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愤:zhōngfè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忠义愤激。《魏书·刁冲传》:“冲乃抗表极言其事。辞旨恳直,文义忠愤。”宋李如箎《东园丛说·书说》:“唐杜工部更天寳之乱,作诗独出忠愤,措意甚深,而用事不苟。”明杨慎《岁享旌忠庙碑记》:“以身殉城,以死勤事,忠愤之气,凛然千载。”章炳麟《杂感》诗之一:“羣公辛苦怀忠愤,尚忆‘扬州十日’不?”
1、词:“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
2、而吕建福却如此不同,他不是对特权横行漠然视之,而是“忠愤气填膺”,怒向“刀丛”觅正义。
3、“忠愤”也正是这部诗文总集的主要指导思想和编选标准。
4、后人有诗叹曰:“一日抒忠愤,千秋仰义名。
5、史称:“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6、出处:清?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铭》:“人怀忠愤,如报私仇,千磨百折,有进无休。
7、这首词看似超脱、“安分”,实则于啸傲烟水中深寓忠愤抑郁之气,内心是极不平静,极不安分的。
8、(陶翁之志非它,忠愤而已。
9、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10、禁军左指挥使郑立亦拳勇忠愤,共激士卒,昼夜备御不少怠。
11、国变之后,寂寞一楼,足不履地,其忠愤不减文山,第不遭柴市之惨耳。
12、这首词悲慨沉郁,感情深厚,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13、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出处《明史?王恕马文升刘大夏传赞》:“绸缪庶务,数进谠言,迹其居心行已,磊落光明,刚言鲠亮,有古大臣节概。
14、忠愤”也正是这部诗文总集的主要指导思想和编选标准。
15、满眼干戈满眼泪,满腔忠愤满腔愁。
16、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
17、辛词怀古伤今,自抒其满怀忠愤。
18、卓人月《词统》云:“忠愤之气,拂拂指端。
19、是以在廷文武及宿卫军士忠愤激发,不暇顾忌,捶死三人。
20、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
21、他读完奏章说:“臣忠愤所激,鼎镌不避,何辞于谪。
22、其《南昌行》亦足以发其忠愤激烈之思。其诗多为忧国忧民、满怀忠愤爱国感情。
23、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24、追惟庶人,所为无状,几倾宗庙,赖相国、太宰至忠愤发,潜谋俱断,奉赞圣意,以成神武。
25、罗贯中:“一日抒忠愤,千秋仰义名。
26、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27、等江西士人“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如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28、况祭侄文尤为忠愤所激发。
29、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30、石文进善于用兵,常激励士卒,要他们“平时谐练军法,战时抱持忠愤,有此,战无不克”。
31、当然也有批评家反对这种一偏之见,说“忠愤”的诗才是陆游集里的骨干和主脑,那些流连光景的“和粹”的诗只算次要。《青楼集?序》载:“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弄风月,流连光景。
32、况慈圣中兴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祗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所无。
33、伐蔡,尔在行间,致命奋身,挑战当寇,忠愤所感,卒获生命。
34、语气平和,但忠愤抑郁之气仍勃勃于言意之表。
35、《明史》传赞,说他“忠愤激发,视乃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确实如此,并非过誉。
36、《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天下忠愤之气日以沮丧,中原来苏之望日以衰息。
37、义烈庙会年年有,今年庙会胜往年。崔公忠愤义烈,形于清辞。
38、传》:“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於人,卒以此得祸。
39、不胜忠愤恳切之至。
40、建文武将投降成风,而建文文臣的抗节不屈则是史不绝书的,而且其间可歌可泣的事迹和人物至于后世仍然传颂不已,史称:“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天资聪明,敏而好学,能闻一而知十,不迁怒于人,从不犯两次相同的过失,他过著贫苦的生活,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别人必定感觉很忧愁,他却甘之若饴,毫不改变安贫乐道,怡然自乐的态度。
41、值岛夷入寇,东南乡邑屡遭惨毒,虽无职守之寄,而忠愤感激,誓不与生。
42、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
43、考光本传,光值国步阽危之时,忠愤激发,所措置悉有成绪。
44、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
45、下片换头仍从登眺着笔,由然犀触景生情,激发英雄豪志,继而叹惜流年,英雄失志,将一腔忠愤化为诗酒怒狂,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南宋一代爱国志士共有的“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诗句》的英雄憾恨。
46、卷五云:“徽宗此行,谢克家作《忆君王》词”,“忠愤郁勃,使人出涕”。
47、抑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耶?
48、在这里,可以体会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而那“有血都成泪”、“冤愤刻肝脾”,也正是作者有志难展、报国无门的忠愤。
49、这种“忠愤”正是爱国主义在甲午战争时期的具体表现。岳飞被害后,韩世忠愤然辞官,与梁红玉归隐杭州西湖。
50、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
51、旁座见霁云忠愤,也为泣下。
52、乃树“忠愤”帜,誓复仇,贼惧,退屯八十里。
53、史载因“忠愤不舒,壮志未酬,尸体竟逆流而上”。
54、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55、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56、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57、忠愤激烈,指陈当时之事无所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