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数家珍:rúshùjiāzhēn基本解释:[asifenumeratingone\'sfamilyvaluables—veryfamilliarwithone\'ssubject]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蒙蒲清为一一说明,真正是如数家珍。——郭沫若《洪波曲》●详细解释:像数家藏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事物十分熟悉。清梁章鉅《归田琐记·郑苏年师》:“﹝郑苏年师﹞肆力於学,尤喜读经世有用之书,自《通鑑》、《通考》外,若陆宣公、李忠定……诸公著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父老杂坐,乡里剧谈,某也贤,某也不肖,一一如数家珍。”邹韬奋《萍踪寄语》三一:“他的同事觉得某特殊问题在他定是外行,不料他却能说来如数家珍,引起不少的惊奇。”★◎如数家珍rúshǔjiāzhēn[asifenumeratingone'sfamilyvaluables—veryfamilliarwithone'ssubject]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蒙蒲清为一一说明,真正是如数家珍。——郭沫若《洪波曲》★2.2四、2反义字一、释义好像计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语或本《韩诗外传.卷一》二、1出处※《韩诗外传.卷一》鲁公甫文伯死,其母不哭也。季孙闻之,曰:「公甫文伯之母,贞女也。子死不哭,必有方矣。」使人问焉。对曰:「昔,是子1>也,吾使之事仲尼2>,仲尼去鲁3>,送之,不出鲁郊;赠之,不与家珍。病,不见士之视者;死,不见士之流泪者。死之日,宫女縗絰而从者,十人。此不足于士,而有余于妇人也。吾是以不哭也。」诗曰:「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注解〕(1)是子:指鲁大夫公甫文伯,春秋时鲁国人,生卒年不详。(2)仲尼: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3)鲁:周朝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初由周武王分封给其弟周公旦,后因周公留辅天子而改封周公长子伯禽为鲁侯。辖域包括今天的山东省滋阳县、江苏省沛县及安徽省泗县一带,以曲阜为国都,后为楚国所灭。二、2典故说明「家珍」是指家中珍藏的珠宝。「如数家珍」好像在数自家的珠宝一样,用来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韩诗外传.卷一》中,叙述公甫文伯之母敬姜是个有贤德的女子,但公甫文伯死时她却不哭泣,季孙斯知道了,便派人去问她原因。敬姜回答︰「我曾经叫我这个儿子去侍奉孔子,可是孔子离开鲁国时,他去送行,没有送到城郊;赠送孔子礼物,也没有送家中的珍宝。他生病了,没有士人来探望;死了,也没有士人为他流泪。反而官女穿着丧服跟随他的,有十多人。可见他平时对士人不够周到,却过分宠爱女性,所以我不哭泣。」这个典故用到了「家珍」。至于出现「如数家珍」的书证如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七.凌廷堪》:「君读书破万卷,肄经邃于士礼,披文摘句,寻例析辞,闻者冰释。……地理沿革,官制变置,元史姓氏,有诘之者,从容应答,如数家珍焉。」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四.郑苏年师》:「(郑苏年师)肆力于学,尤喜读经世有用之书,自《通鉴》、《通考》外,若陆宣公、李忠定……诸公着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均是称赞人的学问渊博,应答之间,从容不迫,就好像在叙述家中之事。三、用法语义说明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使用类别用在「言语详尽」的表述上。造句01他只要一谈起电影,就滔滔不绝,如数家珍。02一提到家乡事,奶奶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03他是个音乐迷,聊起古典音乐,如数家珍,令人钦佩。04小孩子围着爷爷,静听他如数家珍地说着田里的趣事。05王小姐在图书馆已工作多年,对馆藏书籍,如数家珍,非常熟悉。06他对国画十分了解,哪个朝代有什麽重要的画作,他都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四、1同意字1.