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鬟雾鬓:fēng huán wù bìn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形容女子头发美丽。 宋 周邦彦 《减字木兰花》词:“风鬟雾鬢,便觉 蓬莱 三岛近。山明水秀,縹渺仙姿画不成。” 元 邓玉宾 《端正好》套曲:“更有这风鬟雾鬢毛女飘飘颻颻样。”《花月痕》第七回:“ 曼云 姓 张 氏,字 彩波 ,年十九岁, 代北 人,风格虽不及 梧仙 ,而风鬟雾鬢,妙丽天然。”2. 形容女子的头发蓬松散乱。 宋 李清照 《永遇乐》词:“如今憔悴,风鬟雾鬢,怕见夜间出去。”★形容妇女的头发非常好看。宋.周邦彦〈减字木兰花.风鬟雾鬓〉词:「风鬟雾鬓,便觉蓬莱三岛近。」《花月痕.第七回》:「曼云姓张氏,字彩波,年十九岁,代北人。风格虽不及梧仙,而风鬟雾鬓,妙丽天然。」也作「雾鬓风鬟」。形容头发蓬松散乱。宋.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词:「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也作「雾鬓风鬟」。 ★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妇女的头发非常好看。宋˙周邦彦˙减字木兰花˙风鬟雾鬓词:风鬟雾鬓,便 觉蓬莱三岛近。花月痕˙第七回:曼云姓张氏,字彩波,年十九岁,代北人。风 格虽不及梧仙,而风鬟雾鬓,妙丽天然。亦作雾鬓风鬟。形容头发蓬松散乱。宋˙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词: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亦作雾鬓风鬟。
1、雾鬓,妙丽天然;裙下双弯,犹令人心醉也。”李清照《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雾鬓。
2、西湖风景最宜慢慢细品,尤其是多雨时节,漫步湖滨,但见烟雨蒙蒙,水天一色,西子湖如西子风鬟雾鬓,若隐若现,更有一种迷人的“朦胧美”。
3、王者就让人拿来纸笔给柳生,让他做《风鬟雾鬓》。
4、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5、可梳裹就风鬟雾鬓的妹儿山的存在是无法抗拒的诱惑,春去秋来,晨昏早晚,寒窗苦读的李明璋总情不自禁地要和妹儿山亲近一番,要为妹儿山泼洒几轴丹青,吟咏几篇诗文。
6、仙女,组织些浪绉波纹,奇哉!山号妹儿,梳裹就风鬟雾鬓,是又可以供游人观览,畅名士之襟怀者也。
7、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8、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9、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10、词中有“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11、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12、便授笔札,令赋《风鬟雾鬓》。
13、清咸丰六年(1856年)前,近华浦中大观楼与华严阁巍然南北对峙,澄碧堂、涌月亭亭台廊榭掩映绿柳碧波,观音寺殿宇禅房鳞次栉比,风鬟雾鬓,香烟氤氲,高人韵士登临无虚日,僧侣游人往来不间断。
14、西湖风景最宜慢慢细品,尤其是多雨时节,漫步湖滨,但见烟雨蒙蒙,水天一色,西子湖如美人风鬟雾鬓,若隐若现,有一种特别迷人的“朦胧美”。余怀还与友人为救顿文出泞淖,前往拜访,此时的顿文“风鬟雾鬓,憔悴可怜”,为谢余怀等人,“援琴而鼓,弹《别凤离鸾》之曲,如猿吟鹃啼,”余怀不忍听下去。
15、这画上的古代美女风鬟雾鬓,超凡脱俗。
16、风鬟雾鬓,青丝蓬松,光彩照人。
17、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
18、冰肌莹彻,美若芙蓉出水,风鬟雾鬓,美若天仙。
19、美若芙蓉出水,风鬟雾鬓,美若天仙。
20、李清照《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雾鬓。
21、一个身穿白色绣着淡粉色的荷花抹胸,腰系百花曳地裙,手挽薄雾烟绿色拖地烟纱,风鬟雾鬓,发中别着珠花簪。眼神有神,眼眉之间点着一抹金调点,撩人心弦,果真是一位绝色佳人!
22、词人在《永遇乐》中曾以“风鬟雾鬓”描绘她的“如今憔悴”。
23、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苯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24、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25、尝刻一秘阁,任熊(一八二o至一八六四)画洛神风鬟雾鬓,眉目端丽,衣褶有吴带当风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