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zhāo yǐ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征召隐居者出仕。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 杨慎 《春兴》诗:“难教迟暮从招隐,拟把生涯学醉歌。” 清 周亮工 《与王启伯总戎》诗:“ 小山 有赋人招隐,大树无心世任看。”2. 招人归隐。 唐 骆宾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诗:“闻君招隐地,髣髴 武陵 春。” 明 薛蕙 《草堂》诗:“珍重故人招隐意,草堂南郭可淹留。” 清 杨承宪 《三姝媚》词:“拂拂空香,引访秋骚客,来歌招隐。”★徵召隐居的人出仕。如《楚辞》有「招隐士」篇。唐.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招人归隐。如晋左思、陆机有「招隐诗」。唐.骆宾王〈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四首之一:「闻君招隐地,髣髴武陵春。」
1、唐宋若昭《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修文招隐伏,尚武殄妖凶。
2、据宋?胡仔《渔隐丛话》引《蔡宽夫诗话》提到,昔日李德裕所作润州招隐山玉蕊花一诗原题于碑上,当时,此碑已裂为四段,留在通判厅中,原花不复存在,询问于当地人,均不知何为玉蕊花,而认为是琼花。
3、曾请林琴南作《麓台招隐图》,1915年印行了刘奋熙著《爱薇堂遗集》。
4、《招隐士》极言深山老林环境险恶,招募隐士出山做官。
5、而在诸如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和《嗟伯夷》、董仲舒《士不遇赋》、刘安《招隐士》、杨雄《逐贫赋》、冯衍《显志赋》等汉代诗文中,“隐遁山谷,因穴为室”之类的描写,既反映出士人们愤世心态下寄托人生理想的行为方式与审美时尚,也标举着他们的超世逸群的遂初、初服、遂志心迹。
6、《楚辞?招隐士》云:“桂树重生兮山之幽。
7、幸自吾爱吾庐,南山招隐,洒扫躬厮役。
8、问舍东湖,招隐西山,惠然肯来。
9、招隐:显扬未被人所知的山水幽隐佳丽之地。
10、卷七《招魂》(上宋玉)、《大招》(景差),卷八《惜誓》、《吊屈原》《?鸟赋》(上贾谊,《哀时命》(庄忌)、《招隐士》(淮南小山)。
11、《招隐》诗:“芳兰振惠叶,玉泉涌微澜。
12、(见《乐府诗集》卷七四)次句意思是说,《招隐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词。
13、当怅惘之际,想到淮南小山的招隐,词意一转。
14、耦耕招隐人何处?
15、诗人借用《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的“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等句子,表达了诗人不能久留于此,辜负美景,深以为憾的情绪。
16、《楚辞?招隐士》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卷兮枝相缭。
17、《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18、刚开这样一个头,以下就说分手了,那时李白旋赴淮南(“攀桂枝”指隐居访道事,语出淮南小山《招隐士》,而元“留洛北”。
19、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20、元揭?斯《楚山秋晚》诗:“岂无赋客能招隐,亦有渔翁醉息机。
21、著名的作品,有道安在襄阳檀溪寺铸造的丈六释迦金像,竺道邻在山阴昌原寺铸造的无量寿像,竺道壹在山阴嘉祥寺铸造的金牒千像,支慧护在吴郡绍灵寺铸造的丈六释迦金像,特别是处士戴逵和他的次子戴?在山阴灵宝寺制作的弥陀及夹侍二菩萨木像、在招隐寺制作的五夹?像和在瓦官寺制作的夹?行像等。
22、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
23、六朝僧去忽千霜,三秋招隐惟五老。
24、自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后,“芳草”往往与离情密不可分,它的季节特征反而在其次。
25、《拟<招隐士>》:“岌?兮倾欹,飞泉兮激沫,散漫兮淋漓。
26、】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27、感君岩下闲招隐,细缕金盘脍错刀。
28、唐人康骈的《剧谈录》记载,长安安禁坊唐昌观有玉蕊花,每春发花,若瑶林琼树。”招隐寺的玉蕊花是否和唐昌观的玉蕊花同种,已难考证,但其美丽却是人所共知的。
29、《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山气??兮石嵯峨,溪谷崭?兮水曾波。
30、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正是以屈原作品中山川景物、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和山中人感情效应的描写为张本而发端,进一步高浓度地描写山中崖断路绝、虎豹纵横的险恶景象,然后将“攀援桂枝”的王孙置之其间的。这首诗第一句中的“续小山”,巧妙地使
31、不知招隐地,荒草尚堪寻。
32、和友人韵茅屋秋风吹破,桂丛夜月空过,淮南招隐故情多。如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
33、山与招隐相接。
34、《招隐》诗:“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
35、甚日浩歌招隐,听雨弁阳同宿。
36、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37、汉淮南小山《招隐士》:“山气??兮石嵯峨,溪谷崭?兮水曾波。
38、东晋南朝刘宋两代间著名雕塑家音乐家戴?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游弦》、《广陵》、《止息》三部千古绝唱,宋武帝刘裕屡加诏聘,戴?均拒诏不出,故称为招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