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lǐyí 基本解释:[etiquett;rite;ritual]礼节和仪式●详细解释:礼节和仪式。《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史记·礼书》:“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北齐书·皇甫和传》:“及长,深沉有雅量,尤明礼仪。”★◎礼仪lǐyí[etiquett;rite;ritual]礼节和仪式★ 「礼仪」是人类表示虔敬的形式,包括仪态和动作;从原始的宗教意识表现在所敬事的神只或任何偶像中,各有表示虔敬的仪式,率皆以肃穆为旨;至各种宗教建立后,遂各有礼敬的仪式,流传既久,固定不变。至人类文化进步到形成社会制度后,人与人相处,也建立了互相礼敬的仪式,一方面表示尊重对方;一方面促进互助合作,且增加人和人间的情谊,于是在宗教仪式之外,又形成了社会礼仪,如两人相见时互相为礼的动作和寒暄之类,积久成为风尚。 中国是把宗教礼仪之敬神转移为敬祖,再广泛的成为敬人的最早的国家。据传自纪元前一千余年前周公制礼,是将礼制度化的开始,现在犹存的〔周礼〕多是政治方面的礼仪,其中在教育方面,以礼教人占了极大部分;其次现存的〔仪礼〕对礼的动作仪式,举述最为详尽;至于〔礼记〕则除了举述多种礼仪之外,并阐明礼仪的义理,学者视为「礼经」,流传三千年,中国遂有「礼义」之邦的称号。从孔子以来,把礼仪视为人把自己从野蛮晋升到文明的表徵,也是人使自己从没有价值的自然人转变为有崇高人格价值的方式,甚至认为人而无礼,便失去了生命意义。 在西学东渐之初,有人惑于西方的强盛,因而唾弃中华文化,礼是当时最受到诟病的一项。不过中华礼仪在开始建立时,也自有其理论根据,不可不知。 高明教授在〔礼学新探〕中举出了「礼」的三种意义:「第一,礼是宜乎履行的;第二,礼是合乎道理的;第三,礼是体乎人情的。」就礼是实践履行说,〔说文〕本就训「礼」为「履」;孔子曾说:「言而履之,礼也。」(〔礼记·仲尼燕居〕)荀子也说:「礼者,人之所履也。」(〔大略篇〕)〔礼记乐记〕中说:「礼自外作」,又说:「礼也者,动于外者也。」都在指出礼是外在行为的表现,当然是见于行动之中的。就礼是合乎道理说,孔子有「礼也者,理也。」(〔仲尼燕居〕)荀子也说:「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论篇〕)我国先哲最重视道和理,〔周易〕中已有天道、地道、人道之说,也可延伸说有天理、地理和人理,而人理就是体。就礼是体乎人情说,〔礼记礼运〕中的一段话,表示的最明白,即:「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在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又:「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舍礼何以治之?」从这一方面说,人有与生俱来的情感作用,是先哲知之极稔的,所以情感作用是无法避免的,但若听凭情感任意发作,必致天下大乱,用礼来「节情」,使情感表现出来适如其分,不伤害别人,也表示自己的修养,是礼的主要功能。〔礼记曲礼〕中说:「礼不妄说人,不辞费。」「说」同悦,即依礼、不随便取悦(讨好)别人,也不多说话;又说:「礼不踰节,不侵侮,不好狎」。「踰节」简单的说是「过分」,「狎」是过于亲昵,因而失去敬重之意,这三种表现,就人情而言,恐怕都是不能为别人忍受的。此外古时「仪」同「义」,所以常见「礼义」连用,「义」字最简明的解释,一为「宜」(〔礼记·祭义〕:义者,宜此者也。)一为「正」,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中说:「义在正我,不在正人。」用在和礼并用时,最为贴切。 人和人交往时的礼仪,并非中国所独有,世界上文化进步的民族,除了宗教性质的仪式外,都有社会性的礼仪,如饮食时的餐桌礼仪,是最普遍的一种;其次是相见时的礼仪,让路的礼仪;至于政治方面上级与下级之间,两国首领和外交使节之间,更有不可少的礼仪。礼仪的本质,代表人类文化的进步,使人和人之间,互相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谦让与平和,故而「有礼」代表有文化品质,「无礼」表示野蛮;尊敬别人,在根本上乃是出于自尊。自尊者必然尊人,尊人可以避免因无礼而自取其辱;这是人在教育过程中所必须学习的。--作者:贾馥茗★礼节的规范与仪式。【造句】到外国旅游时,要留意各地不同的礼仪,以免贻笑大方。★礼节的规范与仪式。如:「外交礼仪」。《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
1、亚运会开幕式上,温文尔雅的礼仪小姐给中外来宾留下美好的印象。
2、这不禁让人想起苏州复兴私塾曾于早前开办“淑女班”,目的是培养古典淑女型女子,开办的科目较为传统,包括礼仪、女红等。
3、你必须让步、宽恕、随和、温厚、同情、谦卑,总是使你人生的小礼仪、深切的行动、温存、快乐、鼓励的话语常保清爽。
4、文化习惯、文化差异、当地礼仪和风俗:即使你怀着良好的意愿,这些文化陷阱也可能让你的环球旅游险象环生。
5、沟通消除隔阂,信任融化壁垒。善良汇聚力量,爱心创造价值。感恩丰富生活,充实带动心情。礼仪彰显素质,文明体现修养。高尚增添情趣,包容造就和谐!
