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如豆:mùguāngrúdòu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眼光像豆子那样小。比喻眼光窄小,见识短浅。孙中山《行易知难》第六章:“不图彼国政府目光如豆,深忌中国之强,尤畏民党得志而碍其蚕食之谋。”★55.造句1.出处语或本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茅待诏元仪》。2.语译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3.故事内容无4.近义、反义词近义词目光短浅、鼠目寸光反义词料事如神、高瞻远瞩、目光如炬5.造句胸无大志,目光如豆的人,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形容目光短浅,见识狭窄。【造句】我看他目光如豆,只顾眼前利益,不可能有美好的远景。目录★形容目光短浅,见识狭窄。如:「我看他目光如豆,只顾眼前利益,不可能有美好的远景。」★01.清.阮元〈问字堂集赠言〉:「唐元宗、宋真宗等仍是汉武故智,以致宋元以来,目光如豆之儒,启口即詈封禅,是岂知司马子长、司马相如之学者哉?」★释义眼光像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见识狭窄。※语或本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茅待诏元仪》。△「眸子如豆」典源※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茅待诏元仪》元仪,字止生,归安人。……止生自负经奇,恃气凌人,语多夸大。能知之者,惟高阳与余,而止生目中亦无余子。世所推名流正人,深衷厚貌1>,修饰边幅2>,眼光如豆,宁足与论天下士哉!止生为诗文,才气蜂涌,摇笔数千言,倚待立就。而其大志之所存者,则在乎筹进取,论匡复,画地聚米,决策制胜。(1)深衷厚貌:比喻人外貌似忠厚,而内心实不可测。(2)修饰边幅:比喻讲究衣饰仪容或形式小节。见「修饰边幅」。典故说明「目光如豆」指眼光像豆子那样小。见于清钱谦益描述茅元仪的文章中。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诗文在当时颇有盛名。所着《列朝诗集小传》,选录明代二百余年间,二千多家诗人的代表作,并替每位诗人写了简短扼要的小传,提供许多珍贵的史料和线索。其中记载《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少有雄才,自恃甚高,却被庸奸所忌,悲愤纵酒而死。钱谦益感叹世人所推崇的名流正人,许多都貌似忠厚,其实内心深不可测,讲究衣饰仪容或形式小节,眼光短浅,见识狭窄。茅元仪的知己,却只有钱谦益和高阳而已,心中无限感慨。后来「目光如豆」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目光短浅,见识狭窄。书证
1、身为一个领导人,要从大处着眼,不能目光如豆。
2、二百那个目光如豆的家伙,未来是不会有太大成就的。
3、一个人要立足于长远,不能目光如豆。
4、二百四胸无大志,目光如豆的人,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5、让孩子弃学经商打工,你这是目光如豆,要耽误孩子一辈子呀!
6、许多企业家目光如豆,只顾眼前利益而未能着眼于未来。
7、你真是目光如豆,不然怎么会做这种决定?
8、二百三这个人是目光如豆,所以几年来事业上毫无成就。
9、目光如豆的经营者,势必会被淘汰。
10、总统肖像成日目光如豆影响办公室士气怎办?
11、六目光如豆的经营者,势必会被淘汰。
12、胸无大志,目光如豆的人,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13、二百四做事、想问题都要立足于长远,不能目光如豆。
14、让孩子弃学经商打工,你这是目光如豆,要耽误孩子一辈子呀!
15、这些目光如豆的人,每天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
16、他这人一向目光如豆。
17、二百五让孩子弃学经商打工,你这是目光如豆,要耽误孩子一辈子呀!
18、我们不能目光如豆,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必须考虑深远一些。
19、那个目光如豆的家伙,未来是不会有太大成就的。
20、难道你是那种目光如豆,又消沉,又毫无乐趣可言的类型?
21、但是一旦焦点转移后,他们会突然变得目光如豆。
22、这个人是目光如豆,所以几年来事业上毫无成就。
23、不要这样目光如豆,只看到鼻子尖下这一点点。
24、一个人如果目光如豆,日后必然会为现在的决定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