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阙:bǔ quē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匡补君王的缺失。《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 杜预 注:“闕,犹过也。”《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闕之益。”《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闕拾遗。”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且使外廷共见共闻,则怀忠抱义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补闕拾遗,随时论捄。”2. 引申为弥补缺漏。 吴格 《<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3. 官名。 唐 武后 垂拱 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 北宋 时改为司谏。 南宋 及 元 明 重又设置,均随设随罢。《新唐书·仪卫志》:“左补闕一人在左,右补闕一人在右。”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监察为合口椒,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填补缺漏,匡正错失。《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华遂尽忠匡辅,弥缝补阙,虽当闇主虐后之朝,而海内晏然,华之功也。」职官名。唐置,掌谏讽和举荐。其中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
1、德休登进士第,历盐铁官、渭南尉、右补阙、侍御史。
2、依《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等所说,戒体,是弟子从师受戒法时所发得而领纳在心胸中的法体,即由授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势力而有防非止恶的功能。允堪据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作《会正记》,其再传弟子元照著《行事钞资持记》,对《会正记》持异议,因之南山宗在宋时又分为会正、资持两派。
3、著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等。
4、右补阙、集贤殿学士、修国史。
推荐阅读:拾遗补阙
5、唐元稹《杨汝士授右补阙制》:“我国家设司谏署,以神明其耳目……方我倾听之始,命尔司聪之荣。
6、唐黄滔《祭崔补阙》:“五辟三顾,悬榻开樽,不辞小国之权,盖切高堂之养。
7、具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略称《行事钞》。
8、唐杜甫《奉答岑参补阙见赠》诗:“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
9、咸通中,为李亿补阙执箕帚,后爱衰下山,隶咸宜观为女道士。
10、赴举之秋(4),常投贽于刘补阙(5)。
11、左补阙戴令言作了一篇《两脚野狐赋》以讽刺他,意思是说杨再思虽然长着人的两只脚,但却像狐狸一样厚颜无耻,献媚取宠以讨好别人。
12、指南山律师道宣撰述的五大部注疏?即《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今分十二卷)、《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卷(今分八卷)、《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卷(今分八卷)、《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三卷(今分六卷,但后二卷缺)及《四分比丘尼钞》三卷(今分六卷)。
13、六月,《补阙秦泰山刻石》定稿。
14、臣惟督抚大吏,类皆朝廷简拔之人,设其人未尽知兵,不妨择统兵大员,畀以督抚之任,使之各清各省,而责其成功。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5、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③,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④;外之,不能备行伍⑤,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⑥;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⑦。
16、补阙郑鲁奏言:“新麦未登,徐必乱”。
17、《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诗:“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
18、唐雍陶《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一:“庭风吹故叶,阶露?寒莎。
19、出处《旧唐书?杨再思传》:“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以讥讽之,再思闻之怒。
20、剑山村为唐右补阙杨在老故乡,杨在尧为宫清正,惠民尽忠竭智力扶唐宝江山,然得天命收去,人心唤散,犹大度收倾,一木难支,归隐梁山之麓而居。
21、做好自我教育亦是对“灌输”教育的一种补阙。
22、唐柳宗元《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狂狷愚妄,固不可为也。
23、他不满意于前人对《春秋》的理解,认为前人“传已互失经旨,注又不尽传意,《春秋》之义几乎泯灭”,于是发愤著述,“考核三传,舍短取长,又集前贤注释,亦以愚意裨补阙漏,商榷得失,研精宣畅,期于浃洽”,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到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
24、皇太子春秋鼎盛,圣道未周,拾遗补阙,臣子恒务。
25、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26、荆湘平定后,慕容延钊因战功显赫,官加检校大尉。及湖湘平,太祖闻观象尝为保权画谋,以为左补阙。
27、张?谓谣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
28、【出处】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碛北事,皆异口同辞。
29、必能裨补阙漏(能够,助动词。
30、(樊川文集卷十六上刑部崔尚书启)开成三年(八三八),内擢为左补阙,史馆修撰,转膳部、比部员外郎。
31、唐刘崇望《授中书舍人崔凝右补阙沉文伟并守本官充翰林学士制》:“周旋鸣玉之仪,颉颃攀云之路。
32、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
