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弩:gōng nǔ 基本解释:[bow and arrow] 弓和弩弓弩手●详细解释:1. 弓和弩。亦指射术。《周礼·夏官·司弓矢》:“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箙。”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向中令徙义》:“近闻有一火贼,去镇五七里,时尝习弓弩。”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此后是拿着木棍、戈、刀、弓弩、旌旗的武人,走得满路黄尘滚滚。”2. 使用弓弩,谓习射。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平易相远,山谷幽涧,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 弓弩 gōngnǔ[bow and arrow] 弓和弩弓弩手★弩,以机械发射的弓。弓弩指弓与弩。《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汝可坚守营寨。两壁厢多设弓弩,以为准备。」
1、晋葛洪《抱朴子?仙药》记载:“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再重,以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之,阴乾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於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
2、弓弩手见李牧将至,慌忙退了。
3、,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数百名,前来接应。
4、上有铁甲护栏,弓弩不易伤,下有尖桩矛刺,骑步不能近。
5、筋、角:兽筋,兽角,可用以制造弓弩。
6、另外,大家不要忘了城上的五百弓弩手,曹仁不会带他们杀出来。
7、当转到现烟台芝罘,果真发现了大鲛鱼急命弓弩手射杀之。
8、简明演义传:为韩馥从事,领弓弩手10000余人守河阳。
9、如战国时期分夹弩、痰弩、唐弩和大弩;唐代分臂张弩、角弓弩,木车弩、大本车弩、竹杆弩、竹杆警。
10、高高的栅栏前的堆放着一排排拒马,寨门边数个高高矗立的岗哨中,弓弩上弦,刀剑出鞘,放哨地兵士们警惕地注视着来人,犀利的箭头闪着寒光对着四人。
11、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曹休等人见后不敢妄动,只得引军而还。
12、水战之道:利在舟楫,练习士卒以乘之,多张旗帜以惑之,严弓弩以中之,持短兵以捍之,设坚栅以卫之,顺其流而击之。
13、宋代的文思院、弓弩院、军器所等,均以募匠为主。
14、莫卧儿弓弩手的弓箭满天飞。
15、法国36,000人,7,000位弓弩手,剩余绝大多数为贵族和骑士。
16、的骑兵,宋军大量的使用弓弩手作战,弩成为北宋步兵的主要武器。
17、咸丰七年丁巳(1857年)许瀚《哭吴子?阁部联》:“平生金石盟心,才几时,江城剪烛,沂驿传书,那期白马素车,酹酒为君订遗稿;世事云烟过眼,从今后,拔剑歌哀,衔碑语苦,纵复高山流水,抱琴何处觅知音。因此,此词的艺术境界也远不止此,面对“万里长鲸吞吐”般浩大的潮水,词人思绪万千,他想起后梁钱武肃王命令数百名弓弩手
18、忠武、武宁之师乃夜入蛮军,弓弩乱发,蛮众大骇,全绪等三将保军而去。
19、田令孜安以左右神策军弓弩手守潼关,自己为都指挥制置把裁。
20、弩有臂张弩、角弓弩、木车弩、大木车弩、竹竿弩、大竹竿弩和伏远弩7种。
21、源自明朝薄钰发明了炮、千里镜、小车、火铳、地雷、弓弩等,著有《格物测地论》。
22、灵洗乃以大舰临逼,拍干打楼,应即摧碎,弓弩矢石,昼夜攻之。高纬又恐城中射出的弩矢伤了冯淑妃,特抽出攻城的木料,筑造远桥。
23、曹操听到鼓声,以为东吴来攻打他,便下令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诸葛亮又下令调转船头,仍然受箭。天亮了,雾还没散。这时草把子上插满了箭。军士们一边齐声谢谢曹丞相,一边驶回南岸。曹操追也追不上了。
24、黄巢的先锋都是单骑,进入钱?的埋伏圈后,被钱?的弓弩手放箭射中先锋将军。
25、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按旗不伏,举旗不起,指挥不随,避前向後,纵发乱行,折其弓弩之势,却退不斗,或左或右,扶伤举死,自托而归,此谓背军,背军者斩。
26、柳少阳见方天禄思虑如此,唯恐师父积劳成疾,想了想正色道:“师父,从前两军对垒,远攻之器械不过弓弩石车。
