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仪:shèy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设立诸侯与诸臣的礼仪。《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司马之职……设仪辨位,以等邦国。”郑玄注:“仪谓诸侯及诸臣之仪。”
1、《与任公书》:“自周以后,尊崇君权,调柔民气,多设仪文阶级,以保一家之封建。
2、又如《南案》第五案诊左公夫人饮水即吐粒米不咽者,诸医皆云是隔症,技穷莫措,案主凭脉断为恶阻,作胎气治,病愈后果生一女。届时县官们率领僚属、乡宦、生员,穿朝服、设仪仗行九拜之礼,供奉五案祭品,有“帛一、牛一、羊一、猪一、果品五笾、豆各十”。
3、城下结彩棚,设仪官公廨监浴,都人于两岸观望,环聚如堵。
4、又增设仪制司主事一人,教习驸马。
5、按“常仪”,陈设仪仗于乾清门外,设女乐于乾清宫丹陛上。
6、宋周?《清波别志》卷下:“望专委博学之士,检寻前代仪注及卤簿,令於三驾诸仗内,参定今来乘舆出入名件而严设仪卫之禁。
7、明洪武年间(1368?1398)知县顾思敬重建,称福神观,奉祀玄天上帝,两庑绘神像,前面设仪门。
8、车子开进一座朱漆窗轩的厅堂,两侧排设仪仗,屋宇庄严幽深,那便是太守府了。
9、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吏依次参谒长官,叫排衙。
10、公主出降,亦设仪伏、行幕、步障、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