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jì sò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梵语“偈佗”的又称。即佛经中的唱颂词。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亦多指释家隽永的诗作。《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凡覲国王,必有赞德,经中偈颂,皆其式也。” 宋 苏辙 《全禅师塔铭序》:“自是言语偈颂,发如涌泉,不学而得。”
1、园中“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鸳鸯厅” ,而后面面山的哪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摘要《坛经》三十六对法,不仅直接影响了偈颂等禅诗诗理的形成,同时也影响了唐代的文人诗,使禅学意味浓厚的禅意诗大量涌现,并被王维等人引入山水诗的创作中,开拓了诗的意境与艺术技巧。
2、智度平时说法偈颂,不许听者记录。
3、龙女赞佛的偈颂,说明了本地风光的久远,消除了众生的功高我慢。
4、卷下收偈颂、山居诗、题跋、临终遗诫、辞世偈。
5、佛经偈颂给中国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大大促进了诗歌语言的通俗化转向。
6、又,卷末亦引龙树所撰偈颂数首。
7、高僧硕德入灭入际,往往都为后人写下遗诫偈颂,或简称遗偈。
8、其风格则从偈颂昧、奇崛怪诞、清幽冷峭三方面来论述。
9、卷八收录偈颂、箴铭。
10、《孔子项托相问书》,以及属于宗教文学的“押座文”和一部分“佛赞”、“偈颂”等。
11、集录虚堂智愚的法语、偈颂、诗文。
12、十一年,隐元密付偈颂、拂子。
13、下面是觉林菩萨赞佛偈颂的浅释。
14、应弟子文英以下之提请,我已经手书了在金刚经结尾的闻名偈颂。
15、卷四:赞佛祖、偈颂、小佛事、行状、祭文、跋。
16、集录其示众、颂古、偈颂、杂咏等。
17、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
18、读彻已知寿数将尽,乃作《遗诫》诗十首示后人,闰五月二十二日,读彻作《辞世偈》曰:“我不修福,不生天上;我不造罪,不堕地下。上卷为对机三二○则、十二时歌、偈颂,中卷为室中语要一八五则、垂示代语二九○则,下卷为勘辨一六五则、游方遗录三十一则、遗表、遗诫、行录、请疏。
19、《异出经》内容大意略同于《瑞应经》,然无偈颂。
20、辑录开堂晋院拈香法语、上堂、小参、垂示、偈颂、遗诫等,并于卷首、卷末附录序、疏等文。
21、这部论是偈颂体,全论有六十九颂半,除第一颂礼敬三宝发心造论,和最后一颂述造论情形外,其余六十七颂半正说明从因至果的修行过程。
22、收上堂、示众、小参、拈古、颂古、行实、机缘、问答、垂问、佛祖赞、自赞、法语、书问、偈颂、疏引、序跋、箴铭、佛事等。
23、其中以《宏智颂古》(尔后元?万松行秀增加示众、着语、评唱,改名《从容录》行世)、偈颂及箴铭的别行本《宏智禅师偈颂断璧》、小参的别行本《天童小参录》最为著名。
24、摘要《坛经》三十六对法,不仅直接影响了偈颂等禅诗诗理的形成,同时也影响了唐代的文人诗,使禅学意味浓厚的禅意诗大量涌现,并被王维等人引入山水诗的创作中,开拓了诗的意境与艺术技巧。
25、而用以解释偈颂的因缘故事,则与晋?法炬、法立共译的《法句譬喻经》相符,惟前者所举较后者为广。清定法师来寺后,以“提振道风培植僧才,重辉祖庭”为自任,率领全寺僧众,自筹资金,起衰振敝,重燃法炬。
26、静态法包括熔锥法、增竭法和浸演法。芝公每上堂演法,必先唱出一首偈颂。
27、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
28、以偈颂赞叹普贤菩萨十大愿。
29、卷下收录偈颂、赞佛祖、自赞、小佛事,及彦栽撰之行记、中峰明本等之跋。
30、然两书所收互有出入,收于一一八册者较为完备,内容系集录真净住筠州圣寿、洞山、金陵报宁、庐山归宗、宝峰禅院等处之语录、偈颂,并附录王安石之请疏、苏辙之序等;收于一二○册者则系请疏、云庵真净和尚行状、祭文、真赞、手帖、跋等,可视为前者之补遗。
31、又据《玉海》卷二八“祥符太宗御制御书目录”条载:太宗御集四十卷、目一卷,《朱邸集》十卷、目一卷,《至理动怀篇》一卷,《文明政化》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秘藏诠》三十卷,《禅枢要》三卷,《莲花心轮回文偈颂》二十五卷,《心轮图》一卷,《注金刚经疏宣演》六卷,《回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目二卷,《棋谱图》三卷,《琴谱》二卷,《九弦琴谱》二十五卷、《五弦阮谱》十七卷。
32、增一阿含经卷三(大二?五五七中):‘我声闻中第一比丘,(中略)能造偈颂叹如来德,所谓鹏耆舍比丘是。
33、编录上堂示众语、机缘问答、偈颂、规则、遗诫等,卷末附录雪峰真觉大师年谱、雪峰崇圣禅寺碑记文、雪峰禅寺二十四景诗,以及孙觉、方山慧真诸人之序、跋等。
34、名字出处:《古林清茂禅师拾遗偈颂?送久侍者再参天童和尚》:“……昔日登其堂,此行复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