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弦琴:dúxiánqí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一种弹拨的一弦琴。以劈成一半的竹筒或木质音箱为琴身,用金属弦一根,一端系于琴尾,一端扎在琴头的竹柄上,用竹片拨奏。《新唐书·礼乐志十一》:“《清商伎》者,隋清乐也,有编鐘、编磬、独弦琴。”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八:“﹝韩熙载﹞贫乏无以给……负独弦琴,随房歌鼓以丐食。”★独弦琴,京族弹弦乐器。京语称旦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间竹制乐器。我国南方盛产竹材古代就有了用粗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乐器,挑起竹皮为弦(俗称篾弦),用以敲击或弹拨,并由此使弦鸣乐器得到不断发展。
1、世界最大独弦琴亮相上海世博园。
2、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骠国乐》诗中有:“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之句。独弦琴起源于骠国(今缅甸),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南国色彩。
3、女子十二乐坊利用古筝、扬琴、二胡,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民族乐器,像独弦琴、莪芘、吐良等,演奏拉丁、爵士、摇滚等西方流行音乐。
4、京族乐器独弦琴一向以形制简单、内涵丰富而著称,在少数民族乐器中占有一席之地。
5、感人的故事、美丽的海滨、精彩的独弦琴演奏让观众沉醉。
6、近年来,京族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其中独弦琴和天灯舞均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7、京族独弦琴“校园传承”成中国与东盟交流桥梁作者钟建珊蒋雪林“恋就恋,我俩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8、京族独弦琴“校园传承”成中国与东盟交流桥梁作者钟建珊蒋雪林“恋就恋,我俩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9、顾耀宗从小就跟着父亲顾伯年带着独弦琴走南闯北,风风雨雨近80年,如今仍坚持四处义演,只为让这门濒临失传的非遗艺术飞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10、乐坊演奏的古筝、扬琴、二胡、独弦琴、莪芘、吐良等乐器足以让日本人借以附庸风雅,而唐宫专用的“乐坊”更暗合了日本人根深蒂固的大唐情结。
11、长达5米的世界最大独弦琴近日在世博会亮相,由京族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苏春发带着16岁的女儿共同进行现场演奏,美妙的琴声让众多观博游客惊叹不已。
12、唐贞元十八年(802),南亚骠国(今缅甸)向唐王朝进献乐舞,其中就有独弦琴。
13、不知为何还感觉到愁闷,看人生如水流雨落继清海无上师的前身足迹cd i ii iii出版后,这张前身足迹2 cd ,由悠乐享有盛名的吟诗艺人鸿云苏娇银玄珍保强,用古老的质朴的独弦琴和古筝等乐器演奏,尤其是苏娇银的笛声带领人心进入充满怀念的诗歌世界,博得悠乐故乡人们的喜爱。
14、独弦琴适于表现节奏舒展、旋律悠长的乐曲,尤擅长演奏回音、颤音、滑音等装饰音,传统曲目有《高山流水》、《孤山寒影》、《骑马》等。一“寒”字,点出本诗凄清之境,由此可推知,全诗莫不在寒中,疏影、玉笛、高楼,亦无非寒影、寒笛、寒楼而已,不寒者在梦中,梦醒来皆是寒。
15、一百六一把木锤,在粗大的弦上敲打,像一位娴熟的乐师,在演奏“独弦琴”。
16、他们自制的独弦琴全部都是用竹子做成,音色哀怨忧伤。
17、一百七京族独有的民间竹制乐器是独弦琴,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传承人代表,57岁的京族汉子苏春发用一根琴弦弹响了京族文化。
18、在民族乐队中,独弦琴往往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