33、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
34、唐陈子昂《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诗:“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
35、使之部秩井然;四是叙次篇目,在目录学方面有突出创见;五是广罗异本,比较异同,细心雠对;六是择善而从,不拘于师法家法和今古文;七是博综众说,舍短取长,不以先入者为主;八是求同存异,自申己见;九是考辨遗编,审定真伪;十是校正错简;十一是补脱订伪;十二是审音定字。他不满意于前人对《春秋》的理解,认为前人“传已互失经旨,注又不尽传意,《春秋》之义几乎泯灭”,于是发愤著述,“考核三传,舍短取长,又集前贤注释,亦以愚意裨补阙漏,商榷得失,研精宣畅,期于浃洽”,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到唐朝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历时十年,成《春秋集传集注》。
36、《唐故相权公墓碑》:“改左补阙,章奏不绝,讥排奸幸。
37、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因谏官不专任谏职?曾再度设置左?右补阙?拾遗?专任谏正皇帝之职?不久亦废。
38、帝谓宰臣曰:“昔太宗皇帝得魏徵,裨补阙失,弼成圣政。
39、唐许浑《酬杜补阙初春雨中舟次横江喜裴郎中相迎见寄》诗:“郢歌莫问青山吏,鱼在深池鸟在笼。
40、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大四○?六中):‘十诵中,时僧坊中无人知时限、唱时至及打?稚,又无人洒扫涂治讲堂食处,无人相续铺床及教人净果菜食中虫,饮食时无人行水,众乱语时无人弹指等,佛令立维那。
41、改右补阙、起居郎,知宗子表疏。
42、允堪据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作《会正记》,其再传弟子元照著《行事钞资持记》,对《会正记》持异议,因之南山宗在宋时又分为会正、资持两派。
43、唐王昌龄《听弹风入松阕赠杨补阙》诗:“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
44、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5、佛子,菩萨若见大乘法师、同学同修,自百里外,来到城镇、僧坊、舍宅,应当起立迎来送去,日日三时礼拜供养,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一切所需全部供给。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大四○?六中):‘十诵中,时僧坊中无人知时限、唱时至及打?稚,又无人洒扫涂治讲堂食处,无人相续铺床及教人净果菜食中虫,饮食时无人行水,众乱语时无人弹指等,佛令立维那。
46、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
47、唐卢纶《客居喜崔补阙司空拾遗访宿》诗:“步月访诸邻,蓬居宿近臣。
48、《旧唐书?卢简辞传》:“补阙思冲融,巾拂艺亦精。
49、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忽惊颜色变韶稚,却信灵仙非怪诞。
50、结界图(出自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于大界内结戒场,必先竖立三重之标相(见图)。
51、知贡举:礼部侍郎杜黄裳。太宗即位后、迁左补阙、同知贡举。
52、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定王府仓曹刘知几、右补阙张说同修《三教珠英》。引思谦为同府仓曹,谓思谦曰:“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
53、金史海陵召仲轲、右补阙马钦、校书郎田与信、直长习失入便殿侍坐。
54、五年,亲拜左补阙、知制诰。
55、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二(大四○.一四中):“明小界者,此并因难事,恐废法事,佛随前缘,故开结之。
56、湖南熊国霖金瓯补阙《齐天乐》,玉镜增辉《人月圆》。
57、指律宗的三大部?即《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四分律羯磨疏》四卷、《四分律戒本疏》四卷。
58、四五月间,右补阙王谱上疏说:“陛下理政之初,乃宰相尽心之日,不可暂缺。
59、历仕后汉,后周,入宋为左补阙,掌蕲口榷货务。
60、东汉经学家郑玄解释为:“戎路,王在军所乘也;广车,横陈之车也;阙车,所用补阙之车也;苹犹屏也,所用对敌自蔽隐之车也;轻车,所用驰敌致师之车也。
61、载初初,由合官主簿迁左补阙。
62、兵志七》:“窃闻道路汹汹相怖,云诸军捉人刺涅以补阙额,率数人驱一壮夫,且曳且殴,百姓叫呼,或啮指求免。
63、臣闻古之为臣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献可替否,拾遗补阙。
64、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司空为空土……谏议为大坡、大谏;补阙(今司谏)为中谏,又曰补衮。
65、投执于刘补阙:投贽,递送名帖、礼物,请求谒见。
66、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比丘尼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等等。
67、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68、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
69、门下省置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补阙、拾遗(其中右补阙、右拾遗隶中书省)、给事中等职,举凡主德缺违、国家决策,皆得谏正。
70、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③,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④;外之,不能备行伍⑤,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⑥;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⑦。赵王城里曾经上演过众多流传千古的故事: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大刀阔斧地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文臣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武将廉颇攻城野战,所向披靡……此外,毛遂自荐、联楚抗秦、围魏救赵、邯郸学步、将相和等历史典故也都发生在这里。
71、《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狂狷愚妄,固不可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