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táo zhōu 基本解释:[Taozhou] 古地名,羌族故地,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详细解释:◎ 洮州 Táozhōu[Taozhou] 古地名,羌族故地,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
1、洮砚,是以古洮州的洮河流域产石制成的砚品。
2、故素有“洮州石贵双赵璧,端溪歙州无此色”之誉。
3、(727-793)唐洮州(今甘肃临潭)人,字良器。
4、古人称之为“洮州石贵如赵壁”、“端州歙州无此色”。
5、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
6、他的咏洮州八景诗,也写得不落窠臼,别有深意。
7、《重修洮州莲花山记》载道:“考之仙史,古之崆峒有五,东崆峒在苏州,西崆峒在临洮(今莲花山),南崆峒在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北崆峒在平凉,中崆峒在临汝(今河南省临汝县)。
8、《洮州停表》亦记载:喇嘛崖“距城九十里,路经千折陡险。
9、庚子,论复洮州功,种谊等迁秩、赐银绢有差。
10、其他族种,如西宁十三族、岷州十八族、洮州十八族之属,大者数千人,少者数百,亦许岁一奉贡,优以宴赉。
11、金大定十四年起(南宋淳熙二二年、西夏乾硝五年、公元1175年),洮州地盘分别为金、西夏及洮州番部十八族所有。作品有《高逸图》、《四皓围棋图》、《番部博易图》、《草堂图》、《王波利图》、《高士图》、《三教图》等。
12、唐玄宗时代,有个叫牛仙客的,初为县小吏,当过陇西营田使,迁洮州司马、河西节度使,曾驻军过临洮,后来做到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爵,封陇西县公。
13、崇祯十一年,李自成屡为官军击败,自洮州轶出番地。
14、寇边,百姓失业,乃于洮州置总管府以镇遏之。
15、古有洮州无名氏《洮水流珠论》记载:“嗟夫,天下九江一河,五湖四海,溯流寻源,究而外由名峰百二,支山三千,分派而出,汇归而流,则水源木本诚非无自矣。
16、于古时洮州,故名“洮河石砚”,简称“洮砚”。
17、始祖晟公,字良器,唐时洮州临潭人。
18、道光2年(公元1822年)6月29日,先父弃养,是年王宪24岁,经理丧事完毕,赴陕闱乡试,以哀毁遇疾,未得入场,回里后,九斋师署洮州司马,仍延入署内课读,3年九斋师调敦煌令,复随出关;4年自敦煌归里应试,举优,行廪生,学使张大宗师翰山夫子,岁、科两试均取一等第1名,考取乙酉科拔贡,5年(公元1825年),,王宪27岁,赴陕西会考,乙酉科乡试荐卷;6年恭应朝考一等第2名,复试二等第2名,以知县试用河南,于是年8月29日到省;8年6月,代理灵宝县事,11月奉檄署理巩县印务;9年3月,卸巩县事回故里,返省后派开封谳局审案;10年7月,补汝阳县知县,12年夏,大雨成灾,秋禾被淹,地方荒歉,劝捐万余缗,以振贫民,开仓平祟,民赖以安;15年,卸汝阳任,正月到鹿邑县任事,邑有巨匪“纪三王”,招匪养奸,为盗贼窝,居民被害之家不计其数,王宪出其不意,将该犯掩捕获案,重治其罪,盗风稍息;16年2月,著以知州用,4月回鹿邑任,18年补郑州知州,州治为沿河冲途,地亩多盐碱不毛,而钱漕照常完纳,频年追呼,百姓不堪累,绅民赴京呈诉,发交本省,王宪到任后,亲自查勘,奏豁盐碱地亩丁银900余石,民困得以稍苏;19年,是年三汛安澜,王宪以协防出力,蒙河部堂粟保奏,奉旨“以同治隶州用”;20年6月,奏补祥河同知,去日州人竖德政碑;21年6月伏汛,南岸祥、工二堡决口,祥河以下俱成干河,黄流绕省城南趋,王宪奉调守护省城;22年3月,因守护省城出力,蒙鄂大中丞保奏,奉旨赏加知府衔;23年至25年,因太夫人、大夫人先后逝世,在家丁忧;26年9月,服阕起复,奉旨“仍发原省,以同知用”;28年2月,奉委署理下南同知印务,尤为出力,蒙河部堂钟保奏,奉旨“不论班次,遇缺即补”;29年,因防汛出力,蒙河部堂颜保奏,“遇缺先补用”;30年7月,委署中河通判印务,10月卸事。
19、难怪古人称之为“洮州石贵如赵壁”、“端州歙州无此色”。
20、洮州军民卫:元为洮州直隶州,属吐蕃宣慰司。
21、其子华尔丹旺秀,于永乐三年(1405)承袭父职,带僧100名来洮州卫地阳坡庄,建修马闹寺,以叠番案内保奏,赏加禅师衔,升世袭僧纲兼管百户,分守暗隘中马。
22、相传古代文人有为洮砚而谋官洮州者。
23、元初归宣政院辖,属吐蕃宣慰司统领,置洮州,下领可当县(今临潭县新城)。
24、其间,奉陕西总督、兰州抚院、洮州衙檄文,发三十三族番民。
25、历史上,卓尼属洮州管辖,洮砚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