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xià yǔ 基本解释:[Xia Yu] 夏代开国之主。颛顼孙,姓如人氏,其号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称“伯禹”。为有天下之号,史称夏禹,又称“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据传,禹治水,历十年之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国历史上劳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国王●详细解释:◎ 夏禹 Xià-Yǔ[Xia Yu] 夏代开国之主。颛顼孙,姓如人氏,其号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称“伯禹”。为有天下之号,史称夏禹,又称“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据传,禹治水,历十年之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国历史上劳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国王★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也称为「夏后氏」。
1、北齐刘昼《新论?诫盈》:“夏禹一馈而七起,周公一沐而三握发,食不遑饱,沐不及?。
2、按夏禹导河过覃怀,至大?,酾为二渠,一即贝邱西南,河渠书称北过洚水至于大陆者是也。三国?蜀?诸葛亮《黄陵庙记》:“平治洚水,顺遵其道,非神扶助于禹,人力奚能致此耶?
3、禹鼎:夏禹当年治水十六件宝物之一,鼎身铸有无数山妖海怪,洪荒异物,都可飞出。
4、夏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
5、舞阳县地处中原,自夏禹邑始,春秋战国为柏国,战国时改名合伯城,属韩国。
6、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之所以成为千古圣君,就是因为他们对待一切事物都是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因此他们能聚合众多圣哲豪贤的智力睿力勇力作为一己之力量,集合众多圣明高深的见解作为一己之见解,这样的领导自然比那些目空一切、忘乎所以的人强过百倍,在天下难以寻找出对手来。
7、夏朝初年,仪狄用桑叶包饭酿成“酒”献给夏禹。
8、有为夏禹治水遗履不蹑命名的夏履桥,有王羲之为老妪题书扇面的题扇桥,有陆游怀念恋人的春波桥……一座桥一个动人的故事。
9、《寰宇记》上说,莘国,本是姒姓,是夏禹的后代,禹的母亲太姒即此国之女。
10、据《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称:“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以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
11、武王赐我鲜姓,本乃夏禹之后裔姒是,故居山西蒲州,始于安邦定国是也。
12、传为夏禹所创,故称禹步。
13、夏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其門而不入”,沒有這種難以想像的精神,能建立“初奠山川”的偉業嗎?社會上確實需要這洋“迷”的壹族,才能加速歷史的進程。
14、感夏禹之防微,悟仪氏之见疏。
15、夏禹承帝舜之制,也五岁一巡狩。
16、禹鼎:又称九鼎,夏禹所铸,象征国家主权。
17、鉴茅茨於陶唐,察卑宫於夏禹。
18、因此,是夏禹时期的仪狄酿造了酒,距今有4100多年的历史。
19、夏禹事唐,时职任司空,娶涂山国女,急于治水,历辛壬癸甲,四日发祥而生启。
20、桓子《新论》曰:‘夏禹之时,鸿水??。
21、晋?王嘉《拾遗记?夏禹》:“尧命夏鲧治水,九载无绩。
22、夏禹军团兵强马壮,应该不会容忍虬龙军在自己的地盘上补给才对啊?莫非……欧恩二殿下跟越珞一样,都在勾结虬龙军?
23、再者,羌人,是古代藏族的先民之一,羌又称“发羌”,“发”字在古代的音读如“博”(现在广东一带读八如博),而“博”正是藏族人的自称(bo),“西羌”是东部古汉人对古藏人的称呼,而藏人称东方为“夏”,故“夏禹可称为羌人东方的“禹”。
24、帝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下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在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禹践天子位,是为夏禹。
25、千百年来夏禹书无任何识别出的释文流传下来,所以被称未界千古之谜;甚至赋予神话般的传说,更加增添了它的不可辨认的神秘色彩。、政协副主席梁春禄,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副主任云秀梅等省部级领导,国家卫生部卫生执法监督局赵同刚局长,全国政协机关服务局刘宗禹书记等部委领导以及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郁德水等理事和民族医药专家出席了大会。
26、《魏书?李彪传》:“故夏禹卑宫室而恶衣服,殷汤寝黄屋而乘辂舆,此示俭於后王。
27、玄又议复肉刑,琳之以为:「唐、虞象刑,夏禹立辟,盖淳薄既异,致化实同,宽猛相济,惟变所适。
28、狄仁杰针对当时吴、楚多淫词的弊俗,奏请焚毁祠庙1700余所,唯留夏禹、吴太怕、季札、伍员四祠,减轻了江南人民的负担。他主张简化繁琐的封建礼仪,改革社会弊俗,“尝约先儒礼论酌立丧祭仪式,又疾女子裹足为弊俗,请禁未果,皆自行於家”。
29、最早出自清夏禹铸幼科铁镜。
30、兴曰:“殷汤、夏禹德冠百王,然犹顺守谦冲,未居崇极,况朕寡昧,安可以处之哉!
