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勿:mì w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勤勉努力。《诗·小雅·十月之交》:“黽勉从事,不敢告劳。” 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谓“ 鲁 ‘黽勉’作‘密勿’。”《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勉彊以从王事……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 颜师古 注:“密勿,犹黽勉从事也。” 南朝 梁 沉约 《刘领军封侯诏》:“内参嘉謨,外宣戎略,密勿劬劳,诚力备尽。”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櫝敛兵革,天清地謐,日进昌言,从容密勿,开建国本,情忠力悉。” 清 顾炎武 《乾陵》诗:“弥缝由密勿,迴斡赖元功。”2. 机要;机密。《三国志·魏志·杜恕传》:“与闻政事密勿大臣,寧有恳恳忧此者乎?” 唐 李德裕 《谢赐让官批答状》:“承訏俞之命,或虑闕遗;奉密勿之机,实忧不逮。” 明 黄瑜 《文渊阁铭》:“ 永乐 初,命侍读 解縉 等七人,入掌密勿。”《诗刊》1977年第3期:“忘身参密勿,忠党树仪刑。”3. 指机要之职。 宋 王禹偁 《怀贤诗·王枢密》:“文学中甲科,风云参霸府。直躬在密勿,未始畏强御。”★勤奋努力。《宋书.卷四二.刘穆之传》:「密勿军国,心力俱尽。」慎密、机密。《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与闻政事密勿大臣,宁有恳恳忧此者乎?」唐.李德裕〈谢赐让官批答状〉:「承訏俞之命,或虑阙遗,奉密勿之机,实忧不逮。」
1、《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勉?以从王事……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
2、不听,遂自劾以密勿清光,乃不能遏兵端,乞免说书职。
3、君诚中兴主(12),经纬固密勿(13)。
4、如怜妾而活之,须秘密勿泄。
5、密勿之地,心腹之臣。
6、纪学识丰富,著有《鳌峰类稿》二十六卷,又有《密勿稿》、《辞荣录》、《海庙集》、《归田杂识》及《联句私钞》流芳后世。
7、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密勿奏封章,清明操简牍。
8、宗室中岂无杰然有人望,可以济艰难、赞密勿、留宿卫者,愿求其人置诸左右。
9、密勿承恩,皆此类也。
10、今观总理在美洲檀岛所兴手函二通,为言扫除保皇党反动势力,及联络各地洪门情形,望其多通消息,多寄书报於各处机关,即知其在当时涵濡主义,参与密勿,其有寻常所能抑企。
11、属在论思之地,参机务之殷繁;每抒钦翼之忱,佐经猷于密勿。
12、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
13、注:“案密、勉一声之转,密密犹《诗》‘密勿’。
14、清方文《太湖寿李溉林明府百韵》:“触邪承密勿,持法定?谟。
15、固密勿:本来就谨慎周到。
16、俊?密勿多士?宁:能人治政勤勉努力,全靠许多这样的贤士,国家才富强安宁。
17、’”颜师古注:“密勿,犹黾勉从事也。
18、托新欢而密勿,怀往眷而潺?。
19、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谓“鲁‘黾勉’作‘密勿’。
20、绸缪庶正,密勿夙夜。
21、帝赋诗嘉曰:“两朝密勿重元臣,南平吴越西定秦。
22、观诸臣从容密勿,随事纳忠,固非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已也。
23、明陶宗仪《辍耕录?宣文阁》:“以次入对,从容密勿,盖终日焉。
24、北魏《元晖墓志》:“密勿礼闱,留联台阁。俊?密勿(jùnyìmìwù),多士实宁(duōshìshíníng)。
25、史书说它“地分清切,参与密勿”。
26、将使之发册作命,陈谟奉议,则必畀之以闳富淹贯温厚尔雅之才,而处之以帷幄密勿之地。
27、年十三,其父去世,从此家道中落,乃“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28、俊?①密勿,多士实宁。
29、遇风,讯诸执事,宣王遭旱,密勿祗畏,无以或加。
30、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31、同生弟妹各二人,为家之长,朝请永明之朝,密勿王事。
32、如《密勿稿》、《辞荣录》、《联句私钞》、《归田杂识》、《鳌峰类稿》等。1921年,襄佐陈炯明,掌函电笔札,并参与密勿,后去香港办《大同报》并任主笔。
33、上仍切责士升,以密勿大臣,即欲要誉,放之已足,毋庸汲汲。
34、公以密勿近臣,经画规置,惜商惠民,虽第五琦、刘晏何多让焉。
35、密勿奏封章,清明操宪牍。
36、著有《密勿稿》、《辞荣录》、《联句私钞》、《归田杂识》、《鳌峰类稿》等。
37、指纵诗书帅,曾到凤池,密勿陪几政。
38、密勿无荒,劬劳克让。
39、然伏观皇上发愤之心,昭于日月,密勿重臣,及六曹九列之贤士大夫,忧国之诚,癯颜黑色,亦且暴著于人。
40、>自叙》:“夙失庭训,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41、密勿旒(liú)?(yǐ),臣人是仰;左黄阁而右紫微,命伊皋(gāo)以为长。
42、《花月痕》第四六回:“身居密勿之地,苟怀缄默之风,则宰相亦何常之有?
43、参见“密勿”。
44、如《密勿稿》、《辞荣录》、《海庙集》、《联句私钞》、《归田杂识》、《鳌峰类稿》等。
45、毛纪有学识,著作有《密勿稿》、《辞荣录》、《海庙集》、《归田杂识》、《鳌峰类稿》等。
46、宣王遭旱,密勿祗畏,无以或加。
47、典选搜扬,操刀密勿。
48、唐李德裕《谢赐让官批答状》:“承?俞之命,或虑阙遗;奉密勿之机,实忧不逮。
49、岐在禁省十余年,机事密勿,亚於朱异。
50、召参密勿,作朕股肱。
51、密勿旒?,臣人是仰;左黄阁而右紫微,命伊皋以为长。
52、既又念密勿论思不可无人,乃建四辅官,以四时为号,诏天下举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