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弊:gé b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革除弊害。《宋史·唐恪传》:“革弊当以渐,宜择今日之所急者先之。”《辽史·礼志一》:“变通革弊,与时宜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有司分考》:“革弊而反以滋弊,釐姦而重以为姦,似非计之得者。”★除去弊害。《文明小史.第二二回》:「谈起中国的前途,锐然以革弊自任。」
1、一部分在朝官吏和在野的知识分子已经敏锐地感觉到“天崩地陷”、危机四伏,为了改革弊政,缓和矛盾,他们指责朝政腐败,要求改革。
2、于是大革弊事,改当十钱以平泉货,复转般仓以罢直达,行钞法以通商旅,蠲横敛以宽民力。
3、他的世界观是极端复杂的,在政治上同情人民疾苦,有变革弊政的希望;
4、同光之际,由于内政不修,外侮日深,都察院内的一些御史言官和词苑讲官出而指陈时政,弹劾奸邪,力倡整饬纪纲,改革弊政。
5、刘允从政的一个特点是,体察民情,关心民瘼,屡革弊政,多方减轻民众负担。
6、他的《答手诏条陈十事》,是“庆历新政”中建议改革弊政的著名奏章。
7、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
8、自今已后,宜从革弊。
9、事定之后,革弊简能,大匡朝政,以辅主上,安国存家,功之大者也。
10、这种委婉劝说的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尽情尽理,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所以齐王接受了意见,并立即下令,改革弊政。
11、李昪即位之后,积极改革弊政,缓征赋税,兴利除害,休养生息,数年之间,使江淮大地出现相对安定的局面,接着国家即呈现旷土尽辟、桑柘满野的繁盛景象。
12、遂能端本革弊,忘私徇公,正色而行,厝心不挠。
13、也正因为其“哀哉天地间,生民常苦辛”(《粜官粟有感》)的悯农意识,才使他在政治观点上追随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而在实践中则主张富国强民,改革弊政,以减轻人民负担,这与司马光等人纯粹的因循守旧乃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14、他执法如山,不徇私情,打击豪强,改革弊风,洁身自好,清廉俭朴。
15、他有经世之才,在巡抚任上,厘奸革弊,抑制豪右,进行了一些有益于社会生产的赋役改革。
16、革弊施新取得了比较大的实效,使得朱载重时期乃至其后十年成了明王朝回光反照的时期。
17、张居正改革弊政时,保守派纷纷被罢官贬谪,因时行“蕴藉不立岸异”,反而步步升官。
18、继复反任罗源,邑人迎者万余人;乃革弊俗,修文庙,课堵土讲学,日昃不遑。
19、他把社会祸乱的根源归之于“愚主”,而希望明君贤臣改革弊政,实施正确政策,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要求。彼後嗣之愚主,见天下莫敢与之违,自谓若天地之不可亡也,乃奔其私嗜(《意林》作「情」),骋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恶。
20、因此廓清对语文教育本质的认识,树立语文教育文化本质观,将有助于改革弊端,弘扬人文精神,促进语文教育“立人”使命的完成,加快语文课程及教育改革的进程。
21、其莅任期间,曾大革弊政积习,屯田积粮,教练军旅。
22、道光八年(1828),因改革弊政得罪政敌被发往齐齐哈尔充当苦差的协办大学士英和,在卜套城留下百篇诗稿,对世道人情的险恶发出了愤怒的谴责,对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23、宋徽宗政和元年》:“於是大革弊事,改京所铸当十大钱为当三以平泉货,复转般仓以罢直达。
24、上曰:“卿久在蜀,宽朕西顾忧,军政民事革弊殆尽,蜀中除虚额,民间当被实惠。
25、在仅有数月的“永贞革新”中,永贞党人厉己竭节、铲革弊政、简放冗人、节制国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社稷得幸,百姓欢呼,刘禹锡便是这场政治革新的的领袖人物与中坚力量,刀口起舞,出生入死。
26、夫善救乱者必迹其乱之所由生,善革弊者必究其弊之所自起,诚能大明黜陟以革东海之政,则治安之效可指日而待也。
27、绮丽珠翠,深革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