了如指掌2.倒背如流3.滚瓜烂熟四、2反义字1.略知一二★好像在数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造句】画廊老板如数家珍似的为我们介绍每一幅画。目录★好像计数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四.郑苏年师》:「本朝之顾亭林、魏叔子、陆桴亭诸公着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清.田雯《古欢堂杂着.卷二.论五言律诗》:「放翁意摹香山,取材甚广,作态更妍,读去历历落落,如数家珍。」也作「若数家珍」。★修订本参考资料:好像计数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四˙郑苏年师:本朝之顾亭林、魏叔子、陆桴亭诸公着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清˙田雯˙古欢堂杂着˙卷二˙论五言律诗:放翁意摹香山,取材甚广,作态更妍,读去历历落落,如数家珍。亦作若数家珍。★02.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一○》:「(吴大澂)有时判事,亦书大篆,胥吏不能识,持而询问,吴指之如数家珍。」★01.清.田雯《古欢堂集杂着.卷二.论五言律诗》:「放翁意摹香山,取材甚广,作态更妍,读去历历落落,如数家珍,而苦心覃思,体纯格正。」★释义好像计算自家所珍藏的珠宝一样。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语或本《韩诗外传.卷一》。△「一五一十」典源※《韩诗外传.卷一》鲁公甫文伯死,其母不哭也。季孙闻之,曰:「公甫文伯之母,贞女也。子死不哭,必有方矣。」使人问焉。对曰:「昔,是子1>也,吾使之事仲尼2>,仲尼去鲁3>,送之,不出鲁郊;赠之,不与家珍。病,不见士之视者;死,不见士之流泪者。死之日,宫女縗絰而从者,十人。此不足于士,而有余于妇人也。吾是以不哭也。」诗曰:「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1)是子:指鲁大夫公甫文伯,春秋时鲁国人,生卒年不详。(2)仲尼: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3)鲁:周朝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初由周武王分封给其弟周公旦,后因周公留辅天子而改封周公长子伯禽为鲁侯。辖域包括今天的山东省滋阳县、江苏省沛县及安徽省泗县一带,以曲阜为国都,后为楚国所灭。典故说明「家珍」是指家中珍藏的珠宝。「如数家珍」好像在数自家的珠宝一样,用来比喻叙述事物明晰熟练。《韩诗外传.卷一》中,叙述公甫文伯之母敬姜是个有贤德的女子,但公甫文伯死时她却不哭泣,季孙斯知道了,便派人去问她原因。敬姜回答︰「我曾经叫我这个儿子去侍奉孔子,可是孔子离开鲁国时,他去送行,没有送到城郊;赠送孔子礼物,也没有送家中的珍宝。他生病了,没有士人来探望;死了,也没有士人为他流泪。反而官女穿着丧服跟随他的,有十多人。可见他平时对士人不够周到,却过分宠爱女性,所以我不哭泣。」这个典故用到了「家珍」。至于出现「如数家珍」的书证如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七.凌廷堪》:「君读书破万卷,肄经邃于士礼,披文摘句,寻例析辞,闻者冰释。……地理沿革,官制变置,元史姓氏,有诘之者,从容应答,如数家珍焉。」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四.郑苏年师》:「(郑苏年师)肆力于学,尤喜读经世有用之书,自《通鉴》、《通考》外,若陆宣公、李忠定……诸公着作,靡不贯串,如数家珍。」均是称赞人的学问渊博,应答之间,从容不迫,就好像在叙述家中之事。书证
1、他只要一谈起电影,就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2、这个村庄的事,他非常了解,往往如数家珍似的对别人讲个不停。
3、王小姐在图书馆已工作多年,对馆藏书籍,如数家珍,非常熟悉。
4、王亚东对这些东西只是略懂,不像董师傅那样一提起玉器就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所以只有点头称是的份儿。
5、二百海天殇一听人偶对自家绝技如数家珍,不禁骇然,掌动腿移间略有迟疑。
6、这些年来,凌天也是有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经验,跟猿猴飞禽们玩闹自是跟它们学了好多,哪些果子可以吃,哪些有毒他都如数家珍。
