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灰:jiāhu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宋苏轼《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伏以候气葭灰,喜律筒之已应。”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宗涤楼观察诗》:“如此江山入泝洄,顿从黍谷动葭灰。”★一种古代占气候的方法。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以占。《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冬至到而葭灰飞,立秋至而梧叶落。」
1、葭灰吹玉管,转新阳。
2、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
3、玉管中葭灰飞扬,不知不觉已到了立春时节。
4、七十二候环催,葭灰玉?重飞,莫道光阴似水。
5、葭灰占律是说在冬至前三日,悬土炭于天平木杆两端,让两边轻重刚好平衡。
6、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元声,却如水底捞月。
7、他能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发展生产,聚集财物,又以观天象,按日月运行而定四时(当时已有历法,称“颛顼历”),并制定出各种礼仪制度,来教化人民,按时祭祀祖先和天地鬼神。葭灰占律引出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可惜擅长此道的那些人们已经没办法再告诉我们了,而与之有关的《颛顼历》《太初历》也已失传,对已经逝去的智慧和文化的追溯恐怕比探索新的知识还麻烦。
8、葭灰初变律,斗柄正当离。
9、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
10、冬至到而葭灰飞,立秋至而梧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