞职让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真心和解,不至于影响中芯国际的运营。
4、由于我的误会让你招受了很大的委屈,现在事情都水落石出了,我特地负荆请罪来了。
5、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谱写了将相和的美谈。
6、昨天言语多有冒犯,今天特来负荆请罪,请您多包涵。
7、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心悦诚服;蔺相如忍让宽容,廉颇负荆请罪……海纳百川容量大,壁立千仞气节高。
8、由于我的误会让你招受了很大的委屈,现在事情都水落石出了,我特地负荆请罪来了。
9、追究起来,这事错在你,赶紧负荆请罪去吧!
10、二此次,他得知"妻子"在深圳的下落后,他决定用跪立街头负荆请罪的方式向妻子表达歉意,希望她能回心转意原谅自己。
11、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廉颇嫉妒上卿蔺相如,屡次在他面前挡道,和蔺相如作对。当廉颇明白蔺相如避让他是为了赵国着想,他诚恳地负荆请罪,知错就改。与蔺相如联手对抗敌国,使赵国更强大。
12、五在夏女士的指导下,张鹤林终于放下心理包袱,前往亲生父母家中向二老"负荆请罪",经过半小时长谈,最终赢得母亲的原谅。
13、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14、张氏爱子深切,明白朱友裕是无辜的,便命人四处找寻朱友裕,要他回来负荆请罪,朱友裕听从庶母所言,归来向父亲请罪求死。
15、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16、真正的友谊要经得起考验,廉颇蔺相如如果没有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宽大胸怀,便不会有负荆请罪的动人场面。
17、王先生又鞠躬又送花,只因误会了太座,不得不负荆请罪。
18、上一场比赛前,丁伟和总经理赵兵说,等比赛结束后,要自己亲自去找老板谈一谈,负荆请罪。
19、只怪我们用错了人,应当负荆请罪。
20、显然玩心大起的师师一下子被惊着了,看着舒野眼中那种似要同归于尽的表情一阵慌乱,不是应该羞愧难当,负荆请罪神马的。
21、当他意识到自己错怪好人的作为后,下定决心,登门造访,负荆请罪。
22、他知道别人对自己的好意后,负荆请罪。
23、小泽老师要我出来看画并说出一个故事,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负荆请罪,可那时我怎么知道啊。
24、“路不拾遗”、“负荆请罪”、“匡衡凿壁”、“程门立雪”等比比皆是的典故,佐证了一部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史。
25、后来老公良心发现,到岳母家负荆请罪,请回了老婆,并发誓好好过日子。
26、此次,他得知"妻子"在深圳的下落后,他决定用跪立街头负荆请罪的方式向妻子表达歉意,希望她能回心转意原谅自己。
27、这件事我做的很过分,心中感到过意不去,定要如负荆请罪一样真诚,才可得到原谅吧!
28、对于他负荆请罪,勇于悔改的作法,我深感钦佩。
29、鲁智深上梁山向宋江负荆请罪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30、当年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是有感于蔺相如的宽容大度。
31、所以,即使出现向老婆下跪向岳父岳母下跪,向老婆写保证书向岳父岳母写保证书,指天誓日顿足捶胸负荆请罪天地可鉴日月可表等千姿百态,实在不足为奇。
32、我惹妈妈生气了,我决定负荆请罪向她道歉。
33、小明欺负了小红,小红哭了,最后小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去找小红负荆请罪。
34、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以求对方谅解。
35、我今特来寻贤弟,负荆请罪造。
36、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以求对方谅解。
37、我今天来是向你负荆请罪的,昨天我不该出言不逊,实在对不起,请你原谅。
38、既然已知是自己的错,除了负荆请罪以求对方宽容,还有什么好办法?
39、如今这里新修起了很多仿古建筑,巷子也名存实亡,古风尽失,但是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40、在夏女士的指导下,张鹤林终于放下心理包袱,前往亲生父母家中向二老"负荆请罪",经过半小时长谈,最终赢得母亲的原谅。
41、当年廉颇向藺相如负荆请罪,是有感于藺相如的宽容大度。
42、最重要的是,中国官方对日本企业高管作为一种公共场合形式而向公众鞠躬负荆请罪的做法并没有多少认同感。
43、廉颇深明大义,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此将相和,国家兴。
44、一百五真正的友谊要经得起考验,廉颇蔺相如如果没有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宽大胸怀,便不会有负荆请罪的动人场面。
45、上次是我做的不对,今天我负荆请罪来了,还请你能海涵。
46、你最好是负荆请罪,我相信他会原谅你。
47、正是因为廉颇敢于负荆请罪,史上才有了“将相和”的佳话。廉颇和蔺相如后来结成了刎颈之交。
48、我老爸可是宽容大度、深明大义的人呐!我今天干了个坏事我负荆请罪,老爸都没骂!
49、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家喻户晓。
50、弃卒保车、静观其变、负荆请罪、安如泰山!
51、廉颇翻然悔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52、我今天来是向你负荆请罪的,昨天我不该出言不逊,实在对不起,请你原谅。
53、人家刘备三顾茅庐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邱若影坚信她不辞劳累,每日来医院负荆请罪,就算他是铁石心肠也有绕指柔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