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塞:zhēn sā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犹阻塞。《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有旧沟引 渒水 入陂,不治积久,树木榛塞。” 明 宋濂 《吴公墓碣铭》:“且谓圣人之经一,而诸家异传,大道榛塞,职此之由,乃著三书。” 清 邓显鹤 《<船山遗书>目录序》:“ 魏 晋 以后,崇尚虚无,流为佛老,学术纷歧,世运榛塞,圣人之道唏矣。”
1、就拿苏南来说,战前“民稠地密,……炊烟相望”,战后则“一望平芜,荆榛塞路”,“遍地荆棘,……浑似沙漠”。
2、曩之阗城溢郭尘合而云连者,今则崩榛塞路,荒葛建?涂。
3、但进入12世纪以后的近五十年时间里,中华大地战火连绵不断,百姓“或被驱虏,或遭杀戮”,“野无耕农,市无商贩,城廓隳废,邑屋荡尽”,“百里绝人,荆榛塞路”的惨状随处可见。
4、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年(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以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以后人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颍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
5、这些地方因为“久罹兵火”,原来的居民“或被驱虏,或遭杀戮,甚为荒残”,以至于“百里绝人,荆榛塞路,虎狼交迹”,“野无耕农,市无贩商,城郭隳废,邑屋荡尽,而粮饷难于运漕”。
6、因受战争破坏,这里景象极为荒凉,“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
7、留情传注翻榛塞,着意精微转陆沉。
8、这时,战争使得原本富庶的江南地区“……一望平芜,荆榛塞路,有数里无居民者,有二三十里无居民者。
9、元末农民大起义后建立起来的明王朝,面临的是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农民军给蒙、汉贵族、地主阶级以沉重地打击,蒙古统治集团被推翻,许多汉族地主被杀,由于封建统治者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的大肆屠杀,元朝统治集团的内部厮杀以及盘踞在地方上的军阀混战,使得社会经济残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山东、河南地区长期受到元朝军阀的摧残,以至道路榛塞,人烟断绝,多为无人之处。
10、因此,他们要舍弃传注、直求经意。留情传注翻榛塞,着意精微转陆沉。
11、据文史记载:豫、鲁、皖、苏之民十亡七八,不少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道路榛塞,人烟断绝。
12、而在此时,中原地区却因连年战乱,黄河决口、水灾、旱灾不断发生,蝗虫、瘟疫接连流行,从而使黄河下游,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尤其是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平民百姓,十去七八,不少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
13、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崩榛塞路,峥嵘古馗。
14、到了元代末年,由于元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的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日益频繁,再加上黄、淮河多次决口泛滥,水旱蝗疫,天灾人祸,倾时而注,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从而导致了元朝的灭亡。
15、有旧沟引淖水入陂,不治积久,树木榛塞。
16、有旧沟引?水入陂,不治积久,树木榛塞。
17、战后,不少客家人聚居地“荆榛塞路”“十室九空”,有些地方人口减少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