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末:qiè mò 基本解释:[qiemo] 元杂剧演出中所用简单布景和道具。也作“切末”●详细解释:1. 演戏用的简单布景和小道具。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四出:“孩儿与老都管先去,我收拾砌末恰来。” 元 高安道 《哨遍·嗓淡行院》套曲:“外旦臊腥臭,都是些唵噆砌末,猥琐行头。”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四章二:“砌末一名,为剧中所用的道具。”2. 指戏曲中滑稽戏谑的小动作。 元 曾瑞 《红绣鞋·风情》曲:“粧砌末招人谤,哮孛郎见人羞。”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难中福》:“ 周 説 王 反正,则剧场附会,为砌末热闹地耳。”★◎ 砌末 qièmò[qiemo] 元杂剧演出中所用简单布景和道具。也作“切末”★戏剧舞台上所使用的道具和布景。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正末引宫娥挑灯拿砌末上。」《通俗编.俳优》:「凡出场所应有特设零杂,统谓砌末。如东堂老、桃花女以银子为砌末,两世姻缘,以镜画为砌末。」也作「切末」。杂物、小东西。元.李伯瑜〈小桃红.木胎毡观要柔和〉曲:「兀的般砌末,守着个粉脸儿色末,诨广笑声多。」元.无名氏〈耍孩儿.昨朝有客来相访套.六煞〉:「鹅脯儿砌末包裹,羊腿子花篓里忙收。」小动作。元.曾瑞〈红绣鞋.实镘的剐皮割肉〉曲:「乾遇讪乔敷演几时休,妆砌末招人谤。」
1、传统的砌末,是有意识地区别于生活的自然形态之物。
2、表演程式,又有脚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本戏”。
3、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砌末的运用和制作也有因陋就简的一面。
4、布景和道具保留了皮影砌末的风格,使用夸张的技法,为剧情服务。
5、当读qiè时表示(砌末〕中国元曲中称戏曲舞台上所
6、再次,砌末对于剧情的时间、地点和气氛,也有一定的表现和暗示作用。
7、在这里知县主要是用调解的方式来化解矛盾,当事人执迷不悟时,也会动用轻微的刑罚--水火棍,水火棍上端为红色,代表火,下端为黑色,代表水,取水火无情之意。公案砌末有官印、签筒、虎头牌、水火棍、文房四宝、圣旨等,宫廷砌末有龙凤扇和日月扇、提灯、金瓜、龙凤旗、黄罗伞、符节、贫板等;还有云形片、马鞭、船桨等。
8、杨长玉在娘家也不能随处走动,整日躲在杨家摆砌末(即道具)的房里。
9、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四出:“不要砌末,只要小唱。
10、宫廷的砌末艺人还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趋重写实。
11、从清嘉庆年间同州梆子抄本《刺中山》记载可知,当时同州梆子砌末道具已有刀、枪、剑、戟、棒、架、鞭、锤、斧、铜、双凤旗、五方旗、八卦旗、青龙旗、车旗、白虎旗、帅旗、火旗、黄罗伞等多种。
12、巴陵戏的舞台美术,包括脸谱、服饰、砌末等。
13、还配有桌椅和景物造型以及其它砌末道具以配合表演。如元杂剧《张生煮海》第2折,剧本注明:“仙姑取砌末科”。
14、生活砌末最多,有酒具、茶具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
15、如元杂剧《张生煮海》第2折,剧本注明:“仙姑取砌末科”。
16、(正末引宫娥挑灯拿砌末上,云)寡人今日朝回无事,一心只想着贵妃。
17、外加“三箱”(管砌末,兼演神仙、老虎、狗)兼杂脚,为“半个网巾”。
18、宫廷大戏演出中的彩头,砌末,装扮,也对于京剧产生很大影响。
19、砌末一词,在金、元时期已有,为戏班行话,意思是“什物”(《墨娥小录?行院声嗽》)。
20、这也是砌末能够与动作、形象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21、他演戏、排戏、教戏时,从不忽视化妆、服饰、鞋履、砌末的设计。
22、其行头较一般为豪华,有各种特制的衣装、砌末,如小张班演《牡丹亭?游园惊梦》有“十二月花神衣,价至万金”;百福班演《西游记?北饯》有“十一条通天犀玉带”。
23、观众历来厌恶“??砌末,猥琐行头”(高安道《淡行院》)。
24、除了常用的砌末之外,也可根据演出需要临时添置。
25、外旦臊腥臭,都是些?口替砌末,猥琐行头。
26、(正末与旦砌末科,云)这金钗一对,钿盒一枚,赐与卿者。
27、承做软硬景片和立体布景、机关砌末,各类灯光以及节光器和配电盘等。
28、所谓砌末,是指除皮影人物之外的所有造型的统称,又叫砌马子。
29、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其次,戏曲的表演是歌舞化了的,所以,许多砌末实际上也是舞蹈的工具。
30、舞台上亦出现了大小幔、长枪、大刀和全副銮驾等装置及砌末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