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笙:fèng shē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笙》:“《世本》:‘ 随 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昔 王子晋 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 浮丘 同游 伊 洛 之浦。” 唐 韩愈 《谁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 萧史 。” 明 何景明 《吕黄门画竹歌》:“龙盘嶰谷山中石,更待 伶伦 截凤笙。”2. 指笙曲。 宋 张先 《虞美人》词:“凤笙何处高楼月,幽怨凭谁説。”★笙的美称。南唐.李煜〈望江南.多少泪〉词:「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1、唐沉?期《凤笙曲》:“岂无婵娟子,结念罗帏中。
2、屋后,土塬高虽丈余,但有流水飞泻如瀑,淅沥之声似凤笙鹤管,不绝于耳。
3、五岳移龙驾,十洲回凤笙。
4、七月七日吴兴城,高楼百尺吹凤笙。
5、盖王家桥旅帅徐凤笙也。
6、所以,现在的碎瓦坏墙,就是过去的歌楼舞馆;现在的荒棘断梗,就是过去的琼花玉树;现在在风露中哀鸣的蟋蟀和蝉,就是过去的凤笙龙笛;现在的鬼火萤光,就是过去的金灯华烛;现在秋天的苦菜,春天的荠菜,就是过去的象脂驼峰;现在红的枫叶,白的荻草,就是过去的蜀产美锦,齐制细绢。
7、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
8、凤笙、翰笙之母,守寡三十年,曾获皇上赐予“贞节牌坊”。
9、家庭破落,她不得不随同母亲、姐妹远走娘家,投奔在塘沽任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
10、凤笙缉访十余日,侦得之而未敢擒获,以其属贼目越天安名下散众也。
11、1953年,上海生生甬剧团派人去甬邀请他们夫妇来沪,将剧团改名凤笙甬剧团,演出《大雷雨》,这是甬剧从草台戏走向大型正规剧的开始,受到观众欢迎,连续满座一个多月。
12、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8),昔日之琼蕤玉树也(9);露?风蝉(10),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萤火,昔日之金?华蚀也(11);秋荼春荠(12),昔日之象白驼峰也(13);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14)。
13、评语曰:“龙笛凤笙,瑟声相应”。
14、1953年赴沪加入凤笙甬剧团。
15、有竽笙、和笙、凤笙及葫芦琴、渤海琴、嵇琴(奚琴)、七弦轨筝、双韵等。它的伴奏乐器,在刚搬上舞台的时候,仅有手板、曲胡、三弦、软弓京胡和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