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蕊:làngru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浪蘂”。1.盛开的花。宋叶适《北斋》诗之二:“幽深容浪蘂,润泽长芳荄。”2.不结实的花。喻指爱情不真挚、不专一。明梅鼎祚《玉合记·投合》:“浮踪虽浪蕊,薄命叹飞蓬。”★亦作浪蘥。
1、浪蕊浮花不辨春,归来方识岁寒人。
2、元兰楚芳《粉蝶儿》套曲:“浮花浪蕊我也多曾见,不似这风流的业?。
3、《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4、图中那几枝饱经秋霜的菊花,把他自题的“西风三径近秋期,闲看山童理菊枝,浪蕊浮花都剪却,刚留几朵傲霜枝”这首诗的意境作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5、《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记》,1983年。
6、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7、倡条冶叶,姹紫嫣红,恰一副摧兰折玉伴暗香;浮花浪蕊弄疏影。
8、灵木山脉某处,此处佳木葱茏,绿意盎然,些许叫不出名的野花点缀于绿荫之中,浮花浪蕊之中几只宛蝶游离于花木之上,此番景象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9、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这十六年中,上门提亲者如过江之鲫,可她所见的,不过是些浮花浪蕊、轻薄浅俗之流。
10、似这等浪蕊闲花,也不是久长计。
11、【浮花浪蕊】指寻常的花草。
12、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这是美人观花引起的感触和情思。
13、使用浮花浪蕊降低目标的内力值的40%转换为自身的内力值。
14、【好观音煞】是写这个男人有时被友人邀去寻花问柳借以消愁,但对浪蕊浮花又难以消除他思念的愁思。
15、1983年,皇冠版《惘然记》推出,张爱玲又在序中谈到《色?戒》、《相见欢》和《浮花浪蕊》:“这三个小故事都曾经使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写这么些年,甚至只想到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与改写的历程,一点都不觉得这其间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
16、明梁辰鱼《浣纱记?寄子》:“谁道做浮花浪蕊?
17、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18、【耍孩儿】浮花浪蕊我也多曾见,不似这风流的业冤。
19、浪蕊浮花空满眼,愁眉不展长颦。
20、〕“乳燕飞华屋”词中,那位被比作石榴花,要待“浮花浪蕊都尽”方显出“伴君幽独”的品格的女子,则是一个清高坚贞的形象。
21、对着浪蕊浮花懒回首,怏怏归来,原不饮杯中酒。
22、【浮花浪?】亦作“浮花浪蕊”。
23、一般来说,遗作是指该作者生前完成或未完的最後一部作品,而《同学少年都不贱》(下简称《同》)这部小说并非是张爱玲生前最後著作的一部作品,而是「本该与《色,戒》,《浮花浪蕊》等同时面世的」(简体版《同》序,P.7)。
24、他的《贺新凉?夏景》后片,就是写榴花的:“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25、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26、如此评介:“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27、此与苏轼《贺新郎》“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同一意境。
28、这不与“浮花浪蕊”为伍的榴花,也即是女主人公的象征。
29、唐韩愈《杏花》:“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30、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31、好花移买自嫌贫,浪蕊空多未许春。
32、图中那几枝饱经秋霜的菊花,把他自题的“西风三径近秋期,闲看山童理菊枝,浪蕊浮花都剪却,刚留几朵傲霜枝”这首诗的意境作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33、能够在鱼龙混杂权势复杂的社交场所周转自如的??无论男子还是女子,都不会是干净的,这想必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有几个人能做到入世不染尘呢,滚滚红尘翻几番,浮花浪蕊,总要沾染滴溅上几朵,在袖襟间开的灿烂酴?。
34、唐韩愈《杏花》:“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这不与“浮花浪蕊”为伍的榴花,也即是女主人公的象征。
35、从这两篇看,无论从结构的精巧还是语言的魅惑力来看,封锁似乎都强过浪蕊浮花。
36、张爱的小说《浪蕊浮花》,是意识流的碎片。
37、张爱的《浪蕊浮花》,就是这意识流的碎片。
38、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39、他们不是姗姗来迟的归人,却也从来不是那个看尽浮花浪蕊的悠闲过客。
40、满筠筐、浮花浪蕊。
41、亦作“浮花浪蕊”。
42、秋日山岚微凉,百花凋谢,星辰蒙幻若雾,我说,秋来了,李府的花都谢了吧。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独幽。沉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