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穇属植物的颖果腹面形状、纹饰、表面小孔直径及平均密度等性状,可为种类鉴定及种间关系分析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2、颖果的远胚端最早沉积花色素,以后逐渐延伸到胚端并使整个果皮着色;
3、结果表明:黑米花色素只在颖果的果皮中合成和沉积,未观察到在种皮和糊粉层中沉积;
4、颖果绿色层细胞的高光合效率不仅保证了同化物的即时输出,而且还可以淀粉形式暂贮在叶绿体内。
5、比较了两个籼稻品种颖果的发育,籽粒的主要品质性状以及胚乳淀粉体的大小、形状、结构等特性。
6、一百二将这种杂*胚从颖果中解剖出来进行胚培养,结果长成杂*幼苗。
7、而鸟类食用的果实类别主要以核果及浆果为主,其次是瘦果、颖果及蒴果,聚合果和坚果仅佔极少数。
8、当胚沿着它的整个长度延长时,颖果是不平常的。
9、富含胆碱的残留花药、雌蕊及早期颖果是禾谷镰孢菌的主要初侵染源;
10、过高的气温不利于颖果着色,适度的低温能延长颖果的着色时间。
11、光梗蒺藜草的种子(颖果)为近半球形,表面光滑。
12、温度高不利于色稻颖果着色。
13、灌浆期颖果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CAT和SOD活性及颖壳叶绿素含量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