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过其实:yánguòqíshí基本解释:(1)[exaggerateoverstate;bemoreapparentthanreal]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马良传》(2)后亦指说话过分,不符合事实●详细解释:言辞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三国志·蜀志·马良传》:“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世多指说话夸张失实。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孝文帝》:“凡此十餘事,皆俗人所妄传,言过其实。”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巴蜀风物之盛,或者言过其实。”《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且住!説书的这话有些言过其实!”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一章:“他被梁大老汉言过其实的话吓唬住了。”★◎言过其实yánguò-qíshí(1)[exaggerateoverstate;bemoreapparentthanreal]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马良传》(2)后亦指说话过分,不符合事实★言辞虚妄夸大,与事实不符合。语本《管子.心术上》。【造句】他把情况说得如此严重,未免言过其实了吧!言过其实1.出处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2.故事三国时,蜀国参军马谡,与哥哥马良,都在刘备手下做官。马谡才气过人,爱好谈论军计,在诸葛亮的器重。但主公刘备总觉得马谡好高谈阔论,说话不踏实,临死前他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论夸张超过了实际才能,千万不能重用。」诸葛亮对刘备的告诫不以为然。公元228年,诸葛亮进攻魏国,马谡被任命为先锋,驻守要塞街亭。由于马谡独断专行,将军队驻紮在不利的地形,结果被魏军团团围住,蜀军惨败,丢失了要塞——街亭,伐魏一役宣告失败。按照军法,马谡被判死刑,当时年龄只有三十九岁。事后,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表,要求免去自己丞相职务,降级三等,以处罚自己没听从先主遗言,用人不当,造成蜀军失败的重大过失。3.用法指言词浮夸,超出他的实际能力;后指也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语本《管子.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指言辞虚妄夸大,与事实不相符。《三国演义.第九六回》:「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且住!说书的这话怕有些言过其实。」★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管子˙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指言辞虚妄夸大,与事实不相符。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且住!说书的这话怕有些言过其实。★0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你以为我言过其实,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言过其实。」★06.《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怎麽外官这们利害,咱们在京里看御史们的摺子,总觉言过其实,若像这样,还有天日吗?」★05.《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且住!说书的,这话怕有些言过其实。安公子虽然生得尊贵,不曾见过外面这些下流事情。」★04.《封神演义.第二四回》:「磻溪钓叟恐是虚名,大王未知真实,而以隆礼迎请,倘言过其实,不空费主公一片真诚,竟为愚夫所弄。」★03.《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其人性本虚飘,言过其实,巧于词色,善于言谈。许人钱如捉影捕风,骗人财如探囊取物。」★02.《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马良》:「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01.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正失》:「凡此十余事,皆俗人所妄传,言过其实,及傅会,或以为前皆非是,如刘向言。」(源)★释义指言辞虚妄夸大,与事实不相符。#语出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正失》。典源#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正失》1>成帝曰:「其治天下,孰与孝宣皇帝?」向曰:「中宗之世,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之时,亦以遭遇匈奴宾服,四夷和亲也。」上曰:「后世皆言文帝治天下几至太平,其德比周成王,此语何从生?」向对曰:「生于言事。文帝礼言事者,不伤其意,群臣无小大,至即便从容言,上止辇听之,其言可者称善,不可者喜笑而已。