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墙:xiāoqiáng 基本解释:[screenwallfacingthegateofaChinesehouse——interior]面对国君宫门的小墙。一名“塞门”,又称“屏”。臣至此屏,便会肃然起敬。萧通“肃”。比喻内部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祸起萧墙●详细解释:1.萧,通“肃”。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顓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唐白行简《李娃传》:“乃引至萧墙间,见一姥垂白上僂,即娃母也。”2.萧,通“肃”。指垣墙。3.萧,通“肃”。借指内部。《韩非子·用人》:“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於远境。”《后汉书·刘虞传》:“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宋陆游《德勋庙碑》:“萧墙衅起,羣公喑拱,公则唱勤王復辟之大策。”郁达夫《感时》诗:“谋倾孤注终无补,乱到萧墙岂易平?”★◎萧墙xiāoqiáng[screenwallfacingthegateofaChinesehouse——interior]面对国君宫门的小墙。一名“塞门”,又称“屏”。臣至此屏,便会肃然起敬。萧通“肃”。比喻内部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祸起萧墙★①当门而立的小墙引至萧墙间,见一姥垂白上偻,即娃母也。②比喻内部萧墙衅起|兵起萧墙,非国之利。
1、一大家人个个心怀异志,终于祸起萧墙,发生财产纠纷。
2、七却不料祸起萧墙,张女美蓉屡屡纠缠,老爷无意看见,误解怪罪,谋杀无辜,负屈含冤深矣!但求你胡振仗义救我到底,终生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3、一旦祸起萧墙、党争伐异,前线将帅必定疑虑重重,覆亡无日矣!!……
4、二清洗社会衰败和垂死的成分。不过,每一个中国人,帝王也好,起义领袖也好,革命者也好,都自认是炎黄子孙,都声明要继承华夏遗产。谁也不想祸起萧墙,自挖墙脚。每当危机之秋,人人都争相救国。
5、五你二娘这些年服侍得我很好,但此人妒心过重,若没我压着,必酿萧墙之祸,断不能留。
6、二百以前的萧墙,害怕被开除,可是,现在的萧墙会害怕么?这大学的知识,在萧墙的眼里,根本不值一提!萧墙问道:“为什么要开除我?”。
7、清洗社会衰败和垂死的成分。不过,每一个中国人,帝王也好,起义领袖也好,革命者也好,都自认是炎黄子孙,都声明要继承华夏遗产。谁也不想祸起萧墙,自挖墙脚。每当危机之秋,人人都争相救国。
8、隋朝末年皇帝昏庸,奸臣当道,以致祸起萧墙,终于步上灭亡之途。
9、一大家人个个心怀异志,终于祸起萧墙,发生财产纠纷。
10、谁也不想祸起萧墙,自挖墙脚。
11、妻子挟带家私出逃,做丈夫的只得叹息说:萧墙之祸,谁料得到呢!
12、这个工作团队因为成员彼此互不信任,祸起萧墙,终于解散了。
13、一百二故权利深者,不在山海,在朝廷;一家害百家,在萧墙,而不在朐邴也。
14、到了后期,太平天国君臣猜忌,祸起萧墙,终于导致了它的失败。
15、清洗社会衰败和垂死的成分。不过,每一个中国人,帝王也好,起义领袖也好,革命者也好,都自认是炎黄子孙,都声明要继承华夏遗产。谁也不想祸起萧墙,自挖墙脚。每当危机之秋,人人都争相救国。
16、到了后期,太平天国君臣猜忌,祸起萧墙,终于导致了它的失败。
17、妻子挟带家私出逃,做丈夫的只得叹息说:萧墙之祸,谁料得到呢!
18、封建时代,祸起萧墙的事时有发生。
19、另外,在社会上,两极分化、贪污腐败、黑恶势力、制假贩假、***、*博吸*、工人下岗、经济问题……中国的前途何在?攘外必先安内!季孙之忧,萧墙之祸。
20、第十四章萧墙祸起其实,陆家宇来之前有所准备,他想:“只要是自己没贪没占,终究会有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之时的。
21、剩下的几个则搞分裂,一派拥护袁谭,一派拥护袁尚,萧墙祸起,自相残杀,最后同归于尽。
22、最近爆发的盗领案,经查证竟是祸起萧墙,系由银行员工所为。
23、可怜的老人,从我们祸起萧墙到现在将他放在木屋里等死,他从未说过一句惊讶、埋怨或害怕的话。
24、这位富豪死后,子孙因争夺财产,竟酿成命案,真是祸起萧墙啊!
25、他没想到祸起萧墙,在他们内部出现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