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使:xuān sh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宣抚使的省称。 唐玄宗 时始置。派朝臣巡视灾害地区,亦称宣慰安抚使。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当今赋出於天下, 江 南居十九,宣使之所察, 歙 为富州。” 唐 元稹 《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是岁,前逋负尽入焉,宣使骇异之。”2. 宫中专司宣召的内监。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五十:“圣人正在宫中饮,宣使池头旋折花。” 明 刘基 《有感》诗:“紫薇门下逢宣使,新向 湖州 召画工。”
1、中、行省、六部、台、院的通事、译史、知印,其升进体例大略与令史同:宣使、奏差的出职品级要低一些。此外,在中行省台院、六部及宣慰、廉访诸司,还有专门负责传达记录政令的吏职,即“宣使”和“奏差”。
2、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称承宣使。
3、定置院使一十员,从一品;同知二员,正二品;副使二员,从二品;佥院二员,正三品;同佥三员,正四品;院判三员,正五品;参议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从五品;都事三员,从七品;照磨一员,管勾一员,并正八品;掾史十五人,蒙古必?赤二人,回回掾史二人,怯里马赤四人,知印二人,宣使十五人,典吏有差。
4、各府、直隶州隶属于承宣布政使司。以武宁军承宣使迁太尉。
5、《宋史?度宗纪》:“太中大夫全清夫儒科发身,恳陈换班,靖退可尚,特授清远军承宣使。
6、置知院六员,从一品;同知四员,正二品;副枢二员,从二品;佥院二员,正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参议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从五品;都事四员,正七品;承发兼照磨二员,正八品;架阁库管勾一员,正九品;同管勾一员,从九品;掾史二十四人,译史一十四人,通事三人,司印二人,宣使一十九人,铨写二人,蒙古书写二人,典吏一十七人,院医二人。
7、《元典章新集?兵部?整治站赤》:“今后宣使人等押运官物,经过站赤,果有妄行摭罗,殴打站官……随即申覆合干上司区处。
8、迁保信军承宣使、枢密副都承旨。
9、省宣使,作有《梧桐叶》、《梨花梦》两种,今存《梧桐叶》一种。
10、全称交?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授武节将军,武胜军承宣使。
11、降,除威武、奉宁军承宣使。
12、幸医承宣使王继先怙宠干法,富浮公室,子弟直延阁,居第僭拟,别业、外帑遍畿甸,数十年无敢摇之者,闻边警,亟辇重宝归吴兴为避敌计。
13、南宋进廷赠正任保康军承宣使。
14、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
15、之五十:“圣人正在宫中饮,宣使池头旋折花。
16、定置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六员,同知兼佐仪神御殿事二员,副使兼奉赞神御殿事二员,佥院兼祗承神御殿事二员,同佥兼肃治神御殿事二员,院判供应神御殿事二员,参议二员,经历二员,都事二员,管勾、照磨各一员,掾史二十人,译史四人,知印二人,怯里马赤二人,宣使一十五人,断事官四员,客省使大使、副使各二员。
17、为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诸军。
18、五年(994年),宦官昭宣使王继恩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后,特置此官,以示奖励。
19、以祖荫补右承奉郎,累迁武宁军承宣使。
20、时方与金盟,世忠罢兵,入为枢密使,诏进闵棣州防御使、殿前游奕军统制,历迁保宁军承宣使。
21、迁泰宁军节度观察留后,改承宣使。
22、五年,累迁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安远军承宣使,选锋统制。
23、父?,累官昭庆军承宣使,追封荣王。
24、广州博儒科技名下品牌网站包括:企业网站建设、域名空间注册、大学生平台、一课通学习网等。诏:太中大夫全清夫儒科发身,恳陈换班,靖退可尚,特授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仍奉朝请。
25、陈源除在京宫观,耶律适嘿除承宣使,陆安转遥郡,王成特补官,谢渊、李孝友赏转官,吴元充、夏永寿迁秩,皆论驳之,上并听纳。建炎初以勤王补官,从韩世忠败金兵于濠,累功迁秩,晚年弃官抱道武夷,筑小隐堂,与胡明仲(即胡寅)讲学讨论,时以诗酒自误,风晨月夕常吹铁笛,或慷慨舞剑,意气浩如也。
26、后在镇压河北起义军张迪中立功,恢复领承宣使,升任?延路马步军副总管。
27、武胜军承宣使,鄂州御前诸军统制。
28、正官札鲁忽赤四十二员,从一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七品;承发架阁库管勾一员,从八品;掾史十人,蒙古必?赤十三人,通事、知印各三人,宣使十人,蒙古书写一人,典吏三人,库子一人,医人一人,司狱二员。
29、加吕文福保康军承宣使,趣入卫。
30、乃矫制自拟承宣使、河北等路安抚制置使,余拟官有差,遍谕州县勤王。
31、辛亥,赠刘成清远军承宣使。
32、由扬州观察使进保宁承宣使。
33、徽宗政和(1111-1117)中,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十七阶为履正郎。绍兴四年,中子藓以灌事泣诉于朝,诏复履正大夫、忠正军承宣使。
34、历随州观察使、庆远军承宣使。
35、授武节将军,武胜军承宣使。
36、岳飞点兵台位于县城西5公里盆珠右溪河湾里,宋承宣使岳飞征剿彭友谅时,到盆珠立营扎寨,操练兵马,筑点兵台于此。
37、二是除案牍吏职以外,较高品级衙门的其他吏员,如通事、译史、知印、宣使、奏差等也可以直接出职。
38、兀术授显忠承宣使、知同州。
39、公生西边,长?陇蜀梁宋间,熟悉敌情至山川险易、兵马强弱如指掌,因上恢复之策于朝时,当轴者方主和议,虑公矛盾以事,降平海军承宣使,公居丹丘从容暇豫,与惨政钱公端礼贺,公允中两府曹公勋、郡守萧公振日为?酒之乐,徜徉于泉石间,无闲废色,时?壑朱公敦儒亦居是邦,?公每有胜致朱必以诗词纪之,如是者十馀年,会时宰物故,太上皇帝知公被黜非辜,召还,复宁国军节度使殿前司右军统制,?馀改选锋统制,殿帅杨和王存中奏太上曰:“以李显忠才气,岂宜处之偏裨。
40、死年二十二,赠安远军承宣使。
41、军承宣使,仍属从五品。
42、在此期间,李全官升领承宣使、保宁军节度使。
43、未几,改储政院,院使六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佥院二员,从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司议二员,从五品;长史二员,正六品;照磨二员,管勾二员,俱正八品;掾史一十二人,译史四人,回回掾史二人,通事、知印各二人,宣使十人,典吏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