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水:jīngshu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渭河的支流,在陕西省中部。也称泾河。《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五十五里,曰涇谷之山,涇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汉应劭《风俗通·山泽·渠》:“涇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稷黍。”唐杜甫《北征》诗:“邠郊入地底,涇水中荡潏。”《资治通鉴·秦始皇帝元年》:“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於秦,凿涇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清俞正燮《癸巳存稿·诗泾见谓浊申笺义》:“七月啟涇口,引涇水灌地,则春、秋、冬皆清。”
1、那老人叫雷祖,住在泾水北岸的七星殿。
2、古代曾经在泾水流域修筑了著名的郑国渠。
3、船长驾驶他的船穿过狭窄的水路。泾水把那狭窄的河床浸蚀得很厉害。
4、青弋江为境内主要河流,古称泾水,亦名泾溪、泾川,由西南向东北出芜湖入长江。
5、泾水把那狭窄的河床浸蚀得很厉害。
6、太祖因为泾水渭水溉灌的地方,渠堰废弃损毁,就命令贺兰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往东流入洛水。
7、一百二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
8、崆峒山得天独厚,前峡泾水萦回,后峡胭脂河湍流,交汇于前山屏障?望驾山脚下,形成虎踞龙蟠之势。
9、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泾水黄》:“羲和显耀,乘清氛。
10、在宫殿区以北约8公里的泾水畔,为望夷宫遗址所在,其北部已因泾水南移崩塌,现存夯基东西98米,南北34米。
11、〔浊泾清渭〕泾水本来是清的,却变成了浊的;渭水本来是浊的,却变成了清的。
12、渭浊泾清泾水清,渭水浊。
13、泾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磬石、青碧。
14、郑国渠引泾水处,即郑国渠首遗址,暨历代引泾工程遗址。
15、五戎中,唯义渠居大原中心地带,南临泾水。
16、义渠民族在东周时期活跃于今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一支古代民族,属于西戎,义渠戎是诸戎中较强的一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
17、陇山的东南垂有老龙潭胜迹,为泾水源头之一。
18、吴根越角??第三届枫泾水乡婚典:20对新婚佳人身穿婚礼古装,登上20艘婚庆喜船,沿着历史文化名镇枫泾古镇镇河巡游,在体验江南水乡民族婚礼中接受亲友的美好祝福。Katz和Kahn(1964)主张有效能的组织具有3种基本行为形态:组织必须吸引并留住员工于组织系统;确保员工以可信赖方式实现组织特定角色要求;员工必须有创造性与自发性的行为,其表现超越角色规范。
19、渭水远横于前,泾水萦绕其间,近则浅沟深壑,前望一带平川,黍苗离离,广原寂寂,更衬出陵山主峰的高显。
20、西北,隔着泾水,东西向望。
21、周宣王五年六月(公元前823年4月),猃狁族迁居焦获,进攻泾水北岸,危及东周,“宣王励精求治,命吉甫北伐猃狁”。
22、后以琴瑟不调,弃掷少妇,遭钱塘之一怒,伤生害稼,怀山襄陵,泾水穷鳞。
23、曾参加陕甘地区泾水和渭水流域的考古调查,甘肃镇原常山、庄浪徐家碾、陕西长武碾子坡、隋唐洛阳城、香港大屿山扒头鼓等遗址的发掘。青岗寺位居和顺县城西4公里的风台村东(古名扒头),北倚凤凰山,南傍梁余河,为元代建筑的名胜古迹,榆和路东西贯穿,交通十分便利。
24、郑国渠,引泾水注入洛河,全长125公里,灌溉面积280万亩。
25、清渭浊泾古以为渭水清,泾水浊。
26、山的东南垂有老龙潭胜迹,为泾水源头之一。
27、吴根越角??第三届枫泾水乡婚典:20对新婚佳人身穿婚礼古装,登上20艘婚庆喜船,沿着历史文化名镇枫泾古镇镇河巡游,在体验江南水乡民族婚礼中接受亲友的美好祝福。
28、浊泾清渭渭水清,泾水浊。
29、“高陵有泾水、渭水、白渠。
30、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馨石、青碧。
31、周家德泽贻谋远,泾水潆洄看伏龙。
32、西晋时,秦、雍、并三州膏腴之地已为羌、氐、匈奴所聚居,羌族及杂胡居泾水及渭水下游以北,氐族居渭水中游两岸及下游南岸。
33、他采取安抚的政策,将五戎安置于大原地,五戎之中唯义渠居今董志原中心及东南部泾水之北。
34、《晋阳武》之德义所归,《兽之穷》之大快人心,《战武牢》之秦王神武,《泾水黄》之拨乱反正,《奔鲸沛》之大地重光,《苞?》之所向披靡,《河右平》之恩威并施,《铁山碎》之势如破竹,《靖本邦》之定国安邦,《吐谷浑》之凯歌高奏,《高昌》之除恶怀柔,《东晋》之四海归一,无一篇格调不高。
35、远嫁给泾水龙王十太子。
36、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37、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水利工程。
38、从鸟鼠同穴山开始疏导渭水,向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又向东经过漆沮水,流入黄河。
39、大历末,寰内民诉泾水为?壅不得溉田,京兆尹黎干以请,诏撤?以水与民。
40、汉文盟文中详细规定边界?称:“今国家所守界?泾州西至弹筝峡(今甘肃平凉西北泾水上游)西口?陇州西至清水县?凤州西至同谷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东?为汉界。
41、高陵有泾水、渭水、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