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蟹:jìjūxi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节肢动物名。又称寄居虾。因寄居在空螺壳中得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蟹》:“寄居蚌腹者,蠣奴也,又名寄居蟹。”士敏《虎皮斑纹贝》:“‘这贝壳怎么会动?’她害怕地问。我说:‘里面藏着一只寄居蟹。’”★2相关教学资源寄居蟹(hermitcrab)1.寄居蟹与大部分蟹不同,牠们身体细长,腹部长而软,只有身体前端才有一层坚硬的外骨骼。寄居蟹也常常为了躲避敌人攻击,躲进软体动物的空壳中。寄居蟹能将腹部绕成螺旋状,用来适应贝壳的形状,寄居蟹的脚和螯肢的形状也有助于牠们在其他动物企图进入贝壳时将入口封住。随着身体不断长大,寄居蟹需要地期更换外壳,在换壳时,牠们会先用螯仔细地试探空壳,如果合适就会立即钻入里面,而如果壳内还有主人,寄居蟹就会采取攻击行动,先吃掉牠的肉在霸占牠的家。对于寄居蟹来说找到适当的空壳是关系到自身生死的问题,因此在贝壳缺乏时,寄居蟹与寄居蟹之间常常发生争夺战。而要把寄居蟹从贝壳赶出,也并不是全无办法,我们可以将寄居蟹放在水盆中,当水不新鲜时,寄居蟹就会跑出来了;更甚至,可以在贝壳中间挖个小洞,用尖锐的东西刺寄居蟹的屁股,把寄居蟹吓出来。(注1)2.寄居蟹都是在海底生育的,小时候,通常随波逐流,长大后,有的就躲进贝壳里,继续在海中生活;有的就爬上沙滩,寄居在小海螺的空壳中,但尽管牠四处漂流,最后要繁殖产卵时,仍然必须回到海中。(注2)共生现象刺水螅和海葵是寄居蟹共生的夥伴,牠们通常都会寄生在寄居蟹的壳上,跟着四处寻找食物。刺水螅能随着环境变换体色,使敌人认不出来;海葵的刺丝胞可帮助击退敌人,牠们这种对彼此都有利益的共存现象,就称为共生。(注2)关键字中文关键字:寄居蟹英文关键字:hermitcrab参考书目注1:动物奇观,戴维伯尼尔着,世一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明天国际图书合作出版,2007,页44。注2:可爱世界(上)动物篇,赖景阳和朱耀沂审稿,国语日报杂志社出版,1989,页115-116。相关教学资源请参考教育部数位教学资源入口网★动物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寄居蟹科。广布于全世界。寄居在空螺壳内,头、胸部坚硬,腹部柔软,有两对触角,第二对特长;足四对,第四对在腹部末端,可用以钩住空壳。在热带岛屿中,有些寄居蟹则居住在椰壳中。【造句】寄居蟹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寻找新的空螺壳,以容纳长大的身躯。 ◎目录
1、牠们一迁入较宽敞的壳,就有其他的寄居蟹排队等著迁入牠们刚空出的旧居。
2、在帕劳,一只通红的的寄居蟹试探性地从它的珊瑚洞穴往外窥视。
3、海洋馆里有趣的动物还有很多,什么大海龟、海马、海星、寄居蟹、清洁虾......我真想多看一下。可惜要走了,下次有机会,我还要来看这些可爱的动物。
4、壳适性测试结果显示,野外大多数寄居蟹所住的壳其壳内空间是适当的;
5、寄居蟹,藤壶,蚬和螺有很硬的壳来保护自己。
6、寄居蟹在哪里住?
7、寄居蟹可说是动物世界的房屋经纪人。
8、从寄居蟹身上,我看到了它的优点,也发现了它的缺点。
9、我不愿意像寄居蟹一样永远让爸爸妈妈保护着,那样会永远都长不大,我要做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也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这样等我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自信与勇敢的人。
10、较熟知的有寄居蟹、黄道蟹(英国和欧洲)、蓝蟹、首黄道蟹、招潮和堪察加拟石蟹。
11、这时,从不远处爬出来一只寄居蟹,它背着一只漂亮的海螺,在海边悠闲地爬着。
12、寄居蟹包括在红棕色油都是在多芬岛,阿拉巴马州,星期二,2010年6月1日海岸所示。
13、为什么寄居蟹要不停地搬家?
14、其实,寄居蟹只是个具有环保概念的资源回收者,住的是贝类死后所遗留下的空壳。
15、寄居蟹随意转动的眼睛似乎在捕捉每个角度的动静
16、海洋馆里有趣的动物还有很多,什么大海龟、寄居蟹、清洁虾……我真想和它们多玩会,可惜春游的时间结束了,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来海洋馆。
17、只有寄居蟹的费用变得便宜:食物,水和偶尔笼清洗。
18、不一会儿,我们就抓了满满一桶的寄居蟹,可妈妈说我们应该要爱护大自然,爱护所有的动物,所以我们把这些小家伙又放回了海滩。
19、看看这些寄居蟹。
20、“寄居蟹”一旦坐飞机,总是会让乘客们心惊肉跳,因为他们的“壳”老是会扎到傍边无辜群众的脚面上。
21、寄居蟹是一种符号。对摄影而言,它具有比附的寓义。
22、寄居蟹早已等在岩石上,他发现了一只海葵。
23、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三只寄居蟹。一只是绿色的,一只是长满棕色条纹,另外一只是长满斑点的,可爱极了。
24、我们好奇地把它拿下来一看,哇,小小的,有点透明的小蟹正躲在螺壳里挥舞着小钳子呢!我们找到寄居蟹啦!别看这些寄居蟹个头小,它们可是最精明的房客,随着它们的不断生长,它们会不停的强占海螺的壳自己住进去,而且还从不交房租,是不是很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