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官:mòguā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造墨之官。宋晁冲之《以承宴墨赠僧法一》诗:“我闻江南墨官有诸奚,老超尚不如庭珪。后来承宴復秀出,喧然父子名相齐。”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一:“南唐於饶置墨务,歙置砚务,扬置纸务,各有官……李本奚氏,以达赐国姓,世为墨官云。”
1、从此这两个昔日志同道合的人变成了针尖对麦芒的冤家,互相打着笔墨官司,谁也不让谁。
2、但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天皇准备履行任命鸠山组阁手续时,占领军当局发出开除鸠山公职的整肃令,理由是他在战时出版的《世界之面貌》一书中,吹捧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经过笔墨官司,鸠山被迫离开政坛,因此被称为“悲剧政治家。
3、时代,制墨更加受到重视,政府设官办厂,其中,墨官最著名者为祖敏,制墨之妙名闻天下。
4、1935年张大千来北京,与徐燕孙互不服气,于非?推波助浪,闹了一场笔墨官司。”那次机会,引起了保守派的攻击,马迪厄和他们打了一场很热烈的笔墨官司。
5、为了南岳“禹碑”,自宋逮明至清,文人学者们不知作了多少的考证,打了多少次笔墨官司。
6、当时毛泽东支持打这场官司,认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7、产生了矛盾,王明利用自己坐镇莫斯科的便利,拖延让这批干部回关内,双方打了无数的笔墨官司。
8、最后是笔墨官司不断,弄得愁事不断,严重干扰了正常生活和创作。
9、这场笔墨官司,一直打到中央领导同志出面干预才算休止。
10、为此,还打不少笔墨官司。
11、多年来,文人墨客打了不计其数的笔墨官司,其结果是越打越乱,把人们投进十里烟雾之中,连上帝也说不清楚。
12、黄石又把整件事情从头到尾想了一遍,惊骇地发现自己就是先看过袁崇焕这则奏章,也打不赢这场笔墨官司。
13、市场垄断的概念不宜滥用,这一方面很容易成为企业间相互攻击的口实,造成无休止的笔墨官司。
14、奚庭?,即李庭?,世为南唐墨官。
15、关于人性与阶级性问题的笔墨官司就有意气用事的成份。
16、在学术上,他俩打了几十年笔墨官司,在感情上,他俩又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17、如卷四借戴熊兆之口直斥贪墨官吏:“农夫服田力穑,沾体涂足,终岁勤勤;所积不过锱铢之赢;独士大夫居则高堂大厦,出则结驷连骑,衣锦?,食粱肉,与若辈苦乐,奚啻天渊。
18、单桥名就引动多少文人学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笔墨官司。
19、姜氏第16代孙姜益吾的上祖在巷南建一大宅,叫姜氏龙庭,有盖赵之意,他住巷头如鹤立鸡群,且与盐城官员来往,专与赵姓打笔墨官司。
20、这不是学术争鸣,只是一场无聊的笔墨官司。
21、在奥巴马政府和前布什政府是在笔墨官司超过谁负责的崩溃,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
22、布施鲍姆经历了9个小时的手术和漫长的“笔墨官司”??修改自己的性别和名字等个人资料。
23、这样一来,人物关系理顺,简单明了,省去许多麻烦的笔墨官司。
24、但是,这场笔墨官司并没有从此结束,它继续吸引着后来的探索者。
25、1965年,李希凡在《新建设》杂志发表进一步诘难的文章,两个人的笔墨官司愈演愈烈。
26、在学术上,他俩打了几十年笔墨官司,在感情上,他俩又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27、事后,季老还同女儿打了一段笔墨官司。
28、人们赞美高二适敢于凭真理和大人物打笔墨官司的非凡勇气。
29、推波助浪,闹了一场笔墨官司。
30、在处理王潜明后事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误会”,不仅激化了所谓婆媳家庭矛盾,还致使罗、王两亲家笔墨官司愈打愈烈,最后终于导致了罗、王“三十年金石之交”破裂。
31、语出:清?许叶芬《红楼梦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非仅为懵懂辈饶舌,打无谓笔墨官司也。
32、唐朝设官置厂专事造墨,墨官祖敏,研究朝鲜进贡的松烟墨的制作经验,多方取材配方,采用古松烟与鹿角胶煎膏和成制墨的方法,闻名于天下。
33、许多报刊为此大肆宣传,不少文人与嫖客各自为其钟情的妓女捧场,有时相互之间因笔墨官司闹得不可开交。
34、来到阿姆斯特朗大学任教的第二年,吴国桢即与《亚洲研究》杂志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笔墨官司。
35、宋太祖时的墨官张遇也是易州人,唐墨以李廷圭第一,张遇第二,众评家一直如此认为。
36、而如果它们真的流传后世了,用它们即可判明古文经和今文经的真伪,何来其后古今经文真伪之争的笔墨官司!