6、忽然,礼仪官宣布比舞开始,众人便皆敛声屏气。
7、文明礼貌记心中,言行举止须注重,文明短信塑修养,修身律己不放松。现代礼仪有新意,传统美德须尊重,歪风恶习不能有,诚实守信树新风。
8、二我遵照指示向渔民们奉上带来的鱼,渔民们按照传统礼仪向我回敬了“苏联红”伏特加。
9、重阳登高举目望,风清云淡精神爽。扶老助困人称颂,中华敬老好风尚。志愿服务爱心献,传承美德礼仪邦。老有所乐心舒畅,浓浓秋色醉夕阳!
10、所以,透析体育舞蹈礼仪深层次的文化特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观众,是非常必要的。
11、他们二人,在神面前都是义人,遵行主的一切诫命礼仪,没有可指摘的。
12、文明礼仪,庄重大方;文明微笑,和蔼温馨;文明正气,刚直不阿;文明诚信,人品高尚;文明举动,创建美好;文明奉献,光明灿烂;文明中华,盛世辉煌!
13、诏书要求既是父亲又是摄政王的醇亲王载沣陪伴溥仪参加这场冗长、可怕、任何3岁孩子都费解的礼仪。
14、中国是礼仪之邦,心地要善良,别忘救死扶伤;心中有阳光,弱小贫困咱得帮;爱心做导航,危难残疾咱要帮;中国助残日,人人加入“快乐帮”,传递爱心正能量,幸福生活更吉祥!
15、创绿环保,创美家园;创倡低碳,创节能源;创行礼仪,创建文明;创先争优,创出成绩;创正新风,创造和谐;创扬国学,创新博学;创富生活,创强中国!
16、五和风细雨和气美,彬彬有礼文雅美。言谈风趣谦虚美,体态活泼精华美。落落大方自然美,举止活泼情致美。立坐行卧举止美,见多识广礼仪美。
17、对于这些关于筷子的礼仪,你知道多少呢?
18、培育礼仪员工,创造团队精神。
19、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
20、意思就是如果人不懂得礼仪,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
21、现在的中华大地,早不是您熟悉的那个家弦户诵的礼仪之邦了,地沟油、毒中药、皮鞋奶什么的,五花八门,都是您闻所未闻的。
22、插嘴和争辩也不符合礼仪的要求,别人谈话的时候去插嘴是一种最大的冒犯,因为我们在知道人家将说什么之前就去答复人家,若不是鲁莽愚蠢,也是一种明白表示即对方的话他已经听腻了,不愿对方说下去。约翰·洛克
23、一个吃相很难看的女人,扒饭扒的米粒满天飞,如果漂亮可爱的话,很可能会叫人觉得淘气野蛮粗鲁的可爱,反过来,越是体面英俊的男人在吃饭方面越不能出丑,不能肆意胡为违反公共礼仪。这就是大众对男女要求的不同。
24、她在走上了女强人的道路后,还是摆脱不了人情礼仪的认定和束缚,致使四面八方各种势力的代表人物最后都称颂她,完成了一个忍辱负重的贤惠女性形象。
25、主要的僧院一般支持下面的学科:哲学、教义、礼仪;医学、数学、天文学、占卜;以及鬼神学和鬼神压抑。
26、在基督教的崇拜和礼拜仪式中,有两种主要的典礼仪式叫做圣礼
27、五它能培养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给人以勇敢善战积极进取的竞争个性。
28、一脸微笑,双手勤劳,三行善举,四季礼仪,五好家庭,六倡环保,七守公德,八方和谐,九依法纪,十爱中华,百思进取,千扬正气,万里文明!
29、绿色为墨,文明作纸,和谐当笔,描绘一幅绿色低碳,文明礼仪,幸福和谐的绚美画卷,谱写一曲爱国奉献,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华美乐章,共做文明人。
30、一百四罗勋听了来人报信,着实吃惊不小,可贵族的涵养和恃才放旷的个性不允许他做出有悖礼仪的行为。
31、三不善之念,常怀内疚;不义之举,群起而攻。与其带着陋习出逃,不如循着礼仪上路;与其逃避道德“围捕”,不如让文明倾巢而出。大时代,劲刮文明之风!
32、品山水,赏灵秀,感中华大千和谐。诵诗篇,倡国学,读经典璀璨文明。行低碳,扬新风,当华夏文明使者;讲文明,行礼仪,显盛世万千气象。
33、让理解拂去狂燥的尘土,让宽容滋润荒芜的心田,让爱心流淌感动的清泉,让礼仪树起举止的丰碑,让文明升起心中暖阳。爱无疆,梦想飞翔,文明之花绽放!
34、一百、文明谦和,礼仪周全;文明胸怀,海纳百川;文明诚信,一诺千金;文明帮扶,爱心无限;文明纯洁,一尘不染;文明节义,宁折不弯;文明前程,光辉灿烂!
35、面试礼仪不仅限于临别握手。
36、非难别人,找别人的错处,这和礼仪是直接对立的。
37、据《周礼》,宾礼就是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其名目有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
38、“这是一项礼仪”,他坚持地说。
39、鲁国不愧为“礼仪之邦”,对哀姜仍以国君夫人之礼下葬。
40、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就是个犟男人,而另一部分却纯粹由于礼仪方面的考虑。
41、一百三古代汉族民间屠宰业祭祀行业神张飞,以及农村杀年猪时款待屠夫的饮食礼仪。
42、但1914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重新制定了一套祭天礼仪及祭祀服饰,于当年冬至举行祭天大典。
43、为了维护和谐,他们总是恪守礼仪,不做任何可能使其他人当众受窘的事。
44、二百三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
45、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46、“大运之星”选拔赛由深圳大运会执行委员会举办,旨在选拔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引导员、颁奖礼仪、火炬手、旗手。
47、也许,积极心理学应该关注一下印第安人的冬季赠礼仪式,即把自己最贵重的东西赠送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