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哲:wǎngzh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先哲;前贤。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明文徵明《游幻住庵》诗:“兴怀往哲悲陈迹,每列空门损世情。”《诗刊》1978年第1期:“不师往哲学奸邪,妄詆先贤皆败类。”★前贤。《晋书.卷五五.夏侯湛等传.赞曰》:「才高位卑,往哲攸叹。」《文选.沈约.奏弹王源》:「往哲格言,薰莸不杂,闻之前典。」
1、王謇《续补藏书纪事诗》中称他:“乡邦文献所惟系,兀兀穷年往哲稿”。
2、譬如点,尽管可以在往哲作品里看到其变化奥秘与代代相传,在黄宾虹之前,却找不到任何文字表述。
3、今望苍苍色,徒兴往哲思。
4、香艳、武林往哲、微波榭、豫章、适园、关中、甘雨亭、结一卢、蕙风、长恩、太昆先哲、随庵、昭代、芋园、鹤寿堂、小石山房、食旧堂、知服斋、当归草堂、心矩、天苏阁、又满楼、邃雅斋、静园、常州先哲、忏花庵、小榔?、武林掌故、观象卢、求恕斋、咫园、双?、上海、刻鹄斋、观自得、朴学、房山、湖海楼(续)、艺苑、吴兴、广东、槐卢、积学斋、择是居、清代学术、沧海、古书、观古阁、屏卢、怡兰堂、宋人集、辽海、聚学轩、崇文、续古逸、万园、邈园、沔阳、湖州、益雅堂、黔南、百川、传砚斋、三长物、粤十三家、三怡堂、正谊斋、邵武徐氏、续金华、南菁、聚德堂、明辨斋、说钤、檀几、涉园、壁经堂、云南、有福读书、陶社、湖南、江阴、颐志斋、?斋、观古堂、风雨楼秘芨、十经斋遗书、广雅、绍兴先正、永嘉、青照堂、山右、湖北先正、浦城、留馀、慎始基、松邻、云自在?、受经、求实、张氏适园、拣亭、携李、对树、纂喜庐、枕碧、文渊、虞山、晨风、花雨楼、啸园、翠琅阡、北平图书、雪堂、吉石庵、宸翰、百爵、藕香、殷礼等共148种,依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重新排比顺序,将编印丛书总目、分类目录、书名和作者索引汇刊一册,以便学者对照查索。
5、往哲遗香火,聚英托地灵。
6、继《丛书集成新编》完成後,承海内外学者建议,并顾及读者精力与财源考虑再三,以是清代以後汇刻诸丛书,仍以罕见,实用者为主,其丛书名称简列於下:敬乡楼、安徽、西学富强、贵池、蛰园、诒经堂、晋石厂、念劬卢、蓉城仙馆、半厅、?村、荔墙、集虚草堂、台州、南陵先哲、月河精舍、清隐山房、百子、灵峰草堂、四明、?园、喜咏轩、木犀轩、古棠书屋、正觉楼、清倾堂、振绮堂、仙居、玉简、海源阁、香艳、武林往哲、微波榭、豫章、适园、关中、甘雨亭、结一卢、蕙风、长恩、太昆先哲、随庵、昭代、芋园、鹤寿堂、小石山房、食旧堂、知服斋、当归草堂、心矩、天苏阁、又满楼、邃雅斋、静园、常州先哲、忏花庵、小榔?、武林掌故、观象卢、求恕斋、咫园、双?、上海、刻鹄斋、观自得、朴学、房山、湖海楼(续)、艺苑、吴兴、广东、槐卢、积学斋、择是居、清代学术、沧海、古书、观古阁、屏卢、怡兰堂、宋人集、辽海、聚学轩、崇文、续古逸、万园、邈园、沔阳、湖州、益雅堂、黔南、百川、传砚斋、三长物、粤十三家、三怡堂、正谊斋、邵武徐氏、续金华、南菁、聚德堂、明辨斋、说钤、檀几、涉园、壁经堂、云南、有福读书、陶社、湖南、江阴、颐志斋、?斋、观古堂、风雨楼秘芨、十经斋遗书、广雅、绍兴先正、永嘉、青照堂、山右、湖北先正、浦城、留馀、慎始基、松邻、云自在?、受经、求实、张氏适园、拣亭、携李、对树、纂喜庐、枕碧、文渊、虞山、晨风、花雨楼、啸园、翠琅阡、北平图书、雪堂、吉石庵、宸翰、百爵、藕香、殷礼等共148种,依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重新排比顺序,将编印丛书总目、分类目录、书名和作者索引汇刊一册,以便学者对照查索。
7、清识过人,至如往哲微言,《五经》奥义,先儒未悟者,绾一览究其精理。
8、文翰文翰诏徵仲吴中往哲,如公之博鉴,雅步艺苑者,宜冠林壑矣。
9、【出处】唐?张?《龙筋凤髓判?左右骁卫》:“重人贱畜,往哲之嘉猷;救死扶危,明王之盛事。
10、精绘事,笔墨苍秀,追踪往哲。
11、出处《南史?陈伯之传》:“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
12、苍崖飞羽,缅先贤之高畅;青莲藏真,思往哲之纾宽。
13、追思往哲,何如把钓严公,高节清风。
14、工篆隶,西泠印社仰贤亭有长联,乃丁立中撰,而由辛壶所书者,联云:『诵印人传记,如龙泓之雄浑、鹤田之渊懿、完白之清奇,自子行铁笔後各具丰裁,固不囿两浙专家,集同好讨论一堂,洵能绍秦汉先型、斯冰遗法;考西湖志乘,若君复作水亭、嗣臬作书楼、东坡作石室,於乐天竹阁侧别开幽胜,更卜筑数椽精舍,继往哲重联八社,允足助林泉逸兴、唐宋风流。
15、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16、闽之闻儒往哲,若罗豫章、李延平,宜侑祭于瞽宗者,并次第而疏请之。
17、是时梁有敬翔,燕有马郁,华州有李巨川,荆南有郑准,《唐新纂》云:郑准,士族,未第时,佐荆门上欲莲幕,飞书走檄,不让古人,秉直去邪,无惭往哲,考准为成?书记,?封上谷郡王。
18、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忧古道之不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伤往哲之益远也。
19、李大钊《民彝与政治》:“盖尝远稽列国,近证宗邦,知民彝之?蔽,自由之屈束,每於历史传说,往哲前贤,积久累厚之群为尤甚焉。
20、著有《?李往哲续编》1卷、《?真堂集》。
21、谅以齐晖《二南》,同规往哲。
22、【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也。
23、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忧古道之不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伤往哲之益远也。
24、出处:《南史?陈伯之传》:“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
25、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
26、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