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岸:léi 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即 大雷岸 。在 安徽省 望江县 。 南朝 宋 鲍照 有《登大雷岸与妺书》,即指此。 唐 皎然 《送潘秀才之舒州》诗:“ 楚 水清风生,扬舲泛月行,荻洲寒露影, 雷岸 曙潮声。”★即大雷岸。在安徽省望江县。南朝宋鲍照有《登大雷岸与妹书》﹐即指此。
1、’”方世举云:“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繁化殊育,诡质怪章。
2、鲍照这组《拟行路难十八首》的基本主题之一就是悲慨人生无常,这首诗就属于这类作品。所作乐府《拟行路难》十九首(一作十八首)以及《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等均较有名。
3、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是南朝最早描写山水风景的名篇,颇饶古朴的风韵,却能“烟云变灭,尽态极妍”(许?《六朝文?笺注》)句法则以四言为主,较少变化。
4、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即写于她。
5、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左右青霭,表里紫霄。
6、由当时名泉家杨惺吾、饶登秩两先生校勘并监印,归安姚觐元作新跋,大雷岸“经锄堂”精印,而成为清末民初近六十年内通行之本。
7、’”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
8、[约公元一六七一年前后在世]字理侯,一字二为,号石楼,亦号改庵,又号雷岸,望江人。
9、唐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诗:“楚水清风生,扬?泛月行,荻洲寒露影,雷岸曙潮声。
10、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
11、南朝宋鲍照有《登大雷岸与?书》,即指此。
12、⑥后因其老师之劝,为振兴后学,才离家就任凤阳府学教授,期满后仍归大雷岸著书终老。
13、到南北朝时的鲍照时只剩下五洲,《登大雷岸与妹书》“西南望庐山”,“西眺九派之分,东顾五洲之隔”说的就是九洲剩下的五洲。
14、语出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西则洄江永指,长波天合。
15、《登大雷岸与妹书》:“南则积山万状,争气负高。
16、【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17、《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18、《登大雷岸与妹书》:“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
19、《登大雷岸与妹书》:“东顾五洲之隔,西眺九派之分。
20、所作乐府《拟行路难》十九首(一作十八首)以及《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等均较有名。刘宋文帝元嘉十六年秋,诗人鲍照受临川王征召,由建业赴江州途经此地,写下了著名的《登大雷岸与妹书》。
21、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由于这样的“提示”,便使读者从蹉跎岁余、远水仙棹、寒星使车的吟咏联想到那名篇中关于岁暮旅途的描写:“渡?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
22、《登大雷岸与妹书》:“至於繁化殊育,诡质怪章,则有江鹅、海鸭、鱼?、水虎之类,豚首、象鼻、芒?、针尾之族,石蟹、土蚌、燕箕、雀蛤之?,折甲、曲牙、逆鳞、返舌之属。
23、旅途行客的贫苦艰辛,水路的壮阔漫长,所以直到今天午饭时,才到达大雷岸。
24、龙燮(1640??1697年),字理侯,号石楼,又号改庵,雷岸居士。
25、自幼酷爱读书,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入县学,四十四年(1779年)中举,嘉庆四年(1799年)钦赐进士,就任凤阳府学教授,期满后仍归大雷岸,著书耕读,直至终老,享年75岁。
26、世居大雷岸(今望江县雷池乡),以耕读为业。
27、女诗人以令晖自况,借大雷岸作书事,寄兄妹相思之情,用典既精切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