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破玉:pīpòy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民间曲调名。流行于明代中叶以后。一般为九句五十一字。与《挂枝儿》相似,仅末尾二句重迭一次。万历年间刻本《大明春》所载《挂枝儿》即《劈破玉》。★民间曲调名。流行于明代中叶以后。一般为九句五十一字。与《挂枝儿》相似,仅末尾二句重叠一次。万历年间刻本《大明春》所载《挂枝儿》即《劈破玉》。
1、例如,玉娘唱的小曲,只能是"挂枝儿”"打枣竿”"劈破玉”之类,如唱"茉莉花”,岂非成了笑话?
2、其中尚有一些挂枝儿、银纽丝、寄生草、劈破玉等旧曲;有连说带唱的岭头调,类似北方岔曲;还有满江红、湖广调的绣荷包、绣汗巾。
3、〕、〔小桃红〕、〔满江红〕、〔劈破玉〕〕等。
4、早期的曲牌联套体曲种中,多采用一些旋律性强、格律严整的长短句体制的曲牌,甚至有不少结构繁复的长曲牌,如大调曲子的〔劈破玉〕、〔满江红〕、〔码头〕,单弦的〔黄鹂调〕、〔玉娥郎〕等。
5、其间俚曲《禳妒咒》,写江城故事,所用俗曲有〔山坡羊〕、〔皂罗袍〕、〔耍孩儿〕、〔黄莺儿〕、〔银纽丝〕、〔呀呀油〕、〔罗江怨〕、〔叠断桥〕、〔西调〕、〔闹五更〕、〔劈破玉〕、〔跌落金钱〕等。
6、1935年,李家瑞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撰写和发展了《打花鼓》、《说大鼓书的起源》、《劈破玉》等专题文章,并开始进行元明两代戏曲里的方言俗语的研究。
7、(开封)小曲,现有的曲牌名称如“坡下”、“打枣杆”、“银扭丝”、“叠断桥”、“劈破玉”等,皆属明、清流传于民间的小调曲牌。
8、有序曲(“蒜圪瘩)、正曲(“劈破玉”)、尾声(“打岔”)。
9、他们赞赏〔锁南枝〕、〔劈破玉〕一类俗曲,甚至认为是诗歌的典范。
10、〕、〔黄鹂调〕、〔满江红〕、〔劈破玉〕、〔背弓〕、〔叠落〕、〔寄生草〕、〔叠断桥〕、〔小桃红〕、〔起子〕、〔重楼〕、〔金纽丝〕、〔上小楼〕等。
11、〕、〔罗江怨〕,有来自鼓子曲的〔马头〕、〔青阳扇、〔潼关〕、〔小桃红〕、〔满江红〕、〔劈破玉〕〕等。
12、大牌子(大调)一般均在百板以上,主要有〔马头调〕、〔边关〕、〔黄鹂调〕、〔满江红〕、〔劈破玉〕、〔背弓〕、〔叠落〕、〔寄生草〕、〔叠断桥〕、〔小桃红〕、〔起子〕、〔重楼〕、〔金纽丝〕、〔上小楼〕等。如《词林一枝》选录了〔楚歌罗江怨〕55首;《摘锦奇音》中选录了〔罗江怨〕、〔急催玉〕、〔闹五更〕、〔劈破玉〕等多首;《大明春》中选录了〔挂枝儿〕、〔倒挂枝儿〕、〔叠叠锦〕等多首;《徽池雅调》中选录了〔劈破玉〕90首,都是供优童选唱的。
13、刘焕言:‘州郡岁贡士例,有宴设名曰《鹿鸣》,乞于斯时许用雅乐,易去倡优淫哇之声。《清商曲》起自晋、宋,盖里巷淫哇,初非文人所作,犹今之《劈破玉》、《银纽丝》耳。
14、由序曲(“蒜圪瘩)、正曲(“劈破玉”)、尾声(“打岔”)三部分组成,序曲和尾声固定不变,正曲部分则可以由唱者随意发挥,加以增减。
15、《清商曲》起自晋、宋,盖里巷淫哇,初非文人所作,犹今之《劈破玉》、《银纽丝》耳。
16、见于明代著录的小曲有:《驻云飞》、《傍妆台》、《山坡羊》、《劈破玉》、《粉红莲》、《银纽丝》等。
17、收入《张鞠田琴谱》中的,有根据花鼓、道情、《跌落》、《劈破玉》、《四大景》、《四美具》、《傍妆台》、以及昆曲《冥判》、《写本》等改编的琴曲。
18、有序曲(蒜圪瘩)、正曲(“劈破玉”)、尾声(“打岔”)。
19、《词小史》引畹香留梦室主《淞南梦影》卷二:“近日曲中竞尚小调,如《劈破玉》、《九连环》、《十送郎》、《四季相思》、《七十二心》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