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熙:fēng x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犹言年丰人和。 清 魏源 《道中杂言》诗之三:“恭惟三纪前,九宇殊丰熙。”
1、她为齐兴生了后成为11代藩主的齐彬、过继到备前冈山藩成为7代藩主的池田齐敏和嫁给土作藩13代藩主山内丰熙的祝姬。
2、孩子包括11代藩主的齐彬、过继到备前冈山藩成为7代藩主的池田齐敏和嫁给土作藩13代藩主山内丰熙的祝姬。
3、丰熙偕礼部官员多次力争,并与众文臣俱伏左顺门哭谏,皇帝大怒,将其下诏狱,后又遣至福建镇海卫,达十三年之久,最后死在戍所。
4、从五代到清道光年末,不少名人如宋代朱熹,明代丰熙、林达等,都在此留下题刻,行、楷、草、篆诸体皆备,琳琅满目。
5、第三是四明本,为浙江丰熙(道生)所藏的明拓本,后归宁波天一阁范氏所藏,但残字又增,在清代曾被端方收藏过,也作过藏记,现也藏于故宫博物院。
6、唐代许?,明代理学家蔡烈、丰熙、周瑛、林达、林魁、古文学家王慎中,清代杨道泰、马负书等历代名人均有留迹于此。
7、对此,刚愎自用的朱厚?非常生气,他一意孤行,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升庵“又谐学士丰熙等疏谏。
8、《日知录?丰熙伪尚书》:“轻侮道术,?以成俗。
9、安石行焉,遂致元丰熙宁棼棼如也,犹不如宇文泰焉。
10、其中年代最?寻偃月子至此”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天柱峰百丈峭壁上的“搔首”二字,每字二米见方,是云洞岩最大的石刻;丰熙的《鹤峰云洞游记》石刻,全文1100多字,概述云洞奇观,文章高古,书法遒劲。
11、唐代许,宋代理学家朱熹,明代榜眼丰熙、尚书陆完、布政使周瑛、按察使谢汝仪、衡州知府吴仕典、理学家蔡烈等,清代武状元马负书、会元陈常夏等都留有题刻。
12、丰熙(1468~1538)字原学,浙江鄞县人。
13、如宋代朱熹,明代丰熙,考功林达,方伯周瑛,尚书陆完,郡守张鹏,古文学家王慎中,会元陈常夏,状元马负书等,都在此留下题刻,行、楷、草、篆诸体皆备,琳琅满目。
14、还有丰熙的题刻“霞窝”、“仙梁”、“得朋”“风动”等处,和朱熹的“溪山第一”、“石室清隐”。
15、【出处】清?魏源《道中杂言》诗之三:“恭惟三纪前,九宇殊丰熙。
16、帝怒切责吏部尚书乔宇,一月后赏与学士丰熙等复上书,倡言诸疏留中,必改称孝宗为伯考矣。
17、其中丰熙的书法尤为奇丽,其墨迹多件被选入清代《三希堂帖》。
18、丰熙:丰庆的儿子,举为进士后任吏部主事的要职。
19、山中有两处巨型摩崖石刻,其一便是丰熙的《鹤峰云洞记》,详尽介绍了云洞胜迹。
20、浙江鄞县人丰熙,弘治已未进士及第第二人(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讲读学士。
21、最早的是五代时期的“许?寻偃月子至此”题刻,至今已1000余年;北宋绍熙元年,理学家朱熹出任漳州知府时,曾在此讲学并留下“溪山第一”、“石室清隐”等题刻;明代嘉靖年间,太儒蔡烈因在此研究《易经》并开坛讲学,人称“鹤峰先生”,仙逝后葬于山下,墓前建有“鹤丘”碑亭;还有明代的丰熙、周瑛、林达、林魁、姜麟、王慎中,清代的杨道泰、状元马负书、会元陈常夏、沈宗仁,以及近代的溥杰、弘一法师、单士元、赵朴初、杨成武等历代名人均留下了宝贵的题书刻字。
22、乃自授任以来,窃见群臣以议礼忤旨者,左迁则吏部侍郎何孟春一人,谪戍则学士丰熙等八人,杖毙则编修王思等十七人,以?中使逮问,则副使刘秉鉴,布政马卿,知府罗玉、查仲道等十人,以失仪就系,则御史叶奇、主事蔡乾等五人,以京朝官为所属讦奏下狱,则少卿乐?、御史任洛等四人。
23、明刻居多,较著名者有丰熙、周瑛、陆完、周宣、蔡文等人题诗或题刻;清乾隆漳州镇总兵马负书题刻有多处。
24、此本即四明本,以四明丰熙旧藏而得名。
25、嘉永元年山内丰熙急病身故,由其子山内丰?继任。
26、丰熙诗云:“片石千人屋,天工太泄机,海风吹不破,应待野云归。
27、据《明史》卷一百九十一记载,他是明世宗时翰林学士丰熙的儿子,浙江鄞(今宁波)人,字存礼,晚年更名道生。辛亥革命时,清代最末一任知县赖丰熙逃跑,顾忠宣被推举出任民政长,仅一天,即为复辟势力赶跑,时称“一夜县官”。
28、于是,皇帝命锦衣卫将翰林学士丰熙等8人逮入诏狱。
29、弘化3年3月7日,父亲丰著退隐,其兄长山内丰熙接任藩主。
30、许多书法独具风骨,如夫子朱熹,学士丰熙、考功林达,方伯周瑛,尚书陆完,郡守张鹏,古文学家王慎中,会元陈常夏,状元马负书等,都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云洞岩确实是一个可贵的碑林。
31、其中年代最早的是“许?寻偃月子至此”的题刻,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天柱峰百丈峭壁上的“搔首”二字,每字二米见方,是云洞岩最大的石刻;丰熙的《鹤峰云洞游记》石刻,全文1100多字,概述云洞奇观,文章高古,书法遒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