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尾:bá wě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谓在文末署名。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古今公私印记》:“自古及近代,御府购求之家,藏蓄传授閲翫,其人至多,是以要明跋尾印记,乃是书画之本业耳。”《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 贞观 御书皆宰相署尾,臣位卑不足以辱,请与宰相联名跋尾。” 清 高士奇 《题卢徵君嵩山草堂图》诗:“ 弘农 好古愜真赏,跋尾小印蟠丝红。”2. 即跋文。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自古跋尾押署》:“ 贞观 中, 褚河南 等监掌装背,并有当时鉴识人押署、跋尾、官爵、姓名。” 宋 苏轼 《书诸公送周梓州诗后》:“ 正孺 有书来,欲刻诸公送行诗于石,求余为跋尾。”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 万历 初, 周公瑕 游 燕 中得摹本,知卷为 沉存中 家物,而跋尾书迹不逮,因为补録之。” 闻一多 《<山花诗>序》:“因此在诗集后,缀上这一首跋尾式的诗,表明他对于自己的作品的估价。”参见参见“跋文”。
1、出处: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诗:“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2、宋黄庭坚《锺离跋尾》:“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下笔不浏离,如禅家黏皮着骨语。
3、方东树《病榻罪言》、梅宗亮《与陆立夫书》、王拯《王刚节公家传跋尾》、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等文章,在当时有积极意义。”《文献通考?经籍十九》:“然其序全
4、《集古录跋尾》通篇笔势险劲,敦厚中见凌厉,字体新丽,神采秀发。
5、《诅楚文》所谓“暴虐不辜”,就是《墨子》所说“楚毒无罪”。后来,他作《真迹跋尾》,又倾向于《诅楚文》作于秦惠文王时代。
6、在他所写的《高元悔跋尾》中,把两人满腹牢愁、狂放不羁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二人)日饮无何,绝口不挂时事。
7、清姚鼐《<方坳堂会试朱卷>跋尾》:“余再读之,因忆昔者兀坐终晷,握管披卷,时欣时厌。
8、周必大吉州刻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首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总目》,以下依次为《居士集》五十卷,《外集》二十五卷,《易童子问》三卷,《外制集》三卷,《内制集》八卷,《表奏书启四六集》七卷,《奏议集》十八卷,《杂著述》十九卷,《集古录跋尾》十卷,《书简》十卷,后附录五卷。
9、出处: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右汉北岳碑,文字残灭尤甚,莫详其所载何事。
10、居恒不多作,偶有吟咏,或品赏古器,志趣精奥,可当金石文跋尾读;或宦辙所经,题咏遗迹,训诫属吏,思古之情,剀切之意,形于辞旨;或退居林下,兄弟朋旧,觞咏园亭,乐在其中矣。
11、夏敬观说:“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夏评《小山词?跋尾》),于此词可见一斑。
12、著作有《金石学续录》、《竹人录续》、《王寅消夏记》、《武梁祠画像补考》、《龙门山古验方校证》、《松窗金石文跋尾》、《香篆楼脞录》、《角茶轩金石谈》、《弄玉丛话》、《松斋书画编年录》、《散氏盘文集释》、《云?山郑氏摩?考》、《审定故宫金石书画日记》、《石师录》、《续古玉图考》、《元破临安所得书画目校证》、《汉刻甄微》、《学隶浅说》等近二十种,皆为有价值之著述,惜多未及刊布。
13、《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14、出处: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15、著磊?金石跋尾、集书汉碑范。
16、明宋濂《刘参军黄牒跋尾》:“出此於破坏之馀,潢饰以成卷轴。
17、《元史?舆服志二》:“三角兽旗,赤质,赤火焰脚,绘兽,其首类白泽,绿发,三角,青质,白腹,跋尾绿色。
18、少林寺过去数百年来,修习易筋经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无所得,於是众僧以为此经并无灵效,当日为阿朱偷盗了去,寺中众高僧虽然恚怒,却也不当一件大事。夫妇二人穷年累月,苦心搜访,摹拓传写,全力以赴,积二十年之功,收集到三代以来古器物铭及汉唐石刻凡二千卷,为之考订年月,辨伪纠谬,撰写了跋尾五百零二篇,辑为《金石录》。
19、宋黄庭坚《锺离跋尾》:“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下笔不浏离,如禅家黏皮带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