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封:chì fē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皇帝颁诏书封赐臣僚爵号。 清 恽敬 《都昌元将军碑铭》:“自 明 洪武 中敕封,附祀於 左蠡山 之 湖神庙 。”★古代朝廷封赠官爵,称为「敕封」。清.恽敬〈都昌元将军庙碑铭〉:「自明洪武中敕封,附祀于左蠡山之湖神庙。」
1、他精通佛法,以高深的佛法挣得吐蕃国的护国法师之位,敕封大轮明王,每隔五年,便在大雪山大轮寺开坛,讲经说法,四方高僧居士云集聆听,执经问难,无不赞叹。
2、唐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以才武选为百将,次年敕封东平侯。
3、对于僧王而言,就一个“忠”字终其一生足矣。翌年,受到泰国僧王敕封为华僧传戒阿?黎位。
4、自宋徽宗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和“海上女神”,也和黄帝、孔子一起,成了由国家祭祀的神明。
5、配萧氏,敕封恭人。
6、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
7、莆禧祖庙城隍爷,涵江鲤江城隍庙城隍爷,朱颜紫气,黄袍祥光,敕封诏赐,恩膺荣嘉,燮理阴阳,无党无偏,安良惩暴,正直无私,数百年来为两地人民所敬奉和信仰,城隍爷的名言格句:“作事奸邪尽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8、宋徽宗敕封:至道玄应神功妙济真君,证位为天枢使相,为天府四相之一。
9、刘秀称光武帝后,敕封“孝感圣姑庙”。
10、明宣宗敕封大青小青为龙王,春秋祭祀。
11、赐地谢功臣,敕封公侯伯。
12、逾三日,天斗取其左锁骨,亦复如是,造三男,天斗称其为‘轩辕昊’、‘笪殷昊’、‘伏羲昊’,敕封为‘三昊’,敕号曰:轩辕王、笪殷王、伏羲王。
13、邳彤精通医理,济世救人,死后被敕封为“药王”,葬于安国南关。
14、大观四年(1110年)敕封灵孝夫人。
15、咸丰年间,平息南粤乌红旗十三年械斗,力保华桥祖祠免焚,敕封五品奉直大夫,任省参议行仁执义的赵娘公,使胡氏祖祠保存至今,作为文物保护单位。
16、敕封义勇武安王,令从祀武成王庙。
17、墓亭内树穿龙透花枣木碑,上刻“敕封明灵昭惠显佑王之墓”十一个大字。
18、晋安帝时,国家多难,梁山伯又屡显灵异为国效劳,为地方消灾,于是被敕封为“忠义王”。
19、自一九五一年起,普师屡受泰皇蒲美蓬及泰国僧王的敕封。
20、敕封文林郎,有敕命一道。
21、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
22、翌年二月,明宪宗敕封林公为“杉洋感应林公忠平侯王”。
23、1539年(明世宋嘉靖十八年),敕封曾子为宗圣公。
24、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
25、康熙九年(1670年)敕封文林郎,宝应县知县。
26、纳西族木氏土司还大兴土木,拓修三朵神庙,铸大鼎和大钟详纪三朵种种圣迹,并奏请中央王朝敕封其为“大圣雪石北岳定国安邦景帝”。
27、示谕”碑长44厘米,宽70厘米,碑文为“安邑敕封显佑伯城隍尊神,理阴赞阳,每年季春,士民仿效古礼,设醮迎傩。
28、敕封棋家时名列第四,享50石奉禄。
29、《敕封守御城隍大神碑文》记载:“城隍大神为国为民之心盖三百余年”。
30、公祖句兹后在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七年(739)赐封为“期思伯”,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为“即墨侯”,明世宗朱厚?嘉靖九年(1530)又敕封为“先贤公祖子”。
31、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
32、后被敕封为阐教禅师。
33、顿时天空出现“空王古佛”四个金字,遂敕封志超为“空王佛”。
34、他去世后,即被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35、清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义郎。十二年(1639年):敕封文林郎,有敕命二道。
36、经浙江巡抚何挂清题请,清同治丁卯年浙江巡抚马新贻奉监议经内阁同意,于六月加封福佑王封典,敕封杨府(陶山杨国刚隐修处)为福保圣古寺,后改称杨府圣庙。
37、明张居正《祭敕封翰林检讨陈公文》:“呕血呼天,不能自止,诚憾夫夙志之有违,而痛乎追养莫逮也。
38、清初,雷发达应募到北京供役内廷,康熙初年参与修建宫殿,被“敕封”负责内廷营造工程。
39、1426年他被宣德皇帝敕封为“净觉慈济大国师”。
40、南轴线工程现已建成寝殿,敕封天后宫殿、庑房、献殿、钟鼓楼、山门、牌坊、天后广场、天后戏台等建筑物,气势恢宏,庄严肃穆,举世无双。
41、时敕封“东华紫府少阳帝君”。
42、当时文有太师闻钟,武有武成王黄飞虎。最早敕封关羽,不过是武成王配祀之一。
43、除了这些享受国家敕封的正神之外,还有一些孤鬼野魂,妖魔鬼怪在民间装神弄鬼,卖弄神通,妄称神明,诱使一些无知乡民为自己竖立神像,祭拜香火。
44、特敕封尔执掌东海,朝觐日出,暮转天河,夏散冬凝,周而复始,为分水将军之职。
