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xiū zh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同“脩志”。谓培养高尚的志向。
1、关于第二轮修志的再思考
2、郭守真自24岁出家辽东,一生学道、修道、悟道、传道近80载,卓坚殚力,玉汝于成,终于使九顶铁刹山名扬四海,使三教堂(太清宫)成为道教一方丛林。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饶老任潮州修志会主任,主持纂修新的《潮州志》,又邀蔡老为修志会秘书,蔡老竭心殚力,拓植耕耘,又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史知识。
3、修志过程中统计资料运用的有关问题
4、民国二十三年(1934),绍兴成立修志委员会,作为社会名流的戚扬也名列其中,后又参加绍兴“十老会”,有《十老会纪事》。
5、2月,县长余启谋主持开始重修《开平县志》,设县修志局。
6、次列府及属县疆域、城池图十四幅,总目和修志姓氏。
7、1990年被评为海南省修志先进工作者。
8、同治七年(1868),鄞县开志馆修志,被聘为主纂,”发凡起例,总持大纲,编辑讨论,则属诸同事任之。
9、济南五卅惨案时返泰,继续编修志书。
10、逝世之年,还为广西巡抚林富主修、黄佐纂修的《广西通志》作序,指出修志目的,在于“酌古准今,施于政教,兴化善俗,御患安民”;在志书的体例篇目上,主张“因旧为新,删繁撮要”。
11、记与戴东原论修志》:“笔削之例至严,极於《春秋》;其所诛贬,极於乱臣贼子。
12、浅析年鉴对第二轮修志的影响
13、1917年,东台县建修志局,被聘为协纂。
14、周党从昏迷中醒来后顿悟,再次出走,潜心编修志书,并且名声日显。
15、获省修志先进工者称号。吴新,男,1949年12月生,江西省修水县人。
16、还有元稹在制图中提出“细大无遗”“纤细必载”以及详细占有资料,这些理论至今仍被修志者奉为圭臬。
17、总纂何子贞(名绍基)于修志之事绝不一问,柘唐(丁晏)师年老健忘,亦未尝属笔也。
18、是时兵荒马乱,书院和各种公共场所都成了屯兵之所,为寻安身修志之地,承浩公几经“挟策抱牍,狼狈迁居”,最后栖身寺庙一角,历时一年零八个月,于1931年8月成稿。
19、纵观我国历史,历代统治者大都重视修志用志。
20、无锡同济医疗美容医院拥有强大中外整形美容名医团,由在无锡唯一注册的韩国专家廉乐天和中国青年科学家修志复博士领衔的上海、北京等地专家能满足爱美人士做各种整形手术和修复手术。
21、修志的整个工作是在山西通志局的具体领导下进行的。
22、嘉靖十一年(1532)云南布政使高公韶修《云南通志》时,他正在大理,高公韶聘请他至昆明参加修志,住在武侯祠里。
24、修志过程中统计资料运
25、但同时也存在部门和市县重视不够,工作经费不足,修志人员缺乏、不稳定;编纂不规范,志稿质量参差不齐;修志工作协调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26、第二轮修志应重视庙会文化的记述
27、时南北军阀混战,三移修志场所,持之以恒,三年而成。
28、被推荐为赣县修志局总纂。
29、今大功告成,览志思功,修志人员筚路蓝缕、擘肌分理之勤苦,探颐索隐、善善从长之精神,充溢于字里行间,他们的辛勤劳动为上虞地方文献奉一圭臬,为社会主义新县志添一珍藏。
30、盛世的修史与修志往往是同步的。
31、1931年,任泰县修志局委员兼编纂,分纂《泰县志》教育与武备。
32、特区政府行政长官董建华及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对于筹办香港地方志均表示支持。摘要地方志工作继第一轮修志在全国先后完成之后,第二轮修志也相继在全国展开,有不少续志问世,其中也不乏上乘之作。
33、张成宪:字监先,举人;张梦蛟之孙,康熙辛酉科亚魁(公元一六八一年),有文《祝余侯华诞序》《瑞禾颂》《传色绅修志引》传世。
34、陆炳麟因熟悉川沙故实,修志中疑难之处时时被扣问,黄炎培称之为“川沙之活字典”。
35、当时乾隆皇帝诏令天下修志,各省、县等都设志局进行编撰。
36、1996年获海南省修志先进工作者称号。
37、地方志期刊如何处理好为修志服务与面向其他有关读者的关系
38、1993年被评为四川省修志先进工作者。
39、1924年,领花县修志局局长衔主持重修《花县志》。
40、关于第二轮修志的再思考你在第二轮第一迎风段的航线太捧了?
41、修志修德修吾身,律人律己律遵行。读古读今读经典,赋诗赋词赋短信。敬礼敬师敬长辈,爱国爱家蕴爱心。求真求实求创新,传颂传播传文明!
42、《八千卷楼书目》著录顺治问《柘城县志》一种,二卷,署名郭金鼎,存此待考.此县于明清两代共修志六种,存四佚二。
43、自隋、唐确立史志官修制度以来,历代都把修志作为一种官职、官责,并颁布政令对修志进行统一规范。
44、关于提高续修志书质量的若干思考
45、总结《秦安县志》编修的过程与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总结本届修志经验和教训。
46、现任内蒙古科右前旗党史地方志局局长。志局任职,编史修志。
47、次年,为利用自己藏书供修志所用,志局移至水北阁。望狭志局,守此而已;虽屡蒙祥瑞,当之战惶,五色无主。
48、这些是我们编史修志的珍贵资料。
49、修志人似未睹原书而录。
50、《再辞张郡侯修志书》:“不然,则见闻固陋。
51、1914年,受聘为上海县修志局分纂,编修《上海县续志》。
52、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周钟?任诸罗县事,由于旧的府志简略且所记载的大多为早年“法制未备”时的景况,而今诸罗县已发展为“薄书期会日以繁,规划营造日以多,声明文物日以盛”,因此有修志以“信今而传后”的必要。
53、是时,编辑室仅有3名专职修志人员。
54、吕调元在民国8年任安徽省长时,曾通令各县修志,以备省志甄录,并自任太湖志局总裁。
55、奚侗还曾于民国22年受聘当涂修志局,参与编辑《当涂县志》。
56、如卷一方舆沿革表第一日归德府,不足四百字,征引典籍凡二十一种之多,此方志学考据派之特点,所谓无征不信,非如此不足以取信于人,此固不无可议处,但较之修志中之信口开河者,实不可同日而语。
57、作史修志,所据亦都是所谓“正史”材料,而老百姓流传口头民间的,则统统斥之为“野史”,上不得台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