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孝:dàixiào 基本解释:[beinmourning]同“带孝”●详细解释:带孝。指死者的亲属在一定时期内着孝服或缠黑纱、扎白带等表示哀悼。《金瓶梅词话》第六八回:“吴银儿道:‘爹故意又问个儿,与娘戴孝一向了。’”清翟灏《通俗编·伦常》:“今概称居丧曰孝子,服曰戴孝……自晋宋以来皆然。”杨朔《“阅微草堂”的真面目》:“要是丧事,大家还得戴孝。”★◎戴孝dàixiào[beinmourning]同“带孝”★死者的家属、亲戚,在丧期中穿带服丧的标志物,表示哀悼。如穿着孝服、袖子上缠黑纱、发上紮白绳等。【造句】在戴孝期间,行为举止要端庄得宜。 △带孝★穿戴丧服。参见「带孝」条。《水浒传.第三五回》:「宋江见了兄弟不戴孝,心中十分大怒。」
1、孝子孝媳至始至终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案边陪祭。
2、全村老小,远近亲友,披麻戴孝。
3、他死后,儿女子孙免不了披麻戴孝,举行了各种悼念活动。
4、子女披麻戴孝,日夜守护,直至出殡。
5、后来,他披麻戴孝,听爷爷说什么“白发人送黑发人”。
6、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篾子。
7、天星去给巩二爷披麻戴孝,激昂讲话,团结江帮。
8、关在牢里的主父偃却为将士们披麻戴孝,高唱挽歌送葬。
9、一百语文可以像水墨那么沉郁。语文可以像金金银银的阳光那么明丽。智慧的民族用智慧的语文。浅薄的民族用浅薄的语文。有人天生只会用戴孝的语文。有人练成一套挂笑的语文。资本主义的语文是自嘲的语文。共产主义的语文是训话的语文。董桥
10、对诸亲及长辈,由亲生长子披麻戴孝,亲自前往报丧。披麻戴孝的哭主儿听着不对劲:“你们不是超度亡灵吗?
11、腊梅披麻戴孝,亲自为英武守灵七天七夜。
12、荷花提出条件,叫何中余为金郎中披麻戴孝。
13、通常指百日之内,做孝子的要披麻戴孝,不剃发,不外出。
14、根据他特别留下的遗言,火葬时谁也不让参加,也不许戴孝。
15、妇女禁坐厅堂门槛;未婚女子忌种韭菜、芭蕉,饮食忌泡菜汤;孕妇忌吃狗肉,禁在屋内钉钉子和敲床位;产妇未满月忌串门;煮饭不熟或打破碗、碟,忌出远门;忌公鸡对面啼,乌鸦头上叫;忌猪猫自来家里,有“猪来穷、狗来富、猫来戴孝布”之说,有些人禁食狗、猫、蛇、鳝,说是不禁食要“破相”;有些人忌单日结婚、建房、迁居,认为“逢单不吉,逢双有利”。
16、拽布拖麻,犹言披麻戴孝,又名拖麻拽布,亦作“拽布披麻”。
17、不要了,不要赡养费,不用他管我,百年后也不用他披麻戴孝,我要和他断绝母子关系!
18、,葬期择定,讣闻亲友,开坛奠,孝子扶竹杖哭祭灵前,次日新友致奠,俗称“烧香”,晚间道士绕棺诵经,孝子披麻戴孝尾随于后,不时向死者磕头作揖,出葬两天,每晚请一些读书人“唱老人歌”或“座堂戏”。
19、即破除传统的殡葬祭扫方式,“以火葬代替土葬,以鲜花腊果代替烧纸点香烛,以黑纱黄花代替披麻戴孝,以追悼会代替旧仪式,以默哀、鞠躬代替叩头拜跪”。
20、娥皇出殡,李煜亲写诔词、自称鳏夫,更准备披麻戴孝扶柩,圣尊后赶来阻止,责问李煜:是丧妻还是丧母。
21、起灵时,孝子披麻戴孝,长子或长孙摔盆扬幡拄哀杖哭泣引路,其他子侄晚辈,哭泣随行,棺后孝女哭送。
22、人们披麻戴孝、痛哭流涕、络绎不绝地涌向灵堂!
23、宁德移动欺诈乡村老百姓的情况。全村老小,远近亲友,披麻戴孝。
24、冬,以旱告于朝延,乞蠲本军合租苗米四万七千余石,检放三万八千余石,岳父塘南太子詹事兼侍讲陈良翰字邦彦(1108-1172)卒于官,黄府丁外忧,假归,黄府特赴浙江台州临海(今属温岭东海)南塘里为岳父陈良翰太子詹事兼侍讲去逝奔丧戴孝。纪言德突然接到余振华的电话,说是有一个生意上的朋友,有点货要运出去,要请纪言德帮忙给他开一张“免检证”,纪言德表示,现在正在全力搜查毒品,边境各口岸都在严查,即使有自己的批条,恐怕也很难免检放行,余振华和老七都感到以外和吃惊。
25、若是父母过世,儿女孙儿都披麻戴孝。
26、孙少林病故后,赵振铎千里奔丧,并以孙家老大哥的身份顶丧驾灵为孙先生戴孝送终,成为相声界广泛流传的一段佳话。
27、杨汉英披麻戴孝至大都投诉。
28、孙少林后来病故,赵振铎千里奔丧,并以孙家老大哥的身份顶丧驾灵为孙先生戴孝送终,成为相声界广泛流传的一段佳话。
29、造坟墩;三要万岁披麻戴孝到我丈夫坟前亲自祭奠。
30、父母死亡,儿女穿白孝衫,鞋上裱白布,戴孝帽、腰束顷(麻)绳,手执柳木哀杖。
31、凡来祭灵的儿孙及亲属均要戴孝。
32、家属披麻戴孝,跪在亡者两旁守灵。
33、要他们为自己的母亲披麻戴孝,跪藏送行。
34、如母丧则由长子头戴孝巾去外祖家报丧。
35、易敬轩为小娘披麻戴孝,景尚义得到消息,庞求若已经找到“金冠玉印”。
36、成孝后,孝男孝女戴孝(头包白布帕子,并拖一幅于背心),穿孝衣,亲朋包孝帕唱孝歌,闹灵堂,通霄达旦。
37、老年人死后一般停放三日,摆设供祭,子女皆穿白,叫“戴孝”,一天三次到土地庙报庙,第二日由子女、亲属将死者装入棺内,叫做“入殓”,入殓后,灵柩仍停于明间正北,子女守灵,亲友吊唁,晚上报大庙,半夜送盘缠。
38、家中后代,披麻戴孝,儿孙手捧“哭丧棒”,焚化纸锞。
39、男女孝子披麻戴孝,守灵坐草,昼夜不离,以报生养之恩。
40、从人死亡之日起,五服以内子孙辈均要披麻戴孝。
41、主孝人披麻戴孝,手持讣棍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