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jī fǔ 基本解释:[capital city and its environs;royal capital and surrounding districts] 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详细解释:京都附近的地方。畿,京畿;辅,三辅。《南齐书·王融传》:“若来之以文德,赐之以副书, 汉 家轨仪,重临畿辅,司隶传节,復入 关 河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彗星》:“戚畹嬖倖,遍居畿辅,借应奉之名,肆诛剥之虐。”《明史·英宗前纪》:“﹝ 正统 元年正月﹞庚寅,发禁军三万人屯田畿辅。”★◎ 畿辅 jīfǔ[capital city and its environs;royal capital and surrounding districts] 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国都附近的地方。《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汉家轨仪,重临畿辅。」《明史.卷一○.英宗前本纪》:「庚寅,发禁军三万人,屯田畿辅。」也称为「畿甸」。
1、《书信二通》其一:“一请明降谕旨,饬直隶总督转令各将士从速剿匪,免使糜烂不堪,从来安内乃可攘外,势必肃清畿辅,始固人心。
2、会顺天府尹卫既齐巡畿辅,还奏民心皇皇,恐陇其远谪,遂得免。
3、同治二年,有大臣提出应在直隶练兵,以加强畿辅防务,清廷命刘长佑“通盘筹划”。
4、但当薛畿辅处长于一九七三年六月面对葛柏,并提出葛柏秘密财产的证据时,葛柏晕倒了。
5、畿辅解严,晋号达桑阿巴图鲁。
6、经黄彭年和畿辅通志局编修恢复原稿,光绪七年(1881年)刊行。
7、道光十二年,畿辅灾,广东副贡生潘仕成捐赀助赈,赐举人。
8、据《畿辅通志》引《肃宁县采访册》记载:“县治东南十里,有武垣郡城。
9、其中,保定市作为畿辅节点城市,利用地缘优势,谋划建设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
10、直隶畿辅号称难治之地,曹瑾署饶阳时,值此连年旱灾,饿莩载道,他上表朝廷,请帑赈饥。
11、调集所部在天津附近铁道一带地方,扼要驻扎,如有外兵阑入畿辅,惟该提督是问。
12、另一方面,指挥结构方面也在改变中,在六十年代初期加入警队为见习督察的年青人正在晋升到高级的职级。他们很多是华人,他们的工作发展和前途自薛畿辅时代以来已在不断地改善中,正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13、畿辅奸民,每藉投充旗下,横行?法。
14、1895年2月随聂士成入关,防卫畿辅。
15、数言:“国家当慎固根本,畿辅宿兵常盈四十万,羡则出补更戍,祖宗初谋也,不苟轻改。
16、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京师是日,不但游人塞途,而四方全真道人,不期而集者不下数万。
17、《畿辅志》:唐山县西北十里,一名孔冈,相传孔子停车处。
18、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曰:梁清标雍容闲雅,宏奖风流,一时贤士大夫皆游其门。
19、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古榆关》:“山海关外控辽阳,内护畿辅,防扼海泊倭番,验放高丽女直进贡诸夷,盖东北重镇。
20、明方孝孺《送伴读朱君之庆府序》:“高皇帝以雄才神?,戡定万方。准塔绥徕畿辅,戡定江、淮;伊尔德横海杀敌,破鲁王馀众,功与相并。
21、次年,遂侨居神烈山下(55),遍游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56)之胜。
22、逾年始殄贼,先后擒首逆林凤祥、李开芳伏诛,畿辅肃清。
23、尝同挚友梅成栋佐直隶大名知府陶梁(1772-1857)纂《国朝畿辅诗传》六十卷;陶梁后采崔旭、梅成栋二人诗合刊为《燕南二俊诗钞》二卷,并序云:“晓林之诗,淳古淡泊,味之弥永,譬之精金百炼,宝光内含;树君(梅成栋)诗雄古超迈,力绝恒溪,而真挚之性时流于楮墨之间,可谓燕南之二俊也。
24、炎武“遍游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之盛”(《神道表》),山川依然而人事全非,颇有不胜今昔之感。