言事多褒之,后人见遗文,则以为然。世之毁誉,莫能得实,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或至以无为有。……」向以为如此。及世间言文帝小生于军中,长大祭代东门外,使者求得之,因立为代王,徵当即位,后期,日为之再中,集上书囊,以为前殿帷,常居明光宫听政,为薄太后持三年服,治天下,致升平,断狱三百人,粟一升一钱:凡此十余事,皆俗人所妄传,言过其实,及傅会2>,或以为前皆非是,如刘向言。(1)典故或见于《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马良》。(2)傅会:牵强、附会。〔参考资料〕《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马良》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緜竹成都令、越嶲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典故说明东汉应劭所着的《风俗通义》中的〈正失〉篇,开头即点出此篇是为了纠正历史上善恶谬误所写,所以立篇名为〈正失〉。在孝文帝这段中,指出刘向认为世俗流传汉文帝的许多事迹,大多是些夸大,与事实不相符的穿凿附会之说。只因文帝非常礼遇来上谏的大臣,所以大臣们对文帝多有褒奖。例如:文中列举十数件关于文帝的善行,都有溢美、牵强附会之嫌。后人看到这些褒扬的文章,就以为全是事实。世上的非议与称赞,有很多是名实不符,但会去求证的人不多,随声附和的人倒是不少。应劭在此对刘向的看法表示赞同。后来「言过其实」被用来指言辞虚妄夸大,与事实不相符。书证
1、二百三大家通常对自己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大书特书,夸夸其谈,言过其实,而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则往往是轻描淡写,避实就虚,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本人的实际工作情况。
2、不过后来知道,这小子还是打了埋伏,有些言过其实:窗户就不是他说的双层的,车位也不是免费的,呵呵。
3、你所说的似乎有点言过其实。
4、玛丽安的救命恩人(这是玛格丽特对威洛比言过其实的尊称),第二天一早即来登门问安。
5、第二,它日益表现出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是一种言过其实的观点。
6、他对老张的赞扬有些言过其实。
7、一百七常言,爱情是婚姻的坟墓,也不无道理,但言过其实,谈任何爱情,也毫无意义。
8、七在所有的这些例子中,人们是有选择性的、孤立的,因此他们为了能最大程度脱离自己与气候改变的关系,就言过其实的说些气候变化的方方面面。
9、七同学们对他的言过其实、爱出风头等毛病意见很大。
10、一百九我觉得他的说法言过其实,不尽可信。
11、二百四孔子所说的”损者三友“,是指:第一,友便辟,即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第二,友善柔,即”两面派“.第三,友便佞,即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这样的朋友千万不能交,否则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12、说他是我人生的维吉尔甚至是但丁,似乎有那么一点点言过其实,不过,他的确让我见到地狱里的东西,让我懂得如何在那些东西中找寻一份优雅和仁慈。
13、这个人言过其实,脆而不坚,他的话不可全信。
14、显然,所有说"过去的Coldplay已死"的报道都言过其实了。
15、鸿渐忙言过其实地担保,他怎样把友谊看得重。这样谈着,苏小姐告诉他,她父亲已随政府入蜀,她哥哥也到香港做事,上海家里只剩她母亲、嫂子和她,她自己也想到内地去。
16、如果说这样的艺术品便是宗教艺术最早的实物证据,会不会太言过其实了呢?
17、这个人言过其实,就会吹牛皮放大炮
18、后现代主义的这一切作法即使不是狂言梦呓,起码也是言过其实,实在不足为训,尽管后现代主义也包含某些警世之言乃至时代的睿智。
19、八孤立的,因此他们为了能最大程度脱离自己与气候改变的关系,就言过其实的说些气候变化的方方面面。
20、此研究由手机产业赞助进行,事实上看起来他们不像是言过其实,夸大风险。
21、五孤立的,因此他们为了能最大程度脱离自己与气候改变的关系,就言过其实的说些气候变化的方方面面。
22、因此,富国极有可能从较为宽松的移民政策中获益;而对于穷国将可能承受“人才外流”的恶果的恐惧也是言过其实的。
23、你不要相信他言过其实的许诺。
24、四不要言过其实夸大其词会使人怀疑你的判断力。精明的人表现出的是严谨,有时还会故意缩小其词。
25、事情并未如传说严重,媒体报导言过其实。
26、他是个绣花枕头,言过其实的人。
27、这人熟稔官场手腕,长袖善舞。他为自己的亲信写的工作表现报告通常是言过其实的,目的正是让他们效忠于他。
28、孤立的,因此他们为了能最大程度脱离自己与气候改变的关系,就言过其实的说些气候变化的方方面面。
29、是使用耸动或言过其实的方式来引人注意某样不起眼的东西。
30、不要言过其实夸大其词会使人怀疑你的判断力。精明的人表现出的是严谨,有时还会故意缩小其词。
31、四这部影片的介绍有点儿言过其实,真正去看过的人都有受骗的感觉。
32、同学们对他的言过其实、爱出风头等毛病意见很大。
33、这部影片的介绍有点儿言过其实,真正去看过的人都有受骗的感觉。
34、一百六在所有的这些例子中,人们是有选择性的、孤立的,因此他们为了能最大程度脱离自己与气候改变的关系,就言过其实的说些气候变化的方方面面。
35、九但是纵观整个经济体,有关过度投资的担忧往往言过其实。
36、言过其实一个品性不良,不务正业,老是花天酒地的男人死了,他太太平时虽恨他入骨,但也不免含悲在灵前谢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