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rúzhě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汉以后泛指一般读书人。《墨子·非儒下》:“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史记·淮阴侯列传》:“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明叶盛《水东日记·沉孟端》:“沉孟端先生方学,虽本世医,而通知古今,有儒者风。”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然而这些千篇一律的儒者们……一到圆形的地球,却什么也不知道。”★ 「儒者」泛指崇信孔子思想的读书人。在孔子之前,「儒」是一种职业之称,指协助贵族进行典礼、处理庶务的低阶士人,他们通常是没落的贵族,受过教育,但没有政治地位,所以只能担任事务性的工作。孔子最初也是这样的一个「儒」,然而孔子本身思想广博精深,赋与「儒」新的意义。孔子勉励学生要做「君子儒」而不要做「小人儒」,就是期望学生要做一个具有高远理想的儒者,不能只甘于做一个如过去那样处理琐务的办事员。而孔子指出:儒者应有的理想是进德修业、推行仁政,即所谓的「内圣外王」。所以自孔子以后,儒者的内涵就成为自觉地以「修己安人以达内圣外王」为人生理想的人。--作者:张鍠焜★研究儒家学术的人。后泛指读书人。《荀子.儒效》:「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林外史.第一回》:「今得见先生儒者气像,不觉功利之见顿消。」
1、儒者百喙一词,言伏生《尚书》二十八篇。
2、他由翩翩浊世佳公子至心忧家国天下的醇厚儒者再至寂寂佛门中戒律精严的苦行僧,诗词曲创作显示了他一生文化性格的流变轨迹。
3、操履笃实,粹然一出于正,为一时儒者之宗。
4、佥儒者,不长政术,在县无绩。
5、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
6、孔颖达疏:“文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
7、吾之所为,即天之道;天之变化昭彰,皆吾之所为;宇宙之间,充满辟塞,莫非是气;而后知儒者位天地、育万物之功,初不在吾性之外。
8、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9、沅本儒者,别有所得于丹经,谓玄牝之门即儒之至善,道家之修炼,即儒之克己,牵合附会,亦颇有辞。
10、传》:“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11、清?唐甄《潜书?良功》:“儒者不言事功,以为外务。
12、食而不化,至昏愦⑩僻谬⑾,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
13、又性情宽和谦让,因此深为当时儒者所钦重。
14、以后叔孙通又投奔刘邦,知刘邦恶儒者衣冠,叔孙通改服楚式短衣,刘邦很高兴,拜其为博士,号“稷嗣君”。
15、《邹君墓志铭》:“居德善俗,启聩振聋,儒者之效,匪徒言说。
16、出处:《汉书?儒林传》:“黜黄老、刑名、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
17、儒者十分重视个体死亡的意义和价值,以道德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类解决生死问题的关键,推崇死而不朽,通过立德、立功、立言,实现生命对死亡的超越。儒家这种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派生出积极入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以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准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理想和规范,促使人们为国为他而去忠、孝、悌、友。
18、崇文馆校书郎黄璞门前时即下令说:“此儒者,灭炬弗焚。
19、儒者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在庐山修行之高僧慧远,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之慧远不觉间跨越其自我禁足之虎溪,三人因之相视大笑,此即虎溪三笑图所绘之内容。
20、大盐平八郎名后素,字子起,通称平八郎,江户时代后期阳明学派儒者。
21、其学术论著部分,辩难驳疑,不落窠臼,对汉、宋儒者解经之附会迂谬以及史书、古文句法修辞之疏误纰漏,多有批评订正。
22、等到再次醒来,看到这儒者长跪如初,雅人深致,便口出偈语:“青着立,米去皮,那时节,再光辉。
23、宋苏轼《杭州谢表》:“入奉禁严,出膺方面,皆人臣之殊选,在儒者以尤荣。20年代的最后一款拉贡达车已经达到3L排量,并且装配迈巴赫的“特殊选择器”的8速变速箱。
24、这“十思”一直为儒者奉为至理名言。
25、杨震从小没了父亲,生活贫苦但爱好学习,精通欧阳《尚书》,眼光透彻,知识渊博,儒者们为他编了这么句话:“关西孔子杨伯起。
26、家诫多涉历世故之言,其论明末儒者之弊,颇为深切。
27、清姚莹《惜抱先生行状》:“姬传蔼然孝弟,践履纯笃,有儒者气象。
28、《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於名实。
29、必谓古无是说,亦无是理,固儒者之迂谈;必谓今之术士能得其传,亦世俗之惑志。
30、议者谓儒者读古人书,不切事情。
31、王廷相在《雅述》下篇中说:“儒者曰:天地间万形皆有敝,惟理独不朽,此殆类痴言也。
32、及海内既平,儒者犹承其弊风,皆不蓄发。
33、他话语朴实简练,却有较强的思辨色彩,既像温文而雅的谦逊儒者,又像一位才思敏捷、敦厚率直的长者。
34、一日,一儒者慕名而来,品尝后称赞名不虚传,遂问此品何名,艾嫂笑对来者无言可答。
35、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36、宋梅尧臣《哀国子黄助教》诗:“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冬秋。
37、尝谓刑名之学,古人所以辅礼,郑觎注周礼多引汉律,是读律亦儒者事,因取大清律与唐律、明律互校,括以强二纬,以推原周公制礼之等杀,著《辅礼论》二千余言,酌古准今,为治狱者之助。
38、他要求学生"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要做道德品质优秀的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道德品质恶劣的、小人式的儒者) " ( 《论语?雍也篇》 ) 。
39、有“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的说法,道出了“士”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功能。
40、卦序用建构原则而不用平等原则“是以义味深长,后世儒者多不能晓”。
41、时膏腴贵游,咸以文学相尚,罕以经术为业,惟承独好之,发言吐论,造次儒者。
42、推荐儒者公孙光、满昌及能吏咸、薛修等。
43、赠序:始于唐代,是文人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尝从学于钱竹汀先生,竹汀赠序中有云:“中法之绌于欧罗巴,由于儒者之不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