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碧:fúb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浅蓝色。唐杨巨源《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浮碧空从天上得,殷红应自日边来。”
1、明虞谦《春晓曲》:“暖云含雨浮碧空,香雾如烟湿瑶草。
2、晓霜浮碧瓦,始知世上客。
3、绣漪桥两面乾隆御笔所题的对联:其一(南面)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鳞纹千叠望月漾金。
4、东西两路建筑基本对称,东路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万春亭、绛雪轩;西路建筑有延辉阁、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
5、跨过山门,踏着翠色笼烟、波光浮碧上的青石小道,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石砌的小桥,桥头左右分立两只石狮。
6、据清同治《湘乡县志》载:“湘之山以龙山为最大,高峰矗立,环湘两百里,外望这,如阵云浮碧。
7、金中都西苑有相当大的一片水泊,有鱼藻池(亦名瑶池)、浮碧池、游龙池等。
8、漫步其上,放眼湖中,洲渚浮碧,朱楼隐现,波光潋滟,花艇弋游,华灯水影,玉塔卧澜,湖风戏月,山色含黛。
9、中山公园始建于民国22年(1933年),民国24年(1935年)建成时,占地仅270亩,园内有中山纪念堂、总理纪念碑、市政亭、浮碧仙馆、餐英精舍、太岳堂、武候祠等18处景点。
10、一镜天开浮碧玉,两峰云净山青莲”,身心如同被摄入了缱绻的梦境。
11、禅院之内的“放生池” ,莲浮碧泓,红鲤俟矣,又形成“濠上观鱼”一景。
12、但也有人是以九条小龙为县城的护峙山势,浮碧山是九条小龙的龙嬉之珠。
13、朱熹诗“光风浮碧润,兰杜日猗猗”,张式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可见“麓山春兰”自古有之。
14、秀发青春,光浮碧落。
15、楼前左侧临江有漾江轩、浮碧榭两亭,楼后与砥柱亭毗连,均与海角亭近在咫尺。
16、螺黛一丸,银盘浮碧岫;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17、北京故宫御花园里钦安殿、浮碧亭的旁边都有这样合生的树。
18、他倚窗俯视,看到近流远波,其上还浮着画船,便提笔写道“花棹浑疑浮碧汉;倚窗常似俯清流”。
19、钦安殿左右有四座亭子:北边的浮碧亭和澄瑞亭,都是一式方亭,跨于水池之上,只在朝南的一面伸出抱厦;南边的万春亭和千秋亭,为四出抱厦组成十字折角平面的多角亭,屋顶是天圆地方的重檐攥尖,造型纤巧,十分精美。
20、写的《醉游浮碧亭记》,以箕准的女儿为女主角。
21、历史上有“香浮碧乳”、“婺州碧乳”之称。
22、的山青、水碧、岛美非常赞赏,并欣然写“绿岛浮碧波,鸥鹭自悠然”等佳句。
23、浮碧将无凌朔气,凭虚疑是化金人。
24、浮碧流光间,君予谁熠熠明珠,斜倚熏笼边,尔为谁坐到天明?县山,即浮碧山,又名浮鳖山、珠山等,原为慈溪城的县署之山。
25、远眺:万顷碧波,群雁南归;近观:椒山浮碧,帆影鸥逐。
26、人们立于寺前可瞰浮碧江心的橘洲和碧透北去的湘江,寺后则是丹枫流霞,钟鼓声声,梵呗悠悠,清幽深远,宛如仙境。
27、种鱼浮碧屿,相鹤问青霄。
28、有《白湖集》和《浮碧楼觞咏录》传世。
29、钟,茶香浮碧玉盏。
30、唐杨巨源《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浮碧空从天上得,殷红应自日边来。
31、清代吴淇有“十里西湖浮碧波,垂杨两岸系鱼世”的佳句,描写了睢州城湖景色之妙。
32、谷尽路绝之处,一道白练从山坳抛下,簌簌作响,潭水清澈,毛发可鉴,群峰倒影其中,浮碧荡翠,醉人心魄。
33、故有诗曰:“丹浮碧水白云间,搏浪轻鸥意自闲,一眼沙平堪画处,诗意醉在半屏山”。
34、其实“浮碧山”一名来自“浮鳖”的谐音,而浮鳖一名又是源于浮碧山的形胜。
35、冬季海鸥垂爱栖息于此,或翔于蓝天,或轻浮碧水,或飞饺抛食,乐趣天成。
36、平壤有“乙密赏春”、“浮碧玩月”等著名八景。
37、因就泉设茶具,依活水法烹之,松风既清,蟹眼旋起,取阳羡春芽,浮碧碗中,味果带甘,而清冽更胜。
38、方壶与园峤,水中浮碧寰。
39、为丰湖东北角的披云岛和浮碧洲两个小岛组成。
40、时陇右道王鸣玉闻其名,召见试以对:“绿萍浮碧水”,王即对以“红日挂苍天”。
41、浮碧亭、澄瑞亭两亭也是一东一西,均为方形,亭南伸出抱厦一座。
42、等对白水湖的山青,水碧,岛美非常赞赏,并欣然写“绿岛浮碧波,鸥鹭自悠然”等佳句。
43、画船片帆浮碧,更值风高波浩。
44、整个墓区岗岭高耸,涧水澄清,云浮碧野,鸟语花香,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
45、披开云雾依辰极,身在青霄紫气间。种鱼浮碧屿,相鹤问青霄。
46、著有松苔馆诗、浮碧词。
47、辖:古巷、景明、望京、浮碧、慈湖场5个社区,慈东、妙山、云湖、乍山、半浦5个居民区,41个村。他倚窗俯视,看到近流远波,其上还浮着画船,便提笔写道“花棹浑疑浮碧汉;倚窗常似俯清流”。
48、潮高时其形状则如珠浮碧海,变得玲珑可爱,令游人一睹而终生难忘。
49、园内有万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等名亭,分别象征春夏秋冬四季。
50、有“乙密赏春”、“浮碧玩月”等著名八景。
51、饮散东风落月,正海山浮碧。
52、不过几千年的历史变异下来,今日的浮碧山更像一座土坡,与古代“三面环湖、浮碧其上”的概念相去甚远。
53、远处峰峦叠嶂,苍翠欲滴,犹如一条苍莽巨龙蜿蜒盘旋,脚下碧水如镜,二者相映成趣,青山浮碧水,倒影翩翩。
54、左右对称的建筑物西边有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东边有?藻堂、浮碧亭、万春亭、绛彐轩,十分别致。