45、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被誉为“江南第一山”。
46、二百朝廷前几日已下旨,特敕封杨晓峰为楚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汴京南路行军大元帅、龙虎上将军等一串头衔。
47、道光三年(1823年)殿试中进士,敕封文林郎。
48、后敕封其为“光天王佛”。
49、正室:彭氏,敕封孺人。
50、皇帝敕封子孙五代世袭都指挥使。
51、明太祖时,敕封为昊天御史医灵真君。
52、马闹寺由明朝敕封的马僧纲寺主。
53、曾数敕封诰命者,有三丰全集行于世。
54、自此,御奖黄袍,敕封威灵公,诏封守御城隍大神,荣膺三次嘉封,代代流传矣。
55、后来为纪念清朝名将王得禄,在其逝世后,清廷特别敕封为太子太保,因而改为太保。
56、据史料记载,黄龙寺建于唐乾宁年间(859年),创建者超慧降伏吕洞宾为侍客童子,声名鹊起;唐、宋曾三次敕封为“崇恩禅院”之名,丛林侧目;宋英宗治平二年,洪州太守程公孟敦请临济名僧慧南入主,创立黄龙宗,名声大振。本书作者全面系统阐述了黄龙地区多民族多种族信仰的由来,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实地考察,付诸于现代旅游背景下加以深思,从历史学、文化学诸多方面给予黄龙宗教文化以全新的梳理,是一部研究黄龙地区宗教文化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目。
57、后经过几代帝王的敕封,麻姑山及其山上仙都观等主要道观名声远播,成为了东南一带的道教中心。,走水路进京,在丰都参观了仙都观,传说这是阴长生升仙的地方,写有《题仙都观》诗凭吊这个仙人。
58、清顺治年间,该村先祖丁诰奉旨挥师南下,平蛮靖匪,威震一方,立下赫赫战功,顺治十年敕封其“怀远将军”,赐建“继序其皇”坊旌表其功。
59、援功定赏,当存其厚,特敕封尔为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之职。
60、皇帝大喜,敕封她“太乙仙姑”,南宋?郡宋真德秀亲自撰楹联:“愈母后痈疽,帝中简命;悯婴儿苦厄,天乙受经。
61、(这是一九六三年大面积摊坟时从墓碑上看到的)在建筑风格上依敕封青龙旗为依据,处处以龙体的形状建筑,如龙的前龙腿叫风水坡,按风水学叫祥光普照紫气东来,右腿靠三府沟边,动
62、吾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是也。
63、道教封号:辅兜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后易宫名为“天后宫”。
64、从以上民间祭祀刘猛将的活动来看,不论是农民(包括蚕农)和渔民所祭祀的刘猛将(或刘王),既不是南宋王朝敕封的“扬威侯天曹猛将”,也不是清王朝列入祀典的“驱蝗正神”刘猛将军,他是一位颇具特色的地方神。
65、特敕封尔执掌混元金斗,专擅先后之天,凡一应仙、凡、人、圣、诸侯、天子、贵、贱、贤、愚,落地先从金斗转劫,不得越此,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之位。
66、正门上方有敕封林公忠平王祖殿石扁额。
67、直到元代:一代祖元升元世祖皇帝敕封广福万隐宫赐--元化真人,二代祖道熙赐号静应弘仁金熄真人,三代祖志冲赐号太已修真保和真人,四代祖萧扶道蒙哥皇帝福秉唆鲁古唐妃赐号广福真人,五代祖萧抱珍忽必烈大王赐号微妙大师等,历代创教人兼理忠太师庙。
68、如《释书契》:“汉制,约敕封侯曰册。
69、出身武门,父白金柱,字载廷,为清朝武将,敕封谥号忠果公。原为孙权左右给事,因秉性忠果亮烈,言不苟且而受孙权宠信。
70、十六年春敕封“明觉禅师”,四月十五辞出,十月复奉旨住愍忠结制。
71、特敕封尔为南方三气火德星君正神之职;仍率领火部五位正神,任尔施行,巡察人间善恶。
72、鉴于张渤开拓江南,终生治理水患,发展农耕,经纶济世,功盖天下,似山高水长,建殿造庙供奉褒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敕封一座山为祠,封横山为祠山,世代祭祀。
73、纵观蜡祭仪礼的变化,一方面是封建统治者自秦汉以后,时而进行蜡祭,时而停止此仪礼,还掺杂进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内容;北宋以后完全停止了迎尸祭拜的蜡祭仪礼,迎合民众在蜡祭礼俗中的变化,将驱除螟蝗虫灾的神灵人格化,敕封刘?等人为“八蜡神”,供奉在八蜡庙中享受人们的祭祀。
74、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敕封灵孝夫人。
75、大厅两边红柱上写着清太宗张翱作的取材于张姓家族历史名仕的一对长联:“得姓由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二篇扶汉三杰功高四相敕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叶犹是清河旅派,扬名显奕祀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兴十策忍书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灵亿尊依然文献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