25、明沉德符《野获编?畿辅?京师名实相违》:“间有苛察者,欲自为政,则故举疑似难明之案,引久远不行之例,使其耳目瞀乱,精彩凋疲,必至取上谴责而后已。
26、久官畿辅,吏事精敏,不废啸歌。
27、妇女、妓女、畿辅、外郡、风俗、技艺、评论、著述、词曲、玩具、谐谑、嗤鄙、释道、神仙、果报、征梦、鬼怪、礻几祥、叛贼、土司、外国。
28、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天门日射黄金?,春殿晴曛赤羽旗。天津为畿辅左掖,大沽等海口直达外洋,从前曾建设水师驻防,后经裁撤。
29、时畿辅酒禁甚严,罹法者众。
30、全书六卷,分别对赈贷、蠲免、徭役、科举、吏治考核、地丁、耗羡、漕粮、漕运、屯田、劝垦、官仓、社仓、义仓、圈地、铸钱、矿政、盐法、引课、税政、市舶、畿辅营田水利等等,均有所论列。
31、张怀奇《颐和园词》:“赤眉米贼倾畿辅,碧眼胡儿入禁城。
32、同治五年(1866年),捻军向北进攻,震动畿辅,郑魁士再度应诏出山,赴直隶东路协剿。
33、而未逃亡的奴隶和投充者在编庄内形同牛马,没有生产积极性,畿辅地区的社会生产也因此受到影响。
34、那年,他转入北京大学,课余,担任了刚刚成立的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及北京汇文中学、畿辅中学、四存中学等数校教席,教授文学、英语、美术等课程。
35、时天国覆亡久,东捻亦亡,远才等既丧复国望,复以年齿渐长,暮气日增,惰于博战,日惟避兵趋利,抄掠给食,以延旦夕之苟延而已,清以西捻近畿辅,兼诸省兵戈渐息,萃举国精锐,四集兜剿,西捻屡战不利,皆有散心,戊辰二月廿三日,战淮军提督郭松林、杨鼎勋、刘松山及豫军总兵宋庆等于直隶饶阳,大败,淮王仅以身免,清吏以阵亡报捷;六月,至山东境,兵势益蹙,十二日,至济阳之高桥,与清侍卫陈国瑞猝遇,不战而奔东南,国瑞乘胜逐北,次日,至齐东仁和镇,淮王将麾下八百余骑下马乞降,跪伏泣求,请贷一命,清吏以远才粤西旧人,不敢遽受,囚系之,表请处分,死耶生耶,史籍失载,不可详考也。
36、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宫门不避讳》:“今上皇贵妃郑氏所居宫,名曰翊坤宫,上一字即今上御名,何以银榜高悬。
37、调聂士成部入关防卫畿辅。
38、滦水自无波,澄清在畿辅。
39、慈禧太后闻讯命荣禄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拱卫畿辅。
40、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四海承平日久,辇下繁富百倍,外方灯市之盛,日新月异,诸司堂属,俱放假遨游,省署为空。
41、畿辅即今资善政,宝刀应许借良筹。
42、薛畿辅处长于听取这件事的报告时,大吃一惊;一名总警司如何积聚了这么多的金钱?
43、曾在非洲长时间服务的薛畿辅处长,为人绝不优柔寡断,虽然反对将高级警长的权力削弱的声音相当大,还是下了决心去进行改革。
44、〔44〕与此同时,户部尚书李敏在大同开始实行纳粮折钯,他认为“山东、河南转饷至者,道远耗费,乃合计岁支外,悉令输银”〔45〕,“并请畿辅、山西、陕西州县岁输粮各边者,每粮一石征银一两,以十九输边,依时值折军饷”,〔46〕因此从李敏始,“北方二税皆折银”。
45、叶志超被褫职逮问后,所部归聂士成统领,曾于虎耳山、摩天岭(大高岭)等地力抗日军,并坚守摩天岭,直至1895年2月,聂士成率部入关守卫畿辅,还驻芦台。
46、十一年,同诸大臣分赈畿辅,赐敕印以行。
47、今日大计,以卫畿辅固根本为先。
48、《畿辅通志》为清代官修省级地方志。
49、崇祯九年秋,从张凤翼军畿辅,有功,进副总兵。
50、……枕山带河,重关复镇,递为应援,以翼蔽畿辅。
51、清代共修有三部《畿辅通志》。
52、配李氏,子兰芳,清附生能读父书,孙四:多闻、多助、多益、多福,所著有《畿辅水利》四卷,绘图疏解于直隶河道甚详,余与先生为归姻,知之久,今者援笔表墓,不禁叹老成典型之已渺也。
53、【示例】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太祖开基创业,平定天下,四十余年,礼乐政令,都已备具。
54、疏陈时政六事:曰保护圣躬以崇帝学;曰绥辑民心以清盗源;曰重守令以固民心;曰开制科以收人才;曰速剿山东、河南贼匪,严防山西、陕西要隘,以卫畿辅;曰敦崇节俭以培元气。
55、三路合击,景诗遁走,畿辅解严。
56、畿辅严疆有驻师,七台棋布自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