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zhìliángzh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致良知」是王阳明所提出的最重要学说。据阳明弟子钱绪山说:阳明之教有三变,居贵阳时,首倡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生静坐,江右以来,才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生言下有悟。阳明并说:教学生静坐,久了学生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的毛病。所以近来只指明致良知的工夫。学生真见得良知本体明澈,是是非非莫非天理,不论有事无事、精察克治,都归并一路,才是格物致知实际工夫,不落一边。因为良知原不分动静,致良知比静坐工夫较为无弊(见〔王文成公全书·刻文录叙说〕)。 「良知」一词首见于〔孟子〕。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阳明致良知说,可溯源于此。把人天生的道德理性(仁、义),扩充出去,实现于天下(达之天下),就是致良知。 阳明进一步把良知视为本体,而致良知是恢复心之本体。所谓「致」,是精察体认良知,自然能坚信奉行良知,而恢复良知莹彻的本体。 阳明说:「圣人之学,心学也。」又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以及「良知者,心之本体」。因此,他说的心也称为良知,良知即为其心学的基础,故又说:「吾将以斯道为网,良知为纲。」并用「致良知」三字来代表他的学说主旨,他说:「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阳明认为良知乃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世之变。」良知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自能判别是非,进行「好是、恶非」的选择。同时,良知为人人所固有而圣愚皆同的,故言:「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又说:「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再者,良知即为人的至善本性,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阳明说:「缘天地之间,原只有此性,只有此理,只有此良知,只有此一件事耳。」但当人性的发动有所偏执时,就是私欲蒙蔽了良知、天理,圣人与常人的差别,就在于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所谓致良知就是「胜私复理」,即克除私欲对良知的蒙蔽,以恢复内心之天理,他说:「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而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良知。」可见,致良知也就是充分彻底地发挥人心判别是非、昭明天理的灵觉,进而达到「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离」的圣人境界。 致良知的工夫是渐进的,良知愈思愈精,工夫愈久愈觉不同。良知虽本体如一,无所增损,但良知所知的范围则渐次扩充。今天良知所知如此,只随今天所知扩充到底,明天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天所知扩充到底。 心的本体,自然知道是非,即是良知,此是「心即理」。将此良知用在事事物物上,为善去恶,而无私欲蔽隔,良知所知就能行于事物,即知即行,此是「知行合一」。圣人之学;悉在于此。 良知即天理,在此心上去人欲、存天理,就是致良知。知行本体即是良知,即知即行,致知必在行,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致良知是在良知上用为善去恶的工夫,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合于理。--作者:王开府
1、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2、隆庆初年(约1567)辞官回乡,于县城北郊建东溪书院讲学,阐发王阳明致良知学说,订学习制度,每月朔、望大会诸友质疑辨难,各求有得。
3、《寄邹谦之书》:“随处体认天理之说,大约未尝不是,只要根究下落,即未免捕风捉影,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4、认为良知一点虚明,便是作圣之机,时时保住此一点虚明,不为旦昼梏亡,便是致知,而不注重“致良知”的功夫;强调自由自在的处世态度。
5、他认为教育的起点不是程朱学派提出的博学,而是“致良知”。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
6、如何“致良知”?