37、此书一出来,立即博得朝野上下一致赞赏,连和裴子野打过笔墨官司的沈约本人,见后也自叹不如。
38、互不服气,于非?推波助浪,闹了一场笔墨官司。
39、?只是近年来争抢名人的事时有发生,笔墨官司打得热火朝天。
40、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
41、中国古代的人性论者,由于囿于道德领域不能自拔,只看到了人性道德价值而忽视了人性的其它价值,以至于为性善和性恶打了两千多年的笔墨官司也没能对人性形成一个科学的评价。
42、毛泽东所说的“笔墨官司,有比无好”,好就好在有利于艺术和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43、出版界战火未熄,诗坛烽烟又起;笔墨官司尚未尘埃落定,网络沙场早已悄然铺开。
44、民和客家民不单不是岭南人,连汉人都不是,为此客家人与广府人打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笔墨官司,客家学也由此显端。
45、即使是知识水平、文化程度很不低的文化人,彼此间出现些误会或笔墨官司,因不愿道歉或不接受道歉而成冤家的也不鲜见。
46、为了和李嘉图在相关问题上取得一致,避免无谓的笔墨官司,马尔萨斯主动结识了李嘉图。
47、学者而为奇男子,在学问精深之外,更需一种比学问还要难的品性,就是他在1965年和郭沫若那场笔墨官司而撰写的著名文章《(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中所说的“吾素不乐随人俯仰作计”。
48、当时因为怕引起“笔墨官司”,我只好“和稀泥”两边都不登,但卞公的“激情”说,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9、们去应付这些笔墨官司,无须她自己上阵,然而她的痛苦未能就此结束。
50、这是一桩名震海内外的笔墨官司。
51、光是二十四桥的桥名就引动多少文人学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笔墨官司。
52、如果把这个“存目提要”抄录下来,和钱书对读,那将是极有兴味的事,你会发现,笔墨官司是多么无聊了。
53、其子李廷是南唐的墨官,所制之墨被大书法家蔡襄称为天下第一品。
54、事实上,因为被指控抄袭而从笔墨官司打到法院官司的情况屡见不鲜。
55、在塔德和勒庞之间,因为两人的学说过于相似,曾发生过一场谁是群体心理学首创者的笔墨官司。
56、这场笔墨官司打了很多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傅尔蒙有理。
57、如果怀着这种想法开展教育评论,其结果必然是意气之争的笔墨官司,对教育的发展毫无益处。
58、据墨官方统计,去年1 2月1日新总统塞迪略宣誓就职时,国家的外汇储备曾达1 80亿美元。
59、到目前为止,据墨官方公布的损失为:3 9人受伤,一人失踪,物质损失达数千万比索。
60、记者:有关红学的话题好像一不小心就打上了笔墨官司,您怎么看?、文件文书、证书、支票,管科甲名声、文墨官场、功名、文雅风骚。
61、前者奉行扯皮主义,后者专打笔墨官司。
62、但远在800多年前,围绕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
63、为了南岳“禹碑”,自宋逮明至清,文人学者们不知作了多少的考证,打了多少次笔墨官司。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