7、当孙琳学姐将俱乐部的钥匙交给我的时候,看她如数家珍地清点俱乐部的资产,看她最后一次亲自整理书柜里的海报,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这是微软人一贯作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8、手艺当然是一代精于一代,巴爷家的人只要是件稀罕物儿就能如数家珍的给你说出来历,该怎么用?做什么物件?闭上眼睛都知道,然而花无百日红。
9、每每提起她的学生,总是眉飞色舞,如数家珍。
10、小孩子围着爷爷,静听他如数家珍地说着田里的趣事。
11、这一切她都如数家珍,清清楚楚,讲起来绘声绘色,谈笑风声。
12、她老爱看些八卦杂志,所以对许多公众人物的私生活了如指掌,一跟她聊起来,她就如数家珍地说个没完。
13、提起家乡的著名历史人物,他就给我如数家珍般讲了起来。
14、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全球面临的挑战需要通过对话与集体行动来解决。他列举主要问题如数家珍。
15、此外,虽是教授天不收等粗浅的修真法门,但毒尊在教授过程中,对各种毒物的饲养、炼化,以及各种下毒的手法倒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16、一提到家乡事,奶奶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17、德意志证交所的发言人如数家珍的点出了新近开始运作交易平台的名字,但都是来去匆匆。
18、一位老居士一听到师父的法号,立刻如数家珍的诉说他们的思念,以及师父以前在那里是如何的勤苦修行谦恭待人。
19、她老爱看些八卦杂誌,所以对许多公眾人物的私生活了如指掌,一跟她聊起来,她就如数家珍地说个没完。
20、这位向导说起马来西亚的名胜古迹,便如数家珍一样,滔滔不绝。
21、“我的母亲不识字,但是对于156首民乐,她如数家珍”,阿拉腾乌拉说。
22、说起川剧经典剧目他如数家珍,但《马前泼水》《燕燕》等新排川剧也了如指掌。
23、每提起他上大学的三个儿子,老人总是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
24、董沛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一般的列举出三个女人,望着古风一脸敬仰的表情。
25、提起家乡的着名历史人物,他就给我如数家珍般讲了起来。
26、江海发今年74岁,在合肥搪瓷厂工作了整整40年,对于这些搪瓷品,老人如数家珍。
27、说起王子与传教士,武士,朝臣与官妓们的所作所为,诺威奇勋爵顿时激情迸发,如数家珍,行文堪称完美。
28、羽惊鸿平素最喜爱听义父说起武林上的逸闻轶事,此刻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29、展览会里讲解员给参观者介绍展品,讲解详细,如数家珍。
30、这些街道我如数家珍去左边!
31、方震月如数家珍,对于家族情况了如指掌。
32、他是个音乐迷,聊起古典音乐,如数家珍,令人钦佩。
33、她老爱看些八卦杂誌,所以对许多公众人物的私生活了如指掌,一跟她聊起来,她就如数家珍地说个没完。
34、胡晓艳把虹虹爸爸光荣的革命历史,从参加长征到平型关大捷,从四打四平到抗美援朝黄草岭阻击战,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35、少女颔首轻点,一面带路,一面如数家珍般向呈飞介绍着青医馆内一些较为奇特的成列摆设。
36、他对珍藏的文革文物如数家珍。
37、古代和中世纪的作家谈起独角兽和火蛇来如数家珍,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认为,因为自身从未见过这些东西的任一种而有必要避免对它们作武断的阐述。
38、现在住在爱荷华的某个人就可以在数字发表之前知道周末票房总收入是多少,并对电影幕后的人们如数家珍。
39、胖子正准备对其余三大美女是如数家珍时,身后一位面色黝黑,瘦不拉几的家伙打断了他的话。
40、田文正如数家珍,田北斗如醉如痴。
41、他们对岑小叶颇感惊奇,她对虞记建材有限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娓娓道来,从容自如,如数家珍。
42、这个村庄的事,他非常了解,往往如数家珍似的对别人讲个不停。
43、这位向导说起马来西亚的名胜古迹,便如数家珍一样,滔滔不绝。
44、一百四这些街道我如数家珍去左边!
45、对历史十分熟悉的小华谈起古代名将来简直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