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xiāng fē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舜 二妃 娥皇 、 女英 。相传二妃没于 湘水 ,遂为 湘水 之神。 北周 庾信 《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西临 织女 之庙,南望 湘妃 之坟。” 唐 岑参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诗:“ 楚 客肠欲断, 湘妃 泪斑斑。”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泛湘江》词:“ 湘妃 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清 刘鹗 《<老残游记>自叙》:“城崩 杞 妇之哭,竹染 湘妃 之泪,此有力类之哭泣也。”★传说中舜的二妃娥皇与女英。相传舜崩于苍梧,二妃十分伤心,投湘江而死,后来成为湘水之神。
1、宁远县九疑山也有湘妃祠。
2、雨夜湘妃庙,袁紫衣为救凤天南而与胡斐大打出手,让胡斐一招抱住袁紫衣,却因袁紫衣一声:“放开我!
3、由于画得如此逼真,竟使诗人怀疑这不是画,而是真实的生长于泥土之中的竹子了,他回忆起在天竺寺前、湘妃庙里曾经见到过这样的竹子。
4、湘妃,湘水的女神娥皇、女英。
5、得到禀报之时,这位灵漪的严父湘妃的夫君,刚从流云牧回到四渎水府,正准备享受天伦之乐,几乎还没等歇口气,就听到这样倒霉消息。
6、鹿竹不同于湘妃竹,它们虽然属于近似的品种,但外表的斑痕是有很大区别的。
7、《群芳谱》:“斑竹即吴地称‘湘妃竹’者”。
8、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等。
9、菊梦潇湘妃子,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曹雪芹
10、这时范蠡正坐在山坡草地上,讲述楚国湘妃和山鬼的故事。
11、人们将这种竹子起名“斑竹”,又名“湘妃竹”。
12、他不抽烟,只把玩着五冬六夏从不离身的一把湘妃竹扇,沉吟良久才道:“火耗归公发养廉银,损了官员收项,士民一体当差纳粮,又损富益贫。
13、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
14、在一块隆起的台地上,漫山遍野,长满了青翠的楠竹、人面竹、花竹、慈竹--,绿波翻卷,遮天蔽日,茫茫7万余亩;林间流泉飞瀑,清潭倒影,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掩映着座座农家瓦屋;四周悬崖峭壁,却有洞窟、古寨跃然其上。竹的种类很多,合计种、变种、变型、栽培品种计500余种,大多可供庭院观赏,著名品种有:楠竹、凤尾竹、小琴丝竹、佛肚竹、大佛肚竹、寒竹、湘妃竹、冷箭竹、大箭竹、唐竹、泰竹、大泰竹、孝顺竹、粉单竹、牛耳竹、方竹、四川方竹、龙拐竹、车筒竹、青皮竹、粉单竹、短穗竹、黄竹、花秆黄竹、巨龙竹、拐棍竹、光巨竹、阔叶箬竹、水银竹、人面竹、毛竹、花毛竹、花竹、紫竹、斑竹、龟甲竹、淡竹、刚竹、苦竹、金竹、龟纹竹、银链竹、玉边竹、茶秆竹、矢竹、泡竹、罗汉竹、苗子竹、鹅毛竹、刺竹、菲黄竹、华箬竹、墨竹等。
15、湘竹:湘妃竹,斑竹。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
16、还有杨么领导农民起义的“飞来钟”、汉武帝的“射蛟台”、烟波亭、湘妃庙、猴园、金龟池……据介绍,君山有一墓、二楼、三阁、四台、三十六亭、四十八庙,如此驳杂、凡俗、涵容万象,却是那么和谐、默契、淡雅,宛若一位大手笔随意点染,自然成趣。
17、唐白居易《画竹歌》:“东丛八茎?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18、因为相传娥皇女英殁水后,被天帝封神为渊德后,后张之洞修复湘妃庙时,尊湘妃二神为渊德侯,故有此匾。
19、此处所提的潇湘庙应为永州苹岛对岸的湘妃庙。
20、用木为格,以湘妃竹横斜钉之,或四或二,不可用六。
21、湘妃泪”、“杜宇魂”,借用虞舜二妃泪染斑竹和蜀王杜宇魂化子规的典故,喻指灾区人民家散人亡,拭泪招魂的凄惨情状。
22、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
23、湘弦,即湘瑟,湘妃所弹之瑟。
24、又,亦可谓手帕上沁满了泪痕,湘妃竹也默默无声。
25、元汤式《湘妃引?有所赠》曲:“三般儿寄语娇姿。
26、探春给黛玉起名潇湘妃子,宝钗给宝玉起号无事忙、富贵闲人。
27、有风折竹、孟宗泣竹、湘妃等图传于世。
28、人称湘君(娥皇)、湘妃(女英)或湘夫人。
29、她曾自名书斋曰“湘筠”,俞樾说:“湘妃泪竹,非佳典也,汝好书籍,何不易以湘芸?
30、而李芳园的《塞上曲》则根据华秋萍的《琵琶谱》里面五首独立的小曲融合改编而来且托为王昭君所作,曲名《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诉怨》,不过这里面没有湘妃泪的字样,我有些糊涂了,按说《泣颜回》可能是那个来源,可是我听过徐元白的《泣颜回》的古琴曲,全不似这一曲。
31、唐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诗:“湘妃庙下已春尽,虞帝城前初日曛。
32、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
33、这也是湘妃竹的来历;刚才提到的那位屈大夫,被放逐在湖南,他写着传唱湘夫人的楚辞,反复吟哦着三湘四水的香草,最后怀沙跳进了汨罗江。
34、徐茂均(1860~1930),又名玖祥,三华村沙埒庄(即今新华镇公益村)人。”元汤式《湘妃引?解嘲》曲:“村沙的骨肉丑,风流的老也风流。
35、开头即以湘妃比喻水仙,来写水仙的芳魂玉魄。
36、梅鹿竹较湘妃竹稀少,好的梅鹿竹更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