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鸾:yí lu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指 仪鸾殿 。《唐会要·祥瑞上》:“ 隋煬帝 好闻祥瑞,尝有野雀集於殿上……奏为鸞, 煬帝 不究直虚,即以为瑞,仍名此殿为 仪鸞 。”2. 官署名。 五代 梁 称仪鸾院,置仪鸾院使,掌卤簿仪仗。 宋 称仪鸾司,属卫尉寺,掌管祀郊庙、出巡、宴会等所用帐幕。《新五代史·汉臣传·聂文进》:“迁右领军大将军,入谢,召诸将军设食朝堂,仪鸞、翰林、御厨供帐饮食, 文进 自如,有司不敢劾。” 宋 黄庭坚 《观伯时画马》诗:“仪鸞供帐饕蝨行,翰林湿薪爆竹声。”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横行武列》、《宋史·职官志四》。
1、丁母忧,起复仪鸾局使,同知宣徽院使事,秘书监右宣徽使。
2、我昔造其室,羽仪鸾鹤翔。
3、岂料御前提举却移文声称“田属御庄,不当白台”,仪鸾司亦因此发文给常平司,企图把水搅浑,以达包庇目的。
4、仪鸾司,掌供幕?供帐之事。
推荐阅读:仪鸾司
5、有左、右都监辅助元帅,宣徽院所属仪鸾局、尚食局、尚药局、御药院、内藏库、杂物库、内侍局及各宫、殿、门、院亦皆置。
6、壬辰法师谒文武圣皇帝于洛阳宫,二月己亥,见于仪鸾殿。
7、管理规则也清楚而严格,要求“仪鸾司”的杂工随时维持“卫生间”的清洁,不许懈怠:浴室里,官员洗澡之后,地面上不得留有积水、泥污;厕所里,坑位两旁的木板不得残留屎尿秽迹;净纸被如厕人碰乱之后,也要随时重新码放整齐;当时,洗手会使用有去污效力的澡豆,因此,用过的水盆里就会有澡豆末的沉滓,必须立刻换为清水;擦手巾一旦弄脏,也要即刻更换。
8、宋称仪鸾司,属卫尉寺,掌管祀郊庙、出巡、宴会等所
9、清康熙三十年进士陈汝咸游览风动石,有感石上刻三忠臣姓名,写下诗句:“何年鞭到故留踪,袍笏吾将拜此中;饮羽醉归真避矢,点头顽化似因风。城内建筑颇多,南有三堂、北有二堂;’隔城之上有阊闾阁,南北都设观象台,下有荫殿,东西二百五十尺,南北二百尺;西有映日台,往南依次有百戏堂、仪鸾殿、五殿、德昌殿、饮羽殿。
10、唐?许敬宗《奉和仪鸾殿早秋应制》诗:“高殿凝阴满,雕窗艳曲流。
11、这海宴堂是仪鸾殿改建的,全殿都是西式,殿内陈设的,也都是西洋器具,专备召见外宾,这也是德菱的翊赞。
12、转工部郎中,上言:“太府监官兼尚食局官,乞于少府监依此例,注能干官一员兼仪鸾局官,仪鸾局官一员兼少府监官,相须检治。
13、时诸路所上《闰年图》,皆仪鸾司掌之,淑上言曰:“天下山川险要,皆王室之秘奥,国家之急务,故《周礼》职方氏掌天下图籍。
14、召还,监仪鸾司。
15、所属有仪鸾司,掌皇帝亲祠郊庙、出巡、宴享及宫廷供帐。
16、瓦酋入据仪鸾座,凤城十家九家破。
17、宋仅存空名,职司归仪鸾司。
18、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二:“盖和善飞梯,为仪鸾司第一手,常经入禁闼供奉,颇知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