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烂:jiāolàn 基本解释:[beburnedandulcerate]烧焦溃烂面额焦烂。——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详细解释:1.烧焦而糜烂。《法苑珠林》卷三四:“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於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左公﹞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2.形容残破。清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诗:“从此中原竟焦烂,坐见荆棘埋铜驼。”3.崩溃灭亡。《南史·陈伯之传》:“北虏僭号中原,多歷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焦烂。”一本作“燋烂。”4.犹言焦头烂额。喻处境窘迫、狼狈。《法苑珠林》卷九十:“迷徒障重,弃三车而弗御;漂沦苦海,任焦烂而不疲。”★◎焦烂jiāolàn[beburnedandulcerate]烧焦溃烂面额焦烂。——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左光斗的门生史可法化装潜入狱中探望,左已面目焦烂,难以辨认,左膝以下筋骨全部断裂。
2、或用烧热的铁杵和铁臼,碓舂罪人的身体;或把罪人用磨磨、用锯拉、用凿凿,锉的锉、斫的斫;或抛入大镬里用汤煮;或用烧红的铁网缠络他的身体;或用烧热的铁绳扎拼,使他身肢挺直,在后逐绳道的,斩斫罪人分成百千段;又的使他骑在烧热的铁驴、铁马上焚烧;生革络首,就是活剥他的皮;有的用烊化的铁汁,一边叫他跑,一边用铁汁浇他的身,使他皮肉焦烂;饥饿的时间,狱卒用铁钳钳开他的口,用烧红的铁丸,抛入他的口中,唇、舌、腭依次焦烂,经过小肠,向下而出,铁丸还是红的;有的口渴了,狱卒用铁钳钳开他的口,将热化的铁汁,灌入他的口中,唇、舌、肠、胃、小肠依次烧破,向下流出。
3、後探湟得带刀?,?焦烂犹怀宝匣,无有损伤。
4、当魏忠贤糜灭善类之际,中外仰息回焰溅波,靡不焦烂。
5、北虏潜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焦烂。
6、丰田四郎的影像更一目了然,呈现在观者面前的,只有吐出万道红舌的艳丽火苗、宛如雨点般飞腾的金色火星、弥漫的蒙蒙青烟、哗剥爆响的槟榔毛车,以及被火光耀映的美人脸庞琰琰生辉,全然不见女人被烟熏火烫的挣扎痛苦、被烧灼焦烂的丑陋肌体。
7、左光斗的门生史可法化装潜入狱中探望,左光斗已经面目焦烂,难以辨认,左膝以下筋骨全部断裂。
8、这是在“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的情况下的姿态,左公刚毅不屈的气节由此生动地表现出来。
9、一辆当地牌照的标致307被火烧得焦烂,前排座位上有一具尸体。
10、唐陈仲舒《灯蛾赋》:“焦烂唐突,离披触蹶。
11、《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须臾,烈焰亘天,皆不胜其苦,哮吼踯躅,皮肉焦烂。
12、虽然大火把尸体烧得焦烂,警方还未真正确定死者身份,但柯蒂斯的助手表示几乎可以肯定死者之一是柯蒂斯,因为那正是柯蒂斯日常乘机回家的时间。
13、复次无间大地狱有大铁城,其城四面有大火起,(中略)罪人在中,东西驰走,烧炙其身,皮肉焦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中略)其中罪人举目所见,但见恶色;耳有所闻,但闻恶声;鼻有所闻,但闻臭恶;身有所触,但触苦痛;意有所念,但念恶法。
14、对于光武麾下的文臣武将功绩不及张、韩等人显赫,诸葛亮认为:光武“策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所以“臣不显功”;而“高祖能疏”,屡屡被动,故张良、韩信、陈平才有“焦烂之功”。
15、恶积祸盈,理至焦烂。
16、烊铜铁汁,浇灌罪人,铜狗铁蛇,恒吐烟火,焚烧煮炙,脂膏焦燃,苦痛哀哉,难堪难忍,钩竿枪槊,铁锵铁串,铁槌铁戟,剑树刀轮,如雨如云,空中而下,或斩或刺,苦罚罪人,历劫受殃,无时暂歇,又令更入余诸地狱,头戴火盆,铁车碾身,纵横驶过,肠肚分裂,骨肉焦烂,一日之中,千生万死。
17、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18、光武上将非减于韩、周,谋臣非劣于良、平,原其光武策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陈、张、韩、周有焦烂之功耳。
19、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20、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
21、左光斗的门生史可法化装潜入狱中探望,左光斗已经面目焦烂,难以辨认,左膝以下筋骨全部断裂。
22、其城四面有大火起,(中略)罪人在中,东西驰走,烧炙其身,皮肉焦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中略)其中罪人举目所见,但见恶色;耳有所闻,但闻恶声;鼻有所闻,但闻臭恶;身有所触,但触苦痛;意有所念,但念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