27、刘裕进军受阻,遂于四月以车兵弓弩兵及长矛兵等组成“却月阵”,魏军以3万骑进攻,大败而归,阿薄干等被斩。
28、一开始也有人告诫我,小说正频临死亡,如同城郭或弓弩,已属昨日之物。
29、义军见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
30、中既有官吏,又有普通战士如持长械俑,弓弩手俑,发辫俑等。
31、盛弓弩矢器也。
32、灵洗乃以大舰临逼,拍干打楼,应即摧碎,弓弩矢石,昼夜攻之。
33、属军器监,掌修造弓弩刀槊等兵器,有令、丞、直长等官。
34、彀:张满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到的范围,即射程范围之内。
35、这批弓弩手,身穿战袍,足登快靴,气概不凡。
36、下联:东汉扶风茂陵人耿恭,字伯宗,明帝时官戊己校尉,后驻守西域疏勒,遭北匈奴围攻,城中粮尽水绝,他命人煮弓弩铠甲,吃上面的筋革;打井十五丈,仍不出水,据说他整衣对井而拜,水泉涌出;始终坚守不屈。
37、而弓弩火器则“不时成造”。
38、和弓弩制造方面逐渐占有了优势。
39、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
40、日军铁炮手弓弩手躲在坚实的堡垒后面,居高临下向僧兵射击。
41、《十洲记》曰:(凤麟洲)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属连弓弩断弦,连刀剑断折之金。
42、【出处】汉?荀悦《汉纪?文帝纪》:“已而之细柳军,军吏被甲执锐,?弓弩持满。
43、轻装步兵俑,身穿长襦,腰束革带,下着短裤,腿扎行?(即裹腿),足登浅履,头顶右侧绾圆形发髻,手持弓弩、戈、矛等兵器。
44、陶俑又按兵种的不同分为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将军俑等。
45、在狮子山兵马俑中,有相当数量身背箭服的弓弩手。
46、城墙上有弓弩手护城,城墙下有可供千人避难的“窨子”(大窑洞)。
47、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
48、第二天,色日古带拜别了父母,就骑着白马,带着阿哈勒吉等人,架着鹰、牵着狗,众家奴身背撒袋、弓弩和弓箭,前呼后拥、车水马龙、热闹非常。
49、郑玄注:“此八矢者,弓弩各有四焉,枉矢、杀矢、?矢、恒矢,弓所用也,?矢、?矢、?矢、庳矢,弩所用也。
50、数番杀到中军,皆被弓弩射回。
51、《太平御览》卷三百四十八?兵部七十九?弩引《十洲记》曰:“(凤麟洲)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属连弓弩断弦,连刀剑断折之金。
52、二曰胄案,“掌修护河渠、给造军器之名物,及军器作坊、弓弩院诸务诸季料籍。
53、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干橹戈矛,葩爪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
54、《海内十洲记?凤麟洲》载:西海中有凤麟洲,多仙家,煮风喙麟角合煎作膏,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名续弦胶,亦称鸾胶。
55、这个喷泉上雕塑的是传说中著名的弓弩手黎夫里(Ryffli)。
56、一百四在铁甲骑士的后面,才是一队队步兵,长枪手、刀盾手、弓弩手,各按队伍,盔甲鲜明,刀枪锃亮,雄纠纠,气昂昂。
57、弓弩手欲乱射之,贺兰贾勇止之曰:“此虎之皮如锦,不可损之。
58、金军仰攻,宋军以弓弩、滚木镭石与金军激战六昼夜,杀伤金兵甚众。
59、信炮起,着令二百弓弩一齐放矢。
60、和弓弩兵为主体的军队构成。
61、早年追随杨业为北汉效力,在与宋军的战斗中,曾指挥弓弩手伏击过宋太祖。不久侯景又作登城楼,高足有十馀丈,装载着弓弩手居高临下压制城中火力。
62、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且当於边淮先募弓弩手,耕极边三十里之地。
63、牛上承牙力,下抵悬刀,弓弩就进入备发状态了。
64、兰陵王摘下面具,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数百名,前来接应。
65、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
66、时李陵军在山谷中南行,匈奴在山上以弓弩四面射下,汉军损失惨重,未至汗山(在浚稽山南,居延以北百余里),50万(一说150万)箭矢皆尽,士卒仅余3000人,遂放弃车辆,士卒斩车辐持手中,军吏持短刀,退入一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