31、夏禹以功有天下,夏桀以虐失天下。
32、夏禹快步上前居于下方,恭敬地站着问伯成子高道:“当年尧统治天下,先生立为诸侯。
33、禹步致灵》以申明之,曰:“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以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
34、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
35、武王赐我鲜姓,本乃夏禹之后裔姒氏,故居山西蒲州,始于安邦定国是也。
36、《拾遗记?夏禹》:“若夫茫茫禹迹,杳漠神源,非末俗所能推辨矣。
37、下部释文共645字,大致记述了自夏禹到南宋的历代版图变迁情况。
38、夏本记》记载:“夏禹导山三条四列,导水九州......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导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
39、根据这些资料不难发现汉代初期曾流传的所谓“古六历”并不是黄帝、颛顼、夏禹等人编订的,而是周朝末期的托古伪造的。
40、之号,史称夏禹,又称“夏后氏”。
41、最要者开始说虞、夏、商、周四代相承,其始祖神是虞幕、夏禹、商契、周弃,以及每代必祭的几名宗祖神;齐、楚、秦的宗祖神亦提出;排出黄帝、炎帝、共工、太■(昊)、少■、颛顼前后相承的古帝名次,以及他们的一些遗墟所在;又有与尧、舜族相联合的高阳氏、高辛氏后裔十六族,以及与尧、舜族作斗争的帝鸿氏、少昊氏、颛顼氏、缙云氏后裔四个族。
42、自中国黄帝时期容成氏建正于孟春以作历以来,至夏禹时代颁于邦国以曰“夏历”而敬授民时从未失序也。
43、启母阙有两方铭文,均在西阙北面,一方为开母庙阙铭,篆书,前12行为题名,后24行为四言颂辞和仿楚辞体裁的赋,记述夏禹及其父鲧治水的故事和赞扬启母的功绩。《诗经》作品主要为四言体,篇幅不大,以重章迭句的形式构成,屈原的楚辞作品则为长句,大量使
44、后来,防风氏被大禹在茅山杀害,防风的手下赶到茅山去,将防风的尸骨偷偷运了回来,葬在太湖南岸,为了防止夏禹追究防风尸体的下落就将葬防风氏之坟,称为“汪芒氏坟”,防风氏部落也常被称为“汪芒部落”。
45、而任夷陵县令的欧阳修,只相信禹王开山之功,不信神牛凿峡之说,所以他将“黄牛庙”改名“黄陵庙”,庙中祭祀的黄牛神改为祭祀夏禹王。
46、’遂於官社后立官稷,以夏禹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
47、四年曾被设县,夏禹治水留下过足迹,万代陶宋事业发祥地,清代“学究天人”王锡阐、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施则敬和“两弹一星”功勋杨嘉墀的家乡,国际篮坛巨星姚明的祖籍。
48、朱长祚也说:“窃观一刑余之人,而天下贡谀献媚,人心昧理之徒翕然附和而崇敬之,称其功如周召(周公召公),颂其德如禹汤(夏禹成汤),以致遍地立祠,设像而祝厘焉。
49、王指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
50、从大禹陵进入禹庙区,依次为照壁、午门(包括宰牲房、斋宿房)、拜厅(包括碑房)、窆石亭、大殿。然则自夏禹以至梦窗,其为时已有三千余年,则其窆石之早已莓苔遍布,断裂斑剥,固属理所当然者矣。
51、三合乡方圆百里为夏禹时代治水英雄防风汪芒氏故国。
52、思夏禹之卑宫,慕有虞之土阶。
53、相传夏朝时,夏禹封炎帝的后代于台(今辽宁省朝阳市),时称为墨台氏,而后来简化为墨氏。
54、碑高3.9米,刻77字,内容为歌颂大禹治水之功,字体奇古,碑文传为夏禹治水时所刻,应是谬传。
55、据传这两个都很有讲究,说是取禹王为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之首,位居九五(指帝王)之尊,祭奠九州永垂千古之意。
56、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纪念夏禹治水功绩,曾在此先后建了夏禹祠、涂后祠,并塑有夏禹和涂后的塑像,立有禹王治水碑,以为纪念。
57、夏禹原让位于“百虫将军”伯益,但为儿子夏启夺权,启有太康、仲康和少康三子,不断发生王位之争,到禹的第六代孙夏杼时政局统一,国力强盛,他曾率部南下寻根,至浙西、驻骅金斗山东南延峦妙峰一带,故这一带山称之为杼山。
58、这位名叫王永波的酷似我们毛爷爷的中年男子,滔滔不绝的对着自己的第一弟子讲述着关于轩辕夏禹剑的一切事情。
59、夏禹不强迫伯成子高出来做官,是为了成全他的节操;孔子不向子夏借伞,是为了掩饰子夏的缺点;近时诸葛亮不逼迫徐庶投奔蜀汉,华歆不硬要管宁接受卿相的位子,以上这些人才可以说始终如一,是真正相互了解的好朋友。
60、请公入瓮,周兴自作其孽;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
61、姒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
62、一片甲骨惊世界”,自1899年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后,学者曾认为:“甲骨显世,可望补上商史资料之不足,而且可上推到夏禹时代。
63、夏禹姒文命1涂山氏待查元妃待查生夏启。
64、云邱,自三代起就是唐尧、虞舜和夏禹的望岳。
65、当地传说青台为夏禹时筑,是涂止氏望夫之处,夏桀玩乐之地。
66、《拾遗记?夏禹》附南朝梁萧绮录:“若夫茫茫禹迹,杳漠神源,非末俗所能推辨矣。
67、马麟传世作品有《层叠冰绡图》轴,绢本,设色,纵101.7厘米,横49.6厘米,《橘绿图》册页现均藏故宫博物院;《梅花图》册页藏上海唐云先生大石斋;《静听松风图》轴、《芳雨春霁图》册页、《暮雪寒禽图》册页、《暗香疏影图》册页、《夏禹王像》轴等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夕阳秋色图》轴,绢本,设色,为宋理宗赵昀赐周汉公主之物,藏日本根津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