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撮:guī cuō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古代两种很小的容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度长短者不失豪氂,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 孟康 曰:‘六十四黍为圭。’”2. 比喻微量或微小。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壬寅漏成,进御,以考辰正晷、测表候阴,不谬圭撮,无乖黍累。” 唐 柳宗元 《故银青光禄大夫柳公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 章炳麟 《五无论》:“是则众生既尽,世界必无豪毛圭撮之存。”
1、诏制置使范成大同蘩相度以闻,蘩奏:“诸州岁籴六十万石,若从官籴,岁约百万缗,如于经费之中斟酌损益,变科籴为官籴,贵贱?时,不使亏毫忽之价;出纳?量,勿务取圭撮之赢,则军不乏兴,民不加赋。
2、《柳常侍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
3、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4、今富有四海,奈何谨圭撮之滥,而轻比屋之死乎?
5、他对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当会计十多年,每一笔帐都不失圭撮。
6、章炳麟《四惑论》:“吾为他人尽力,利泽及彼,而不求圭撮之报酬,此自本吾隐爱之念以成,非有他律为之规定。
7、圭撮涉于贫友,吝情动于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