7、儒学“内圣”学说以孟子的“仁义礼智”四端说贯穿始终;以《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修学次序;以王阳明心学“格心之物”和“致良知”为修学根本。
8、在这一“致良知”的过程中,王守仁强调认识主体生命意志和情感投入。
9、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10、同时,也表现在“致良知”是主体澄静体悟的情感心灵活动。
11、王阳明于此阐述“致良知”之学,并撰《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12、其弟子因对其致良知的理解不同而分成若干支派。
13、一说,他慨叹道:”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
14、王阳明随后修正了修炼方法,于是悟到了“致良知”的境界。
15、一百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16、他还消解了致良知作为道德实践系统的开展维度,从而体现了对王阳明学说的过度与片面的诠释。
17、黄认为王学中“致良知”的“致”,就是“行”,两者别无二致。
18、致良知”也成了他思想与行动的力量源泉。
19、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
20、阳明学派以致良知为学术宗旨。
21、致良知说在现代社会仍有重要价值。
22、他认为教育的起点不是程朱学派提出的博学,而是“致良知”。
23、《致良知论??王阳明去恶思想研究》(专著),2007年。
24、在南昌深居反省,得出“致良知”的体会。
25、后来王守仁据以提出“致良知”说,作为道德的修养方法。
26、阳明学的真精神在阳明,而阳明根本精神在“致良知”。
27、了人格精神的伟大,成了“致良知”的主体后天努力的内在要求。
28、阳明“致良知”之说,固是直指,然《大学》须还他《大学》。
29、王阳明致良知的认识论及其成圣主张
30、龙溪将调息与致良知相结合,更从一念超脱处体悟灵明的超生死。
31、钱德洪为师,墨守“致良知”说。
32、南中三载,始觉有得,而才气过高,遽为致良知之说,自树一帜,是后毕生鞅掌军旅之中,虽到处讲学,然终属聪明用事,而少时之熟处难忘,亦不免逗漏出来,是则阳明之定论也。
33、这期间,他父亲曾赠给他一方精心雕制的“致良知”砚以鼓励。
34、故“必也,以致良知明本体,以主敬穷理、存养省察为工夫。
35、一百八当然,王学不是孟学的重复,孟子不谈知行关系,而守仁倡知行合一;孟子言良知,守仁主致良知;孟子的良知说归于存心养性,而守仁的致良知则在明体达用,如此等等。
36、著《传习录疑》1卷、《致良知说》1卷、《惜阴录》12卷。
37、他服膺王守仁的“致良知”说,并以此重新解释《大学》“格物致知”的义旨。
38、尝语人曰:‘致良知者,慎独也。
39、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40、守仁以致良知为宗,若水以随处体验天理为宗。进士唐愈贤从游,得闻致良知之学,士人兴起。
41、第二部分:王阳明认识论思想的内容——“致良知”,包括认识的来源和标准、主客体关系、认识过程、认识与实践。
42、即便不是宗教,而仅仅是走王阳明的“下倾路线”,也是需要“致良知”,不仅要读经,还要履践。
43、并反对拘泥于经书文字,如果这样做,反为经典束缚了致良知。“致良知”的教育过程,便是教人直接做去人欲存天理的功夫。
44、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
45、又认为循“天理”,去“习气所蔽”即“致良知”。
46、因此,他在继承了孟子的“尽心知性”和王守仁的“致良知”的心性思想上,又进一步阐发了他的心性理论。
47、道德修养就是“致良知”。
48、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
49、王阳明(名守仁,余姚人,创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出兵讨伐。
50、要之,致良知固可入圣,然切莫打破敬字。
51、其方法主要通过“致良知”,按照自己内在的本心(本性)去做。
52、与王守仁的“致良知”合二为一。
53、的“致良知”,他说:“致良知虽是直截,终不赅括,不如穷理稳当。
54、鹿久徵欣喜地看到善继的进步,进而申论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以谆谆指导善继,强调“致良知”须加“问学”功夫:“看善继所言并其文字,道理上俱见其大头脑处有曾点、漆雕开,已见大意,意思扩充得去,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眼前功名无论也。
55、王主讲“致良知”。
56、言致良知,正指此。
57、虽然商人终日从事买卖之事,但只要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即问心无愧,也不妨碍他成为圣人贤达。
58、这期间,他的主要精力是,聚生徒究性命之文,致良知之学。
59、其哲学思想贯通综合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与王心斋“格物之学”,提出“诚意修身说”;
60、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61、明?来瞿唐先生曰:”近日讲致良知,意此学在于静坐也,乃静坐绝妄想。
62、王学的内在结构是良知和致良知经由知行合一而构成的。
63、山阴王畿《明在庵王公墓表》称玑“平生惟讲学一事,以忠信为本,致良知为的,圣贤可期”。
64、若概云致良知,不加问学功夫,将至于臆见为良知,其去道也远矣。
65、如此,则致良知三字著在何处?
66、《大学》之三纲领八条目最终归于致良知。
67、卷下收录的王守仁讲学语录主要是讨论“良知”与“致良知”的。
68、致良知,龙场悟道;施善举,弘福梵音。
69、如果没有“良知”与“致良知”则外部世界就没有意义。
70、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是自孟子以来性善论发展的成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