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鹤:shēng h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汉 刘向 《列仙传》载: 周灵王 太子 晋 ( 王子乔 ),好吹笙,作凤鸣,游 伊 洛 间,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山 ,三十馀年后乘白鹤驻 缑氏山 顶,举手谢时人仙去。后以“笙鹤”指仙人乘骑之仙鹤。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 宋 姜夔 《阮郎归》词:“与君閒看壁间题:夜凉笙鹤期。” 明 徐渭 《小集滴水厓朝阳观》:“不信夜来高顶望,定应笙鹤下飞仙。”★汉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晋(王子乔)﹐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乘白鹤驻缑氏山顶﹐举手谢时人仙去◇以笙鹤指仙人乘骑之仙鹤。
1、如《太平奏》是“缓洪高洁”;《云中笙鹤》是“绰注苍老”;《钧天逸响》是“断续新奇”;《梨云春思》是“淡以神全”;《禹凿龙门》是“节奏从容”;《临河修?》是“柔处蓄刚”等。
2、芝兰空谷,未足比其芳华;笙鹤瑶天,讵能方兹清怨?
3、前有子晋之台,笙鹤时下,后枕子真之屿,丹灶犹存,每企先民高逸之风,颇协长林丰草之趣”。据《清文献通考》记载:“长林丰草,讹寝咸宜,游牧别群,孔阜孔硕,凡马驼牛羊之孳息者岁以千万计……其地在章古台”。
4、这在别的琴谱中是很少见的,象《采真游》、《远游》、《逍遥游》、《崆峒问道》、《瑶天笙鹤》等极富道家文化的琴曲,只见于《西麓堂琴统》。
5、如《太平奏》是“缓洪高洁”;《云中笙鹤洪高洁”;《云中笙鹤》是“绰注苍老”;《钧天逸响》是“断续新奇”;《梨云春思》是“淡以神全”;《禹凿龙门》是“节奏从容”;《临河??》是“柔处蓄刚”等。
6、后以“笙鹤”指仙人乘骑之仙鹤。
7、乔吉(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8、他字孟符,号笙鹤翁,又号惺道人。
9、幔亭峰丹崖峻拔,苍松环簇,好似一座巨大的翠屏,南宋辛弃疾有诗道:“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10、明徐渭《小集滴水?朝阳观》:“不信夜来高顶望,定应笙鹤下飞仙。
11、纯纭?倪晋,字飞黄,号笙鹤,秀才,长期未中举为官,直到1686年(康熙丙寅)才以“岁贡任国学监教习”。
12、太和正音称其如瑶天笙鹤,既清且新,华而不艳,有不食烟火气。
13、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元代,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
14、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注:大乔、小乔本姓桥,后桥、乔二姓不分,都作乔,通称二乔,连他们的父亲也被叫做乔国老。
15、有整理改编的《云中笙鹤》、《梨云春思》,有自制的《梧叶舞秋风》等。
16、(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
17、操缦之余,张子盛还醉心于斫琴工艺的研究,2002年与广陵传人张玉新一同研制的“瑶天笙鹤”古琴,荣获全国首届民族乐器制作大赛金奖。
18、轩辕缑神极秘怪,海上笙鹤时相投。
19、群仙缥缈来笙鹤,石顶天香坠玉莲。
20、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
21、词中数语,纯从少陵咏明妃诗义隐括,出以清健之笔,如闻空中笙鹤,飘飘欲仙,觉草窗、碧山所作吊雪香亭梅诸词,皆人间语,视此如隔一尘,宜当时传播吟口,为千古绝唱也。
22、宋姜夔《阮郎归》词:“与君闲看壁间题:夜凉笙鹤期。
23、曹楝亭刊本《录鬼簿》乔吉甫条:“吉甫,字梦符,太原人,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24、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一作孟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25、如宋代敖陶孙《诗评》曰“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鲍明远如饿鹰独出,奇矫无前”,以人或其他动物的体貌风格比喻诗歌风格;明代涵虚子有《元词评》曰“马东篱如朝阳鸣凤,张小山如笙鹤瑶天,白仁甫如鹏抟九霄”,以事物的行为意象比喻各家词的创作风格。
26、一三四五年),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27、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28、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29、降笙鹤于缑(gōu)山:传说王子乔与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至时,果乘鹤驻山头,可见而不可及,七日乃去。这在别的琴谱中是很少见的,象《采真游》、《远游》、《逍遥游》、《崆峒问道》、《瑶天笙鹤》等极富道家文化的琴曲,只见于《西麓堂琴统》。
30、唐杜甫《玉台观》诗之一:“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
31、1345),字梦符,一作孟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流寓杭州。
32、前有子晋之台,笙鹤时下,后枕子真之屿,丹灶犹存,每企先民高逸之风,颇协长林丰草之趣”。
33、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
34、乔吉,又名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别号惺惺道人。
35、本《录鬼簿》乔梦符条:“名吉,太原人,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36、评其词“如瑶天笙鹤”,又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吃烟火食气,真可谓不羁之才;若被太华之仙风,招蓬莱之海月,诚词林之宗匠也,当以九方皋之眼相之”。
37、朱权称其曲“如瑶天笙鹤,清而且丽,华而不艳”,誉为“不羁之材”,“词林之宗匠”(《太和正音谱》)。
38、而那些笙鹤瑶天般的浅酌低吟,那暮霭沉沉的烟波中的一叶扁舟,那一双为你拭去清泪的红酥手,那夜静人空的庭院深处吐出的深深叹息,是一封封未被投递的旧信,渗透着彼时的潋滟春阳,穿越时空留下了温柔黯淡的只言片语。
39、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瑶天笙鹤”,又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吃烟火食气,真可谓不羁之才;若被太华之仙风,招蓬莱之海月,诚词林之宗匠也,当以九方皋之眼相之”。
40、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