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烈:yúli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犹馀威。宋欧阳修《秋声赋》:“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餘烈。”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亚里士多德者,昔身受迅雷,以霽神怒之贤王,而其餘烈,乃不能致一士之战死,咄咄不可解。”亦指残留的影响。《汉书·公孙弘传》:“臣闻尧遭鸿水,使禹治之,未闻禹之有水也。若汤之旱,则桀之餘烈也。”2.遗留下来的功绩、功业。汉贾谊《过秦论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餘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宋王安石《答韶州张殿丞书》:“不能推扬先人之绪功餘烈,使人人得闻知之。”清顾炎武《禹陵》诗:“餘烈犹於越,分封并杞鄫。”
1、赞曰:惠帝承太祖遗威余烈,国势初张,仁闻昭宣,众心悦附。
2、《晋书?刘颂传》:“如或当身之政,遗风余烈不及后嗣。
3、汉承秦制,无所更改,“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使习俗鄙薄丑恶,人民卑劣嚣顽,好勇斗狠,欺上惘下,低级下流到了极点!
4、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遗芳余烈,人到于今称之。
5、此即后人羡称的“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6、雅道家声,诸子不逮,余烈所被,弗及盈乎?
7、《过秦论》有言:“及至始皇……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首系颈,委命下吏”。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始皇“威振四海”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8、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9、故凡厥莅官临事,廉清不扰,而孝肃公之遗风余烈犹在也。
10、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11、尝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余烈,亦或见于斯泉也。
12、同“遗芳余烈”。
13、出处南朝?宋?傅亮《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遗芳余烈,奋乎百世。
14、见公之画像,想其遗风余烈,愿为执鞭而不可得。
15、而在登顶于山戚公祠时,同样,她们也迸发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之情:“此地曾寒倭寇胆,异邦犹震戚公名,八年战绩承余烈,祠宇巍巍抵百城。
16、而台臣诿曰?川水患之惨,桀之余烈也。
17、【出处】《春芜记》:“分茅胙土,赖周天子宠缓;右佛左萦,凭项庄王余烈。
18、王昌刘永传论》:“观更始之际,刘氏之遗恩余烈,英雄岂能抗之哉!
19、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20、自浇风肇扇,用南成俗,淳流素轨,余烈颇存。
21、其恶果至今尚有余烈,未全整复。
22、祝孔革之孙清佳努、扬吉努继承先人余烈,跃马扬鞭,开疆辟壤,盛极一时。
23、出处《汉书?礼乐志》:“夫乐本情性,浃肌肤而臧骨髓,虽经乎千载,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
24、雉?存余烈,丸泥少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