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调:gōng diào 基本解释:[modes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古代乐曲曲调的总称。中国古乐曲的调式,唐代规定二十八调,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最低的一根弦(宫弦)上的调式叫宫,其余的叫调●详细解释:戏曲、音乐名词。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调,统称“宫调”。以七声配十二律,理论上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合称八十四宫调。但实际音乐中并不全用。如 隋 唐 燕乐系根据琵琶的四根弦作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得二十八宫调; 南宋 词曲音乐只用七宫十一调; 元 代北曲用六宫十一调; 明 清 以来,南曲只有五宫八调,通称十三调,而最常用者不过五宫四调,通称九宫。在一般人的话中,宫调亦常指乐曲。《水浒传》第二九回:“里面坐着一个年纪小的妇人,正是 蒋门神 初来 孟州 新娶的妾。原是西瓦子里説唱诸般宫调的顶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本末》:“予虽稍諳宫调,恐不谐於歌者之口。” 王季思 等注:“宫调--指乐曲的音调,向来以它的异同为声调高低的标準。”★◎ 宫调 gōngdiào[modes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古代乐曲曲调的总称。中国古乐曲的调式,唐代规定二十八调,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最低的一根弦(宫弦)上的调式叫宫,其余的叫调★旧乐曲调子的总称。唐、宋人燕乐及词,金、元人曲子,都有一定的宫调,所以都注明调名。小说中指曲子而言。
1、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君瑞敬身,大师忙答,各序尊卑对榻坐,须臾饮食如法。
2、柳永《乐章集》注:宫调七。
3、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绝早侵晨,早与他忙梳裹,不寻思虚脾真?。
4、如北曲仙吕宫〔点绛唇〕,在《四声猿?骂曹》用正宫调(G调),《牡丹亭?冥判》用正宫调低八度腔,《宝剑记?夜奔》用尺字调(C调),就是因人物与行当不同而用不同的调高。
推荐阅读:正宫调
5、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
6、这是四个曲牌的联套曲,都是“宫调式”,尽管第一个曲牌落音在“2”上,但从整个曲调来看官音“1”是主音无疑,角音“3”的多次出现也起着稳定、明确调式的作用,最后“2”的出现是造成色彩对比的一种手法,同时也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以更好的继续联结,就是第一个曲牌整个而言还应该看成是D宫调式--E宫调式--D宫四声调式--F宫六声调式四个曲牌组成。
7、时期,戏曲与说唱的种类很多,如嘌唱、叫声、唱赚、覆赚、鼓子词、淘真、涯词、诸宫调、社火、杂剧、大曲等,除大曲外,其它演唱形式都比较灵活,场面也不大,伴奏的乐器有时只有拍板、板鼓等一二种。
8、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幺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9、宋王灼《碧鸡漫志?凉州曲》:“《唐史》又云:‘其声在本宫调。
10、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何处调琴,惺惺地把醉魂呼醒。
11、他的答辩,从弦准为一般乐器调律问题提供音高标准出发,留下极为宝贵的清商三调史料:“其瑟调以宫为主,清调以商为主,平调以角为主”等语,迄今虽然未得公认的确解,但却极受史家重视,普遍看作是解决清商三调有关宫调系统之谜的关键材料。
12、正调”以{正宫调}为主!
13、诸宫调》卷四:“适来琴内排唤着,即自家大段不晓,自心思忖,怕咱做夫妻后不好?
14、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骑着瘦马儿圪登登的又上长安道。
15、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你试寻思,早晚时分,迤逗得莺莺去,推探张生病。
16、亦作正宫调。
17、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故相崔夫人宅眷,权寓於此。
18、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若是些小迟然,都教化?血。
19、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见气出不迭,口不暂合,自埋怨,自摧挫,一会家自哭自歌。
20、《乐书》:“唐自天启末,剑器入浑脱,为犯声之始”,“剑器宫调,浑脱角调,以臣犯君,故有犯声。
21、定弦时比照笛子的正宫调定音而。
22、独称“宫”的,如“九宫”,实为:5种宫调式和4种商调式。
23、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柳眉星眼,杏腮桃颊,口儿小,脚儿弓,扮得蔚贴。
24、《诸宫调风月紫云亭》中表演诸宫调的艺人尚可“冲州撞府”,四处流动“作场”演出。
25、《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
26、而士大夫亦多知音律,如今日之用南北曲也。从宫调和曲牌看,它上承宋词而下启南北曲。
27、这种音乐结构形式继承了唐宋大曲、宋词、鼓子词、转踏、唱赚、诸宫调等所有歌舞和说唱音乐的艺术因素。
28、是独具见解的;但对于宫调名称,如仙吕、大石、越调、双调等,竟以为是由于字形讹传,未免臆断。
29、《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短命?家薄情煞,兀的不枉教人害,少负你前生眼儿债。
30、分做作六吕十一调,共计十七宫调。
31、的调门均较高,如唱六字调,正宫调,乙字调等。
32、《宫调辩岐(白石道人歌曲旁谱今译及考证)》,笔名梁溪钱万选,1943年《同声月刊》第二卷第九号。
33、《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
34、宋代山西泽州人孔三传创造了诸宫调说唱,民间又有了宋杂剧,才有了杂剧鼓。
35、另有: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开六钧弓,阅八阵法,读五车书。
36、在“看棚”(“勾栏”)内表演的艺术品类非常丰富,其中有关音乐的就有嘌唱、唱赚、鼓子词、诸宫调、杂剧等多种。
37、带过曲:即将属同一宫调、旋律上可以衔接的二支或三支小令合为一曲。
38、《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你试寻思,早晚时分,迤逗得莺莺去,推探张生病,恁般闲言语,教人怎地信?
39、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乱军贼党,傥或掳了莺莺,怎的备?
40、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初间唤做得为夫妇,谁知今日,却唤俺做哥哥。
41、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浑如睡起,尚古子不曾梳裹。
42、中国古代清商乐的宫调体系名称。
43、《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沙佗村入舍》:“行路阙少盘费,途陌受饥?。
44、全书20卷,在《词林摘艳》基础上,广泛搜罗已刊、未刊的元明散曲、剧曲、诸宫调以及民间时调小曲增补而成,篇幅浩繁。
45、一年之后的今天,在他冥诞的前夕,我们纪念他作为一个乐善好施之人以及史上最杰出艺术家所留给我们的回忆。121院本杂剧、诸宫调和俗谣俚曲尤以崭新面貌和杰出成就出现在文学史上,对于北曲的形成和走向产生了影响。
46、相当于浊新钟均的角音,浊兽钟均的商音,浊穆钟均的宫音。旋律基础为五声音阶,间或清角音出现,有徵调式和宫调式。
47、正宫调为基础而以“五”音为要害。
48、是采用的D、A定音,用52弦奏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G”,在民间音乐中,52弦的按音手法称作“正宫调”。
49、院本杂剧、诸宫调和俗谣俚曲尤以崭新面貌和杰出成就出现在文学史上,对于北曲的形成和走向产生了影响。
50、筝调实践所反映出来的两个侧重,印证了中国宫调理论中“调系”与“均系”的并存。
51、这种唱赚的脚本在以后的中原地区没有流传,金元诸宫调中也仅有《醉落魄缠令》、《点绛唇缠》、《哨遍缠令》等曲牌出现?但已很难分出引子和尾声?它们都和正声曲牌溶为一体而成了一个新曲牌。
52、著摹印篆印谱、山渔刻印稿、宫调谱。
53、廷堪精于南北曲,能分别宫调,与这段经历有关。
54、急穰穰情没乱,碜磕磕的两分离,空着我闷恹恹盼望你。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空没乱,愁把眉?暗结。
55、首创诸宫调的一代宗师的孔三传是泽州人,他在戏曲曲艺界的影响是尽人皆知的,无庸赘言。
56、《刘知远诸宫调?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圆》:“知远听,惊然,亲出马叫强人。
57、《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怎见得有如此事来?
58、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都只被你?可憎姐姐,引得眼花心乱,悄似风魔。
59、宋代在参军戏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历代歌舞艺术和民间说话、讲唱、影戏、杂扮等技艺的成就,对滑稽故事表演和歌舞戏两条线索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产生了宋杂剧、金诸宫调、金院本以及戏文等新的文学形式。
60、赋子词与鼓子词,就在时代的演进中保留了下来,岂不是河湟文化的代表作吗。北宋及辽金时期,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诸宫调这种讲唱文艺形式。
61、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地相逢,引调得人来眼狂心热。
62、元代芝庵《唱论》中对十七宫调的风格含义做了概括,明王骥德(1573?
63、《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方信乐极悲来,怎知觉、惹场天来大祸。
64、年间,山西晋城(时称泽州)艺人孔三传来到文艺演出百花竞放的东京,最先创造了诸宫调。
65、以笛定调,分尺调及正宫调两种。
66、工正调亦作正宫调。
67、旋律一般为高调式和宫调式,其歌词多为赞美生活,祈祷幸福等内容。
68、世人认为诸宫调这种新颖的说唱艺术形式的首创者是孔三传。
69、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忆自伊家赴上都,日许多时,夜夜魂劳梦役。
70、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蓦闻人道,森森地?得魂离壳,全家眷爱,多应是四分五落。
71、在元曲里的宫调运
72、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不敢住时霎,即便待离京华。
73、艺人孔三传,是古代韵律宫调的发明者,堪称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师。
74、《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旖旎风流济楚,不比其馀。
75、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店都知,说一和,道:‘国家修造了数载馀过,其间盖造的非小可,想天宫上光景,赛他不过。
76、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孤孀子母,没处投告。
77、元代流行的宫调有九种:仙吕宫、南吕宫、正宫、中吕宫、黄钟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
78、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收拾琴剑背书囊。
79、出处:《刘知远诸宫调?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圆》:“三娘起对诸亲,奴有愿,问天买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