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观:bì guā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佛教语。大乘虚空宗的修行方法。《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初祖菩提达磨大师》:“﹝大师﹞寓止于 嵩山 少林寺 ,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测之,谓之壁观婆罗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三节:“ 菩提达磨 所修是大乘虚空宗的禅法,称为壁观。意思是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1、和《赵州禅师语录壁观》这两部巨著的问世,体现出其独步于禅海之识见。
2、】可见无论在达摩自己心目中还是在世人眼中,壁观确为达摩禅法之精髓。
3、底层是莲花生,中层是四壁观音,三层是释迦牟尼。
4、一线天位于八里沟羊洲地停车场东北,绝壁观光电梯旁边。
5、可见无论在达摩自己心目中还是在世人眼中,壁观确为达摩禅法之精髓。
6、赵恒缘,文昌帝乡人,法号胜缘,齐为壁观,已逾天命之年。
7、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
8、以壁观法门为中心,即禅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教义。
9、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名,名之理入。
10、但坚壁观之,贼自退矣。
11、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
12、其中有日耀峰、宝刀陇、青陇泉、圣义泉、金液泉与壁观峰等云栖六景。
13、禅宗修行的禅法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门框上阴刻“雷壁观音古迹,天启丙寅年季春”。
14、】所谓“壁观”应指“心如墙壁”,即心静如墙,而非传说中的面壁而观。
15、据取土坑北断壁观察,文化层距现地表0.30米-0.50米,厚1.2米-1.5米,灰褐色胶土。
16、此后,为了缓解八达岭人满之患,又有慕田峪、金山岭长城被开壁观光。
17、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
18、诸公但坚壁观之,贼自退矣。
19、所演角色神态逼真,尤演《破壁观书》之关羽,能倾倒四座。
20、石文化长廊:33尊石雕壁观音。
21、上述壁画中,以杜康大殿东壁绘有释迦牟尼传记和三面八壁观音像最为精美。
22、这提升了上面像一个圆顶的内部器官,以创造一个工作和腹壁观看空间。
23、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
24、卷二十〈习禅篇〉末对达摩禅法的评价说(大正50?596c)?‘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
25、它主要由1200平米的地下展厅和60米高的圆形玻璃壁观光塔组成。
26、抵魏后,游嵩山少林寺,在此独自修习禅定,人称壁观婆罗门。
27、这种特重心性的大乘壁观,主要是喻人心如墙壁,中直不移,从认识上舍伪(抛弃现实虚妄世界)、归真(追求超世俗的真如世界)、无自(否认个人存在的真实性)、无他(否认他人以致整个客观世界存在的真实性),排除一切执见。
28、从先薯亭北出,可观赏到石壁观音。
29、宝刀陇、壁观峰等,均为云栖六景之一。
30、大乘壁观,功业最高。
31、间壁观音里歇。
32、达摩禅的核心理论是“壁观”,主要是比喻人心如同墙壁,要舍伪归真、消除一切执见。
33、寺地尚存,旁有回雁峰、宝刀陇、壁观峰,均为云栖六景之一。
34、汉城“真露杯”赛,曹大元赢了棋,马晓春只需坐壁观花。
35、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36、二入四行”又以“壁观”法门为中心。
37、但《金刚三昧经》说的理入是‘觉观’,而‘壁观’是达摩传出的独特禅法。
38、壁观者喻如墙壁,中直不移,心无执着,遣荡一切执见。
39、罗汉身披大袈裟,浓须长眉,双目微合,嘴唇紧闭,表情恬淡,已然在静坐中入定,一副“一无所见,一无所思,无挂无碍”的神态,仿佛达到了超凡的境地,这与达摩祖师“凝住壁观”的精神境界是完全一致的。
40、寺地尚存,旁有回雁峰、宝刀陇、壁观峰,均为云栖六景之一。”关右石壁,为“留月岩”,游人夜半依壁观月,清辉满目,幽情顿生。
41、登上乌丹峭壁观日出,已是人们森林生态旅游的一个时尚。
42、有《四书辑说》、《壁观堂文集》等数十卷行世。
43、在石壁观音西南,也是雷火击成的小石池。
44、龙洞共有两层进入第二层壁观石室。
45、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
46、石林园、石壁观音、凌霄台等。
47、水帘洞、金溪谷瀑布群、仙人洞、断壁观鱼、九龙瀑、好汉坡、紫霄崖、吊桥、清凉泉、龙潭瀑布、双情侣峰、人参泉、银溪谷瀑布。
48、本法简便,镜子固定好,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
49、也叫《破壁观书》。
50、金山岭长城被开壁观光。
51、道宣在《续高僧传》卷二十一《习禅篇》末评价达摩禅法:“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
52、九龙壁观光休闲旅游区内的山体和岩壁险峻、壮观。
53、东坡入梦,招我赤壁观浮云。
54、时人不解其意,称壁观婆罗门。
55、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为理入。
56、「理入」者,就是「藉(《楞伽》等经)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烦恼)障故,(所以不能明心见性,只要依经教修行),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自能达至)无自无他,凡圣(平)等(同)一(境界,由是)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真理)冥符,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57、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
58、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是以‘壁观’法门为中心。
59、达摩所修大乘禅法,名曰壁观。
60、后壁观音塑像,更为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