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鹞:zhǐyào 基本解释:[kite]〈方〉∶风筝●详细解释:即纸鸢。《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有羊车儿献策,作纸鴟”元胡三省注:“纸鴟,即纸鳶也,今俗谓之纸鷂。”吴组缃《山洪》二四:“那是个四方灯笼形的纸鹞,上面写着‘抗日救国’、‘打倒日本’字样。”参见“纸鳶”。★◎纸鹞zhǐyào[kite]〈方〉∶风筝★风筝。如:「老农牵牛下田去,三五村童放纸鹞,你瞧,这幅图画多美妙!」
1、清末民初,佛山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放纸鹞的习俗,富有特色。
2、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
3、春风和暖放纸鹞,长线向我爷娘要。
4、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5、昔日广州纸鹞店林立,而最负盛名的是东皋大道附近的“炳记”,宝华路的“朱七记”,后者所产被时人称为“如意鹞”。
6、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
7、阳江有“纸鹞城”、“中国风筝之乡”的美称,与山东潍坊并称南北风筝最大的两大流派。
8、哪知郭靖这招“龙战于野”是降龙十八掌中十分奥妙的功夫,左臂右掌,均是可实可虚,非拘一格,眼见敌人挡他左臂,右掌忽起,也是蓬的一声,正击在他右臂连胸之处,裘千仞的身子如纸鹞断线般直向门外飞去。
9、直到970年以后,纸鹞逐渐增多,这种玩具才从皇亲国戚等贵族的手里,慢慢地流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通的玩具,并流传至今。
10、「鹞」为风筝(又称「纸鹞」)之意,因为风筝的形状通常是这样。
11、带着鸣器的纸鹞??“风筝”出现,是纸鹞工艺的一大进步,有人把纸鹞(没有鸣器)和风筝(带有鸣器)分成两类。
12、界”(有写成“?”,锯的意思)就是双方用放纸鹞的线把对方的线界断”因此,广州人在放纸鹞的时候,是很讲究用线的。
13、巫建和凭借客家剧场《牵纸鹞的手》获得第45届台湾电视金钟奖戏剧节目男配角奖。但昔日的广州,漫天都是纸鹞游弋,这种群众性的娱乐是旧广州风情的一个侧面。
14、另外,还有五月节放纸鹞的风俗,这成了小孩子过五月节一大乐事。
15、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
16、在陆芸娘凄厉的尖叫声中,白东石的身子便如同断了线的纸鹞一般飞至七丈开外,扑倒在地上,寂然不动,汩汩的鲜血从他的身下流出,殷红了大片的白雪。
17、他像叠纸鹞一样把他读过的一切,都小心翼翼地打理整齐,然后把它们郑重其事地堆放进高原皱折般的大脑沟回里。
18、古人在纸鹞上以竹丝为弦,风吹有声,如筝鸣响,故取名风筝。
19、广州人称斗纸鹞为“界鹞”。
20、如正月半的摆山灯,二月二伯公会和二月十九观音会的做会形式,七月七夕储七夕水之俗,七月十四道佛混杂的“盂兰醮事”,九月重阳放纸鹞及制作习俗,“十月朝”风俗,“过冬”风俗等等,数量是相当多的。
21、广州的纸鹞,在风筝的家族中是很有特色的,它轻巧、朴实而好斗,工艺简朴美观,因此,它是具有群众娱乐性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在「牵纸鹞的手」剧中演活单亲家庭叛逆少年「金毛」一角的巫建和,目前就读海山高工,是剧组从全台50多所学校徵选出来的演员。
22、清人林葆莹诗云:“浮屠七级北山坳,纸鹞参差万影交。
23、其中,描述中辍生故事的「牵纸鹞的手」入围7项大奖最受瞩目。
24、风筝,古称“纸鸢”或“纸鹞”,最早起源于中国。
25、广州的纸鹞不像北方的风筝(北方人习惯称纸鹞为风筝,为别于两地不同,故从之)那样,除重视扎、糊、放外,特别重视绘制。
26、水化烟,先泡一片绿茶,不去占卦,总会知结局吧,纸鹞不怕飘过夕阳下(会沉下的也都终须向上爬)。
27、在唐代,纸鹞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
28、放起个只纸鹞在高处舞,扶汉声声(响弓声),唤起个的懦夫,总系企在个处风头,须要努力正好。
29、正月灯(元宵走马灯);二月鹞(纸鹞,即风筝);三月麦秆做鬼叫;四月地檑(即陀螺)勃勃跳;五月龙船两头翘;六月六河水滚河毒;七月七巧食侬子成畚箕(一种米做的巧食);八月半粉成担;九月九日头佛落山早;十月十番芋连根掘;十一月烘火砻(铜制,里面放火碳,冬天取暖器);十二月破棉两头拽。
30、每当一只纸鹞败北,如云片飘下,此时,欢声哄动,声闻数里。
31、放纸鹞是为了“斗纸鹞”,广州的纸鹞形状不多,装饰也没有那样讲究,通常只有两种:高庄和马拉。
32、而广州纸鹞不同,虽然也重视扎、糊、绘、放四艺,但却侧重在“放”。
33、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
34、那时,还在纸鹞上添加丝弦或者装上竹制的笛子,经风一吹,发出的声音酷似筝鸣,据说,此时的纸鹞才称为“风筝”。
35、广州的纸鹞,前人的论述和记载是很少的,曹雪芹撰写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对“南鹞”的工艺作过一番论证,可惜,对广州的纸鹞还是没有涉及。
36、「牵纸鹞的手」共入围戏剧节目奖、男主角奖、男配角奖、导演奖、编剧奖、剪辑奖、美术设计奖7项奖。
37、现在,广州由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规定在市区内不准放纸鹞了。
38、鹞的场面堪称扣人心弦,每当一局战斗,两只纸鹞往往相距达七八里,遥遥追斗,纠缠在一起。
39、《山洪》二四:“那是个四方灯笼形的纸鹞,上面写着‘抗日救国’、‘打倒日本’字样。
40、(另称“阳江纸鹞”)、赛龙舟、唱山歌、拉地网、高流圩、东水古法造纸等都上具有浓郁地到重阳,场景十分壮观。
41、纸鹞yào,又称鹞子、纸鸢、风筝等,纸鹞是最古的称谓。
42、每逢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正是纸鹞放飞的最佳时节,放风筝便成了民间最兴盛的赛事。
43、纸鹞亦现在的风筝。
44、青年男女及儿童还携带风筝(俗称“纸鹞”),在山顶放飞。
45、如正月半的摆山灯,二月二伯公会和二月十九观音会的做会形式,七月七夕储七夕水之俗,七月十四道佛混杂的“盂兰醮事”,九月重阳放纸鹞及制作习俗,“十月朝”风俗,“过冬”风俗等等不胜枚